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又一美國明星公司要涼了

2023-12-21 09:17

當地時間12月20日,美國共享電動滑板車公司Bird在佛羅里達州申請破產保護。

Bird由前Lyft和Uber高管特拉維斯·範德贊登於 2017 年創立。當時,分時租賃的共享單車在中國很火,這哥們搞了個分時租賃電動滑板車。

Bird有如火箭般躥升:不到一年時間內完成 4 輪總額超過4億美元的融資,成為當時最快獲得 「獨角獸」稱號的創業公司。2018 年6月Bird估值達到20億美元。2019年,Bird獲得2.75億美元融資,估值也漲到25億美元。

2021年,Bird在紐交所上市。隨后股價狂跌,市值從上市時20億美元跌倒7000萬美元。今年9月,由於股價低到不符合上市規則,被紐交所摘牌。

全球的共享電動滑板車日子都很難過。就在Bird發公告的同一天,它的競爭對手Micromobility因為股價太低被納斯達克摘牌。在歐洲,Tier 最近裁員 22%,而在此之前,荷蘭初創公司 VanMoof 也進入了破產程序。

早在去年11月,Bird就曾發出警告,除非它能籌集更多現金,否則它可能在未來12個月內面臨破產。一語成讖啊!

沒法造血,靠融資養活,是Bird和同行們共同的問題。根據財報,今年一至三季度,bird虧損分別:3244萬美元、2858萬美元、2882萬美元。

當初,Bird又是怎麼被吹起來的呢?

*,出生在所謂的共享經濟浪潮里。Bird是跟摩拜、ofo一批的公司,比Wework晚(但Wework超級融資也是在那期間),沾上共享,投資人追着給錢。

第二,創始人範德贊登的履歷還不錯,創辦了洗車公司Cherry,被打車軟件Lyft收購,加入Lyft擔任首席運營官。傳聞因為跟Lyft創始人關係緊張,離職去了Uber負責國際業務,增長很快。創辦Bird之后,融資很順利。

第三,當時投資圈鼓吹「小型電動車將重塑城市交通」,諮詢公司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美國小型移動設施領域市場可能會增長到3000億美元。因為不會堵車,又比走路節省時間。因此,錢紛紛進去,有數據公司追蹤,總共有40億美元投到這個賽道。Bird做得最早,投資人甚至説Bird像2007年的蘋果iPhone一樣,是一臺移動的計算機,確定了電動踏板車的設計風格和標準,后來者們都是在它的基礎上進行模仿和改造。

Bird們的這股共享電動滑板車之火又是怎麼熄滅的?

*,疫情。人都不出門了,還騎你電動滑板?況且極其重視個人衛生,能不用他人接觸過的東西就用。研究顯示,每輛共享電動滑板車,每天使用少於四次便會導致收入沒法覆蓋運營成本。

第二,運營成本很高,收入無法覆蓋成本。Bird早期滑板車壽命只有一到四個月,而一輛車經過測算要運營半年才能盈利,相當於沒回本車先報廢了。

第三,電動滑板車不是自行車,速度快、缺乏制動能力,容易出事故甚至搞出人命。Bird要負擔的公共安全成本很高。

其實,早在2019年,Bird的根本問題,也就是單車不經濟問題就顯現了,當時創始人認為增加全球投放可以解決。拖了四年,該來的還是來了。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眾號:鉛筆道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