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臺積電下一代接班人,浮出水面

2023-12-26 09:53

來源:內容來自財訊,謝謝。

2023年3月,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改選第十四屆理監事並推舉新任理事長,由臺積電資深副總經理侯永清出任,接手已擔任TSIA兩屆理事長的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

TSIA是臺灣半導體產業最具分量且最有代表性的協會,會員含括島內所有半導體重量級大廠。從歷屆理事長名單來看,更透露出能夠被推舉為理事長的人,絕非等閒之輩。侯永清代表臺積電出馬,顯示這位從臺積電眾多副總羣中竄出來的新秀,應該是臺積電積極培養的接班梯隊人選之一。

除了臺灣的TSIA之外,目前全球半導體有影響力的地區都有類似的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簡稱SIA)組織,從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到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KSIA)、中國半導體產業協會(CSIA)等,都是由每個國家或地區重量級半導體產業代表組織而成。

成立於1996年的TSIA,當然也是臺灣半導體最重要的產業協會組織,從TSIA歷屆理事長人選,更可以看出協會在產業界的龍頭地位。TSIA每兩年改選理監事及理事長,第1、2屆理事長由當時任工研院院長的史欽泰擔任,第三、四屆理事長則由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擔任。

第5、6屆理事長是力晶董事長黃崇仁,第7、8屆是當時臺積電執行長蔡力行,第9、10屆為鈺創董事長盧超羣,第11屆由時任臺積電共同執行長的魏哲家擔任,第12、13屆由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擔任,第14屆則交給臺積電資深副總經理侯永清。

從這份理事長名單來看,除了史欽泰、黃崇仁、盧超羣外,其他理事長人選都來自臺積電,顯示臺積電對此協會的重視。而且,協會成立之初,除了當時是由具半官方色彩的工研院院長史欽泰出任外,黃崇仁、盧超羣領導的企業都與臺積電有密切合作,可以看出TSIA的臺積電色彩相當濃厚。

再仔細觀察臺積電派出來的人選,除了老帥張忠謀曾御駕親征外,其他代表人都是時任臺積電總執行長、總裁、董事長職位的最高主管,如今最新一屆理事長由臺積電資深副總侯永清出任,當然也代表他是臺積電里非常重要的人物。

侯永清為美國紐約雪城大學電機暨電腦工程博士,出身交大控制工程及電子所,曾在學界擔任副教授,也服務過工研院電通所。他是在1997年加入臺積電,歷任設計與技術平臺組織資深處長、設計暨技術平臺副總經理、研發組織技術發展副總經理等要職,目前為歐亞業務及技術研究資深副總經理。

從專長來看,過去從蔡力行、劉德音及魏哲家等接班人都是在晶圓廠營運部門歷練很久的人,侯永清則歷任設計、研發、業務等領域,但沒有晶圓廠營運經驗,是侯永清很特殊之處。

此外,在臺積電目前8位高階資深副總中,侯永清也是最年輕的一位。在臺積電的接班梯隊中,侯永清已具備獨特優勢,至於接掌臺灣最大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的理事長,也意味着臺積電開始讓新世代接班人選對外亮相,並參與更多公眾事務。

據瞭解,在侯永清接掌TSIA理事長后,劉德音曾拜託多位TSIA理監事幫忙協助侯永清,因為TSIA要與SIA等國際產業協會做各種溝通交流,而各國的理事長几乎都是重量級企業的董事長或執行長擔網,TSIA由台積一位資深副總擔任,算是少數例外,也難怪劉德音要拜託產業界多支持。

其實,在以晶圓廠營運為主流的臺積電高階主管中,侯永清沒有營運管理的歷練,或許是他的弱點之一,但也可能正是他的突出之處。因為,侯永清在設計及研發領域的貢獻,正突顯晶圓代工產業並非只是工廠營運管理強就行了,還要與設計業者進行更深度的整合,這是臺積電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對手之處。

如果要觀察臺積電最重要的競爭優勢,可以從每年臺積電都會舉辦的三大論壇來看。

第一個是每年9月舉辦的臺積電技術論壇(Technology Symposium),主要邀請所有客户及供應商參加。在這個論壇中,會揭示臺積電未來幾年技術發展藍圖,從製程技術的量產時程,在架構、效能、功耗、速度等方面各有哪些優勢等等。負責這個論壇的是業務、研發及營運部門相關人員,例如近年來都會出現在會場上的張曉強、羅唯仁及米玉傑。

第二個是開放創新平臺(Open Innovation Platform,簡稱OIP)論壇,這是每年10月舉辦的活動,主要參與者是IC設計生態鏈的公司,包括電子設計自動化(EDA)、雲端、矽智財、設計中心及價值聚合設計服務等業者。至於負責OIP論壇的人,則是臺積電設計技術平臺(Design Technology Platform,簡稱DTP),而這個部門,就是由侯永清一手建立起來的。

第三個則是年底舉辦的供應鏈論壇(Supply Chain Forum),論壇邀請的對象是臺積電的供應商。每年都會頒獎給貢獻最多的供應商,也鼓勵供應商繼續努力,達到更好的服務及更低的價錢,讓臺積電可以達成最佳營運效率。負責這個供應鏈論壇的人,主要是臺積電的採購部門。

不過,很多供應商都會説,參加臺積電這個論壇雖然很光榮,但都是含淚接受頒獎。因為臺積電對供應商要求從不手軟,各家供應商彼此都是競爭對手,大家每年來領獎之余,還要一起討論如何再降價,這是一個為臺積電賣命的場合。

在臺積電這三個重要論壇中,外界都把重點放在第一個技術論壇,但其實第二個OIP論壇也很重要。OIP指的是一個完整的設計技術架構,臺積電找來IC設計業者需要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矽智材夥伴,結合自己的製程參數、技術檔案,提供給客户大批經認證的設計選項。

也就是説,OIP涵蓋所有關鍵性集成電路設計範疇,可有效降低客户在設計時可能遇到的各種障礙,並提高首度到臺積電投片即可成功的機會。這就有如一位頂級大廚寫出許多食譜,客户藉此參考設計出獨特的一道好菜,並在臺積電的廚房炒出最佳味道。

舉例來説,蘋果在2016年將原本在三星生產的訂單,全部移到臺積電生產。這中間當然有很多部門參與貢獻,例如開發先進製程技術的研發部門、投資先進封裝技術InFO(整合扇出型封裝)及CoWoS的先進封裝部門,還有高良率及高效率的晶圓廠營運部門。

不過,一手建立臺積電設計技術與設計生態系統開發,並從2011至18年擔任設計暨技術平臺(DTP)副總經理的候永清,居功也不小。爲了讓蘋果的IC設計可以更快導入臺積電生產體系,侯永清當時帶着DTP一組團隊,進駐在蘋果公司一、兩年,將蘋果的設計順利引進臺積電廠房生產,讓能耗、良率、效率都明顯大幅提升。

臺積電這個DTP團隊,正是其他晶圓代工廠難望其項背的主因之一。因為臺積電靠的不只是晶圓廠生產效能而已,更與設計業者及生態鏈合作,將各種不同複雜的設計有效地連結到晶圓廠量產,這是其他競爭對手很難模仿的。

再從臺積電的接班來看,劉、魏兩人都已年近70歲,未來5至10年也勢必要準備交棒,以侯永清目前不到60歲的年紀,很可能是接班梯隊中的人選之一。

當然,張忠謀交給劉、魏兩個人,未來劉、魏再交棒下去,應該至少也是兩個或什至可能更多人,採取多人接班及集體領導的可能性不低。

而且,以晶圓代工為核心事業的臺積電,目前接班人都出身晶圓廠營運部門,這是公司最核心的部門。因此,若未來出身設計與研發領域的侯永清是接班人之一,臺積電一定會加入營運部門主管與他一起搭配,才能補其不足之處。

當然,臺積電營運部門人才濟濟,不論是從資深副總秦永沛,或是負責美國、日本新廠的王英郎及廖永豪,人選應該相當多。只是要做為第三代接班人,條件一定是要更年輕點才行。接下來臺積電的世紀交棒,值得大家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爲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3626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閲讀

在晶圓廠工作,是怎麼樣的體驗?

存儲巨頭,擺脫魔咒?

2nm,貴得嚇人!

半導體行業觀察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實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識別二維碼,回覆下方關鍵詞,閲讀更多

晶圓|集成電路|設備|汽車芯片|存儲|臺積電|AI|封裝

回覆投稿,看《如何成為「半導體行業觀察」的一員 》

回覆搜索,還能輕松找到其他你感興趣的文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