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2-21 21:21
日本人口達峰后,在低慾望社會中,「窮鬼超市」堂吉訶德(PPIH)從臨期尾貨打折店發家,躋身本土四大上市公司之一。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我國,隨着消費者「購商」越來越高,追求性價比成為消費情緒的主流,以折扣店為代表的平價零售業態崛起。
36 氪整理發現,今年以來,主打臨期食品的好特賣直營店超已超 500 家;零食品類折扣店零食很忙成為業內*實現全國門店突破 4000 家的品牌;永輝超市、盒馬等也加速折扣化的腳步。
對於景氣度高漲的平價消費,財通證券給出的建議是,「線下商超龍頭在渠道變革的競爭當中有望突圍」。關注積極佈局新業態的家家悦、重慶百貨、永輝超市、中百集團;聚焦高景氣性價比賽道,海內外擴張前景廣闊的名創優品。
01 折扣零售「卷生卷死」
折扣店、低價店「遍地開花」,折扣業態越來越「卷」,引發了對供應鏈的擠壓、對效率的*追求等連鎖效應。
上海青浦,全國 70%以上的臨期倉集中的地方,每天都有兩百多家零售商派出的「搶貨手」,對開回倉庫退貨的貨車虎視眈眈。
他們只需看一眼貨單,就能立刻決定是整車拿貨,還是卸掉一小部分貨。爲了節省成本——卸一件貨1元、裝一件貨1元,被選中的貨物甚至不用「下車」,就直接被拉去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折扣貨架上。
遇到好特賣、嗨特購、奧特樂這樣的行業頭部品牌,不僅是出手快準狠的事,付款周期更是從商超的30天以上,縮短到1至3天,甚至幾小時。
以好特賣、嗨特購為代表,通過軟折扣把價值讓渡給消費者的做法,正好迎合了過去幾年的零售特點——2020 年開始,受公共衞生事件影響,囤貨商品較多,主打臨期商品的折扣店成為重要庫存出清渠道。
熱鬧的折扣賽道背后,是一個萬億市場。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3-2028年中國折扣商店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折扣零售行業市場規模達1.62萬億元,近五年CAGR(複合年均增長率)為4%。
很長一段時間內,急劇增長的門店數量成爲了常態。資本催化下,開店成為一個硬性指標。
零售行業專家趙蓬透露,在高線城市,折扣店的邏輯「一般都是跟着盒馬、名創優品在購物中心走,吃他們的流量」,考慮到租金、人力、裝修等成本,要保證利潤,就對供應鏈能力和定價的靈活性提出了較高要求。
一個客觀事實是,購物中心總體數量已經趨於飽和,同時,一家購物中心對同類型門店數量有所控,增量潛力已接近天花板。
「很多折扣店在同一廠家訂貨,談判時甚至可以看到競爭對手的訂貨單截圖,不是這個價格不拿貨。」趙蓬感慨,「太‘卷’了,‘卷’到每件商品最后只賺 1毛 5、2 毛。」
而對量販式零食折扣店的容忍度更高的低線市場,則被地方性品牌牢牢把控,且飽和度較高,縣城開出十幾家零食折扣店的新聞屢見不鮮。
儘管賽道依舊火熱,但不少品牌已經倒在了狂奔的道路上。2022年,臨期折扣品牌「繁榮集市」被曝申請破產,「本宮零食創研社」已成為失信公司,今年瘋狂湧入縣城街邊的零食折扣店則在經歷着「速生速死」的考驗。
據澎湃報道,大量玩家入局使得原本低利潤的生意被瓜分,有的縣城已經開始批量倒閉零食折扣店,頻繁的價格戰使得商品毛利潤從18%降到了8%。
02 商超扎堆拼低價
眼見價格動態博弈在零售市場愈演愈烈,折扣的風還是吹到了盒馬、永輝這樣的商超上。
一家開在盒馬附近的折扣店負責人告訴 36 氪,自從盒馬 10 月開始降價,自己的店流量驟減,原本具有價格優勢的零食等品類銷售量急轉直下。「現金流掉 10 萬就虧錢了,因為賺的就是那兩三萬。」
「一開始盒馬定位中產白領,零食、菜、水果都比較貴,因為地域口味偏好度的原因,北京盒馬的海鮮很多都是虧損的。」該負責人認為,雖然自己的店損失不小,但不得不承認盒馬「降價這一步棋走對了」。
盒馬正式全面折扣化改革始於 10 月 13 日,消費端,5000余款商品全面線下降價,價格普遍下調20%;供給端,盒馬正在基於商品是否具有價格競爭力調整SKU。
盒馬CEO侯毅此前曾提及,未來盒馬要做到「753」價格體系,即KA商品是市場價的7折、自有品牌是市場價的5折、臨期商品是市場價的3折。
傳統商超的KA模式(以大客户為主導的模式)是商品價格難以下降的原因。因此,折扣化轉型,強調了「去KA化」,同時更注重垂直供應鏈、源頭採購和自有品牌,低價不再只是一時促銷或者臨期打折,而是可持續的穩定的低價,即行業所説的硬折扣。
以家家悦推出的新折扣業態好彗星折扣店為例,店中所有商品從生產到包裝到物流,由家家悦一手包辦,以銷售其自有品牌為主。
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指出,折扣店的定義是提供儘量精簡的產品,有更加深的折扣,和更大的客户的價值,背后是強大的供應鏈能力。
「過去中國一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折扣店,硬折扣店在經歷一段時間的瘋狂擴張后開始進行整合和合並,但這一零售渠道的發展目前仍在初期階段。」
他補充:「目前來説,我們看到比較多的是一些零食硬折扣店,盒馬、叮咚買菜也在加快殺入這一賽道,相信未來有更大的發展的空間。」
實際上,不論是零食折扣店還是商超做的硬折扣,本質都是建立*的供應鏈和門店運營效率,以實現低價的目的。
折扣業態在國內市場生長出了不同的方向,商超入局折扣零售之余,尾貨零售和零食折扣也開啟了分化的節奏。比如,海德堡賣日雜,好特賣賣玩具,奧特樂第二品牌逛家甚至賣起了柴米油鹽。
對此,趙蓬分析表示,由於折扣零售在國內本土化過程中,需要面對更豐富的消費需求和複雜的供應鏈,玩家生態更是涵蓋了傳統批發商、互聯網資本、傳統商超、會員制商超等多方勢力,出現了軟硬折扣分界不明顯的現象。
「一開始大家都是做折扣零食,賽道火起來后,都在里頭搶,行業頭部有壟斷優勢,隊伍中的其他人就只能做新產品的增長曲線。」
趙蓬揶揄道:「很多券商在做調研時,都覺得零食折扣店定位不清晰,變得不倫不類了。」
03 性價比消費持續繁榮
零售行業走向折扣化,是消費者在面對新的消費周期時,對必選消費品的偏好變化。
申萬宏源研究消費行業首席分析師趙令伊觀察發現,日本人口達峰后,在低慾望社會中,高性價比、簡約化消費表現長期景氣。
她給出了一組數據——超市、便利店和百貨公司分別作為大眾消費和偏中高端消費的代表,90年代后,日本便利店、超市大規模零售額表現強於百貨公司,1990-2010年,超市/便利店銷售額同比增速均值為1.8%/2.5%,而百貨公司為-1.9%。
其中,擁有三十余年曆史的日本零售「折扣王」堂吉訶德,不僅抓住了經濟泡沫破滅后,日本尾貨市場繁帶來的機遇,更是在衰退期收購競爭對手、抄底尾盤商鋪,逆勢成長,連續 34 年實現銷售額和經營利潤的雙增長。
資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公開信息顯示,唐吉訶德母公司泛太平洋國際控股(PPIH)公佈,截至2023年6月,公司的年度營業利潤為1053億日元,創歷史新高。這也是其營業利潤*次超過1000億日元。
關於堂吉訶德的成功,國泰君安一份研報指出——
「唐吉訶德競爭優勢分析:奉行「客户至上」原則,秉承「CV+D+A」經營理念,打造出悖於零售業常規的獨特商業模式。深耕供應鏈鑄就競爭高壁壘,大力發展自有品牌將尾貨供給有限轉為無限。公司管理優勢*,優勝劣汰激勵模式保證人事管理效率,活用分權管理提升單店競爭能力。更名泛太平洋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注重多業態協同發展,乘經濟衰退浪潮,收購競爭對手抄底優質商鋪,加速國內外擴張。篤定ESG競爭力是長期價值之錨,打造高效組織框架助力ESG發展。
回顧堂吉訶德的發展史不難發現,在新的消費周期,堂吉訶德獨特的商品組合、尋寶式的購物環境、多樣化的門店形態,刺激消費者在低價中進行非目的消費。
這對於當前國內的零售行業*借鑑意義,如何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最*的低價滿足,或將成為未來零售業競爭的關鍵。
「反向消費這個詞在今年上半年的消費市場很火,年輕人認為可以買貴的,不能買貴了。」名創優品集團CMO劉曉彬向36氪表達了類似的觀察。
劉曉彬認為,興趣成為消費的主要驅動力,主力消費羣的年輕人呈現出的興趣消費新趨勢之一就是省品牌溢價,不省情緒溢價。
他舉例表示,名創優品的商品因為疊加了IP,在保證性價比的同時,還有溢價空間,得以持續提升毛利率。很多IP新品的價格,比非IP同類產品提高了30%以上,依然受到追捧。
趙令伊認為,消費行業作為經濟增長重要部分,可能會呈現出整體增長中樞下行,從高速轉向為尋求有質量的發展。高速增長的消費「β時代」的紅利會逐步褪去,選賽道可能不再是成功投資的*法寶,消費或迎來大浪淘金的「α時代」。
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23H1全國奧特萊斯銷售額超1300億元,達22全年的62%水平。據公司公告,王府井奧萊23Q3同比增長33%,優於其他零售業態。名創優品、拼多多、蜜雪冰城等代表性高價比的企業銷售持續升溫。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36氪財經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