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2-21 19:2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
隨着華泰保險股權爭奪戰的落幕,外資「安達系」終於實現了對華泰保險的完全控股,不算尚未轉讓的股份,「安達系」持股比例已達72.09%,不過,在控股權歸屬敲定后,國資小股東卻在不斷退場。
華泰保險又一國資股東欲退場。
12月18日,北京產權交易所網站顯示,樂凱膠片掛牌轉讓其所持有的2200萬股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底價為26944.90萬元,即約2.69億元。
據統計,這是近一個月來第三家掛牌轉讓華泰保險股權的股東,從出售方的背景來看,這三家公司均為國資控股,且均為持有股份在1%以下的小股東。
國資股東爭相「出逃」
12月18日,北京產權交易所網站顯示,樂凱膠片擬轉讓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保險」)2200萬股股份,約佔總股本的0.5470%,轉讓底價為2.69億元,從掛牌信息來看,其他股東已放棄優先受讓權。
據瞭解,掛牌轉讓股權與樂凱膠片所佔華泰保險總股本的比重一致,若轉讓成功,意味着樂凱膠片將退出華泰保險股東行列。
資料顯示,樂凱膠片是華泰保險初創股東之一,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為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
而除了樂凱膠片外,近期國資股東轉讓華泰保險股權事件已出現多起。
12月11日,央企東風汽車集團全資子公司東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廣東聯合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華泰保險660萬股股權,佔總股本的0.1641%。11月23日,國企中國鋁業集團旗下的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也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華泰保險660萬股股權,佔總股本的0.1641%。
近一個月,這三家合計出售華泰保險約3520萬股,佔總股權比例的0.88%,不過,三家轉讓價格相差較大,最低出價9.85元/股,最高出價達12.22元/股。
事實上,國資股東拋售險資股權並非個例,在國資委聲明嚴格執行國有資產投資監督管理有關規定后,多家國企加速了迴歸主業的動作,紛紛轉讓持有的險企股權。
據統計,今年以來,共發生20起國企轉讓保險機構股權的事項,出售方主要包括中油資本、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國家電投、中化資本等「能源系」國企,涉及的險企包括財險、壽險、保險經紀等多個領域,轉讓總金額超過了45億元。
其中,也不乏央企拋售過半險企股權的現象。例如,日前,中油資本在北交所掛出中意財險51%股權,擬轉讓其持有的全部股權。9月,中航投資控股也曾掛牌轉讓中航安盟財險50%股權,轉讓底價為8.85億元。
外資大舉加倉
與國資股東接連出售股權不同,華泰保險的外資股東卻持續加倉。
在華泰保險在創立之初,股東多達63家,曾創下國內保險機構股東最多的記錄,而分散的股權以及財險、壽險、資管、基金多牌照佈局或直接導致多年來華泰保險成為「安達系」、「君正系」、「當代系」等各路資本競相追逐的對象。
隨着保險業外資持股比例進一步放開,2018年以來,「安達系」加速了對華泰保險的收購進程,2019年11月,君正集團向「安達系」轉讓了華泰保險15.31%股份。轉讓完成后,「安達系」持有華泰保險約46.21%的股權,離控股一步之遙。
此后,「當代系」、「君正系」等其他小股東競相把手中華泰保險股權出售給「安達系」。
直到2022年11月銀保監會批覆同意「安達系」受讓11家公司所持有的華泰保險股權后,「安達系」才完成了對華泰保險的控股,華泰保險轉身成為一家外資保險集團,而其他各路資本則黯然退場。
據統計,當前外資「安達系」將合計控股華泰保險達到86.14%。不過,以今年10月份華泰保險發佈公司控股股東變更公告顯示,當前,「安達系」持股比例為72.09%,説明大約有14%的股權交易尚未完成。
除了實現對華泰保險的控股外,「安達系」還在推動擁有財險牌照的全資子公司安達保險有限公司併入華泰保險旗下全資子公司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這是自2010年原中美大都會人壽與聯泰大都會人壽合併之后,又一次外資在華保險公司的合併。
在外資持股比例的「藩籬」不斷打破之下,外資在入場中國保險市場方面動作頻頻。
2020年1月,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正式在上海開業,成為中國首家開業的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同年8月,通過「分改子」模式,首家外資獨資人身保險公司友邦人壽正式成立,並在內地拓展迅速。
2021年11月,安聯中國保險控股受讓中信信託所持有的中德安聯人壽49%的股權。轉讓后,安聯中國保險持有中德安聯人壽100%的股權,中德安聯人壽也成為中國首家合資轉外資獨資的人壽保險公司。
華泰保險的資本版圖
股權的持續變更也引起了市場對老牌險企華泰保險的關注度提升,其資產質地也隨之浮出水面。
官網資料顯示,華泰保險目前主要有四大業務板塊,分別由旗下的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財險」)、華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人壽」)、華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資產」)、華泰保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保興基金」),這四大控股子公司經營。
具體來看,作為主要承擔其保險業務的華泰財險和華泰人壽其業績變動直接關乎華泰保險的營利狀況。
從集團總體的業績來看,2020年-2022年,華泰保險的保險業務收入節節攀升,分別為135.83億元、144.19億元、161.32億元,但同期的歸母淨利潤卻逐年下滑,分別為13.02億元、11.62億元、8.62億元,降幅超過兩位數。
相應的華泰財險和華泰人壽業績也呈現增收不增利的特徵,不過華泰財險的利潤表現要「略勝一籌」。
其中,華泰人壽在經歷了2018年的淨利潤大增后,2019年開始便一路直下,淨利潤從2019的5.06億元降至2021年的2.81億元,2022年更是扭盈為虧,淨虧損高達2.26億元。
與之相比,華泰財險雖然淨利潤略有起伏,但2022年淨利潤還是達到了5.77億元,相比於2021年度的4.86億元,增幅高達18.72%。
除了保險業務外,華泰保險還擁有華泰資產以及華泰保興基金這兩大資產管理公司。
其中,華泰資產是原中國保監會批准設立的第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其在2022年披露數據的31家保險資管公司中淨利潤排名第9,實現了5.21億元淨利,縱觀其投資版圖,華泰資產不僅活躍在二級市場,還通過LP方式參與一級市場投資。
據統計,當前,華泰資管出現在招商蛇口以及甘諮詢兩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之列,進入方式均為獲配定增股權,進入時間均為今年第三季度,其中華泰資管持有招商蛇口1.52億股,佔比達1.68%。
在一級市場,2022年華泰資產認繳出資1.5億元以LP身份參與杭州華芯雲開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從投資標的來看,該私募股權基金參與投資了悦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先進製造公司。
此外,華泰資產以LP身份參與的華淳投資和華淳保信還出現在欣旺達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一輪融資中。
在資管領域,華泰保險旗下的華泰保興基金還擁有公募牌照,據瞭解,華泰保興基金是首家由保險集團控股的基金公司,近幾年,該公募基金規模增長快速,截至2023年9月末,華泰保興基金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為343.52億元,較2018年末的101.05億元增長了242.47億。
在當前343.52億元總規模中,固收類基金作出了主要貢獻。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的15只債券總規模為241.46億元,公司的2只貨幣型基金規模就有60.89億元。僅這17只基金的累計規模就有302.35億元人民幣,佔到總管理規模的88%。
相比之下,權益類基金則幾乎「缺席」。目前,華泰保興基金旗下只有1只股票型基金,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規模僅為1.16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