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東方股價年內飆升近90%!揭祕「牛股」背后兩大利好因素

2023-12-25 16:35

伴隨着2023年末將至,回顧今年港股走勢,三大指數集體下挫,不過港股部分教育股似乎迎來獨立上漲行情。

港股市場本周一至周二休市。截至上周五(12月22日)收盤,新東方-S(09901.HK)、思考樂教育(01769.HK)、卓越教育集團(01773.HK)、天立教育(01773.HK)年內分別上漲89.82%、64.15%、61.22%。

image

注:港股教育股自今年年初至今的漲跌幅

新東方在2023年內一度大漲近90%。分析人士指出,該公司今年的大漲或與旗下公司業務轉型成功、行業政策利好這兩個消息有關。

旗下業務轉型引市場關注

事實上,包括新東方在內的教育股在2021年經歷了一段艱難的賽道轉換時期。當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同年7月24日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了,為中小學生課外學科培訓基本關上了大門。

意見指出,做強做優免費線上學習服務。教育部門要徵集、開發豐富優質的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利用國家和各地教育教學資源平臺以及優質學校網絡平臺,免費向學生提供高質量專題教育資源和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學習資源,推動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

隨后多家教培公司相繼宣開啟轉型之路,比如猿輔導嘗試賣羽絨服,網易有道選擇繼續發力棋類項目。同樣作為教培巨頭的新東方也嘗試多個領域的轉型,其中包括當下廣為市場所熟知的直播帶貨業務。

對於直播帶貨的業務,目前歸屬於新東方旗下的新東方在線(01797.HK)。該公司直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首次農產品直播(2021年12月29日)中,俞敏洪共銷售了500萬元的農產品,根據抖音官方的數據,俞敏洪排在當晚帶貨主播榜的第16位。

甚至經濟日報曾刊登評論《新東方不應照搬李佳琦》,引發各方關注與熱議。文章指出客觀條件決定了農貨直播從市場到監管挑戰極大,新東方要從校外培訓跨界到直播電商並不輕松。

新東方在線在經過半年低谷期過后,直播帶貨表現一直不温不火。直到一個名為董宇輝的主播憑藉幽默的段子和專業的「雙語」教學帶貨「出圈」了。

對於「雙語帶貨」,新東方在線主播在直播中用中文介紹產品功能和特點的同時,還會立刻圍繞產品的名稱、特點展開英文單詞教學,甚至會舉着小黑板對單詞的發音、詞根進行介紹。

隨着直播帶貨業務越做越大,新東方在線決定全面轉型直播帶貨。 2023年1月5日,新東方在線發佈擬更名公告,擬將雙重外文名稱由「新東方在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變更為「東方甄選控股有限公司」。

11月21日,已經改名的東方甄選更是將教育業務以15億元的價格全部出售給了新東方,東方甄選就此全面轉型為一家直播帶貨公司。

根據新東方在今年10月底公佈的2024財年第一季度的業績來看,新東方淨營收同比上升47.7%至11億美元,對此他們解釋稱,主要由於集團的教育屬性新業務以及東方甄選自營產品及直播電商業務帶動收入增加。

再者從東方甄選在今年8月公佈的2023年財報(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看出,其中總營收45億元,同比大增651%;淨利潤9.71億元,上年同期淨虧損5.34億元;直播帶貨營收39億元,GMV(商品交易總額)100億元,來自抖音的GMV佔絕大部分,抖音上已付訂單數1.36億單。

行業政策出清

除了直播帶貨備受關注之外,教培行業相關政策相繼落地。正如天風國際指出,自2021年以來,根據政策要求,教育培訓機構被要求關閉K9學科,並轉向非學科類的發展。目前,消費者的選擇主要集中在數理思維和人文素養等領域。地方政府負責解釋和執行學科/非學科分類的規定,例如在廣東地區,如果課程內容中學科含量低於50%,則被定義為非學科。具體的監管工作由地方政府負責實施。

天風還指出,在2021年,由於政策和疫情的影響,市場對教育行業的預期下降較多。然而,實際上,優質的教育企業仍在努力生存和探索。

目前,政策預期相對穩定。經過3年的雙減政策的實施,該券商認為未來企業發展具備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供給出清后,頭部企業的優勢將更加顯著。

機構稱新東方業務多點開花、重煥新生

浙商證券指出,新東方作為國內教培領域的龍頭企業,經歷「雙減」后積極轉型,出國考試及諮詢、成人及職教等業務基本盤穩固,受益於供給出清和需求復甦;憑藉三十年的組織力厚積薄發,在素質教育、直播電商領域表現亮眼,佈局文旅業務,業務多點開花、重煥新生。

該券商指出,新東方目前將重點放在發展素質素養和直播電商等業務上。自2023年財政年度的第三季度以來,公司的營收實現了正增長,並在2023年財政年度的第四季度同比增長了64%,達到8.6億美元。需求的復甦推動了產能的擴張速度加快。

此外,新東方給出2024財年第二季度(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的預測,其中淨營收總額將為7.85億美元至8.042億美元之間,同比增加23%到26%之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