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2-20 07:57
2023年7月,社交平臺上一則關於「命運的齒輪這一刻開始轉動」的短視頻爆火,在即將過去的2023年中,家電界中也有很多人的命運出現了或大或小的轉折,我們挑選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話題人物進行總結,也許當我們在更長時間的範圍來看這些話題人物的「命運轉向」之時,時代的作用更大,而個人的力量甚微。
01.李興浩:被公安機關控制
作為志高空調的創始人,李興浩再次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卻是被爆出因涉挪用「深裝總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款」而被公安機關控制。
李興浩農民出身、19歲開始創業,在從事空調維修行業時有遠見的發現國內空調普及期所藴藏的商機,於1994年創立志高空調,藉助家電下鄉、節能惠民等政策紅利,志高空調巔峰期銷售額曾突破百億,並躋身國產四大空調之一。
形勢轉變猝不及防,2011年國家政策性補貼開始退潮,空調市場迎來透支后的調整,志高空調也於這一年首次出現虧損。李興浩也曾試過多種方式挽回困局,作用微乎其微。退市、賣地……志高被空調市場所遺忘。最新股權結構顯示,志高空調的控制權由原來的「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變為「廣東省志高格物科技有限公司」,以肖鳳麟為代表的管理層目前已經掌握志高空調的經營管理話語權,李興浩成為志高空調的過去。
與深裝總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則是另一個故事,商業波譎雲詭,目前該案仍在推進當中。回頭來看,李興浩或者説志高空調的成功是趕上了時代的紅利,其失敗固然有個人或企業戰略的失策,更重要的是,時代的潮流已變,掌舵手卻忘了轉舵。
02.黃光裕:Flag倒了
可以確定的是,出獄已近三年的黃光裕沒能帶領國美走出泥潭,他曾立下的「力爭用18個月時間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的Flag倒了。
細數自黃光裕出獄以來國美的一系列舉措,將國美APP更名為「真快樂」,國美官網變更為「真快樂商城」,期望打造一款集合娛樂化和社交化的購物APP;推出打扮家App,宣佈入局家居家裝市場,宣佈要在2024年實現5000億GMV的目標;對國美組織架構進行調整,高層頻頻變動;發力直播,力圖轉型新賽道;10月在廣州開設第一家國美超市……
然而伴隨着一系列改革,傳來的卻是國美掩飾不住的節節敗退和負面消息頻出,資不抵債、官司纏身、大面積關店、員工討薪無門、被提起集體訴訟。國美中報數據顯示,截止2023上半年末,國美員工數從2021年的 32278 名下降至3609 名。
另一個值得深思的數據是,從2021年底開始,黃光裕夫婦就開始頻頻減持國美零售股票,最新數據顯示,黃光裕所持有的國美零售股權比例減少至10.74%,國美零售實控人由黃光裕變更為無實控人。
時代浪潮裹挾着每個人前行,城頭變幻大王旗,有些成功,可能註定成為過去。
03.徐雷:成功隱退
2023年5月,京東集團宣佈徐雷因個人原因提出退休申請,並獲集團董事會批准,而這據2022年4月宣佈徐雷出任CEO不過一年時間。
徐雷與京東的故事要從2007年説起,最開始他以市場營銷顧問的 「編外人員身份」參與到京東日常事務,到2009年正式加入京東並擔任京東商城營銷副總裁。雖然2011年曾短暫離開,兩年后徐雷順勢歸來,並開始擔任京東一系列重要職務,先后擔任集團高級副總裁、集團CMO、京東商城輪值CEO、集團總裁,直至2022年接過劉強東擔子任集團CEO。
徐雷在京東的十余年間,見證了京東的由弱到強,也做出了出色的成績,他不僅開創了京東618並一手促成其壯大,還着力推動京東商城APP、PC和微信、手Q等前端業務及團隊的閉環整合,后期還全面負責了京東集團整體包括商城、金融、保險、物流、京東雲等業務在內的整合營銷職能,是一名當之無愧的「猛將」。
據京東方面表示,離職后的徐雷仍將作為京東集團顧問委員會首任理事長,繼續參與京東集團戰略、組織、業務方面重要管理和項目工作。
一代零售界風雲人物成功隱退,屬於京東的故事仍在上演。
04.顧雛軍:維權數十年
2023年10月22日,揚州市政府作出揚府賠〔2023〕1號國家賠償決定書:對賠償請求人顧雛軍的國家賠償請求不予賠償。
顧雛軍的這場「公案」打了十多年還沒有走到終局。讓我們梳理下時間線,2008年,原任廣東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的顧雛軍,因虛報註冊資本,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和挪用資金等數罪,被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年。2012年,顧雛軍獲准減刑出獄,出獄后8天,顧雛軍召開新聞發佈會,聲稱「自己完全無罪」,隨后顧雛軍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申訴,開啟了自己維權之路。2019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撤銷對顧雛軍虛報註冊資本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定罪量刑部分和挪用資金罪的量刑部分。2022年1月,顧雛軍收到廣東省高級法院做出的43萬元國家賠償決定。顧雛軍卻並不服該決定並又先后向最高人民法院和揚州市政府申請國家賠償,卻收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維持原裁定和揚州市政府不予賠償的決定。
對於顧雛軍的「是非恩怨」,自有法律來裁定。不過更為讓人唏噓的是,一個企業家的黃金十年沒有用於企業發展也讓人感到惋惜。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的25條具體舉措,希望政策的制定可以引導民營經濟在未來的發展中健康壯大,類似「顧雛軍案件」不再重現。
05.李佳琦:選達播還是店播?
作為頭部主播達人,圍繞着李佳琦總有着層出不窮的話題,尤其是今年的花西子眉筆事件及雙11期間與京東、海氏烤箱的「底價協議」爭議,更是掀起輿論風浪。
有業內人士表示,業界苦「超頭」 久矣。直播帶貨在經歷了快速的幾年發展之后,其所隱含的問題也越發的受業界關注,此次雙十一中海氏烤箱爆出的問題,也是家電行業在直播帶貨中面對的問題,如何平衡達人和其他電商平臺之間的關係?在利用直播帶貨這種工具之時,企業考慮的除了銷量之外,還有利潤、品牌形象等一系列問題。雖然達人主播可以帶來銷量的脈衝式增長,但是過低的價格、不斷上漲的坑位費佣金等費用,也讓企業苦不堪言。而京東採銷直播間之所以在今年雙11一炮而紅,也證明了即使沒有知名主播效應,刨除坑位費、佣金費等「中間費用」,憑藉專業推薦、實惠低價,也能獲得企業和用户的推崇。
此外,在以李佳琦為代表的達人主播之外,更多的企業開始嘗試店播形式,與達播不同,企業店播的費用更可控、費率更低,同時還兼具沉澱品牌價值、累計忠誠度用户等優勢。
直播帶貨正在走向新階段,達人主播、品牌店播、平臺之間正在形成新的關係,在這條仍然有無數潛在機會的賽道上,共贏的玩法遠比惡性競爭更有意義。
06.趙勇:長虹順利換帥
2023年7月10日下午,四川長虹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長趙勇因年齡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在內的所有職務,同日,四川長虹召開干部大會,會上宣佈柳江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長虹正式告別「趙勇」時代。
從2004年到2023年,趙勇執掌四川長虹長達19年時間,19年間,中國家電行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長虹所在顯示器行業變化更是巨大,在趙勇的帶領下,雖然長虹也遭遇過困難和阻礙,例如他曾力排眾議押注等離子面板,沒想到2014年前后,等離子市場快速萎縮,等離子不僅讓長虹遭遇巨大虧損,更成爲了長虹的巨大「包袱」,長虹從「彩電一哥」滑落。
但是后來在智能化、白電等多項業務上的發力和改革也證實了趙勇作為「大家長」的正確決策,四川長虹如今已然成長爲了一家近千億級別企業,從曾經的彩電大王,到成為涵蓋智能電視、白電、冰箱壓縮機、ICT綜合服務業務以及特種電源業務的綜合性多元業務羣,在資本方面,長虹系也已有四川長虹、長虹美菱、長虹華意、長虹佳華、長虹能源、中科美菱、華豐科技七家上市公司,這些成果,趙勇自然功不可沒。
07.李東生:仍奮戰在一線的「老家電人」
如果説趙勇時代的結束代表了老一代家電人的逐漸謝幕,作為TCL創始人、董事長的李東生持續奮戰在一線,代表了中國家電產業初代「燈塔」永不熄滅。
11月30日,在長江大講堂上,李東生表示,「在終端顯示領域,公司的目標是在未來超越三星成為全球第一。」時間拉回到40多年前,剛剛從華南理工大學畢業的李東生入職到一家剛剛成立不久的企業——TTK家庭電器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就是TCL的前身,從一家小作坊到如今成為國際化的千億巨頭,李東生不僅是TCL的靈魂和核心,更代表了中國家電產業崛起的「初代」精神,從0到1,從跟隨、模仿到超越,不斷創新驅動發展。
近日,李東生在粵商·省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TCL整體營收2079.3億元,增長5.6%,預計2023年全年TCL將實現整體營收2818億元,增長8%。
今年,已66歲的李東生堅持完成課程,拿到了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博士學位。一個可預見的事實是,李東生仍將活躍在家電產業的最一線,見證家電產業新的發展階段。
08.董明珠:格力接班人與未來
雖然在年齡上相差不多,但與TCL創始人李東生相比,已經69歲的董明珠風格明顯不同。
2023年,格力首次跌落《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在被問到會否為此焦慮時,董明珠在某公開盛典上回應,「我沒有進入500強也不難過,進500強也別太高興,堅定地走好自己的當下,堅定地讓企業成為百年企業,那纔是最終。」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家電企業中的美的、海爾均榜上有名。
如今,相較於企業家的標籤,董明珠的「網紅」屬性越發突出,基本每一次言論都能引起熱搜和討論,而這對於格力電器而言,究竟是利是弊?
據格力三季度報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1550.07億元,同比增加5.1%,其中營業收入構成中家電製造佔比81.9%。以空調業務見長的格力已丟失了「空調一哥」的寶座,在不斷尋求第二增長曲線這條路上,從小家電到機牀裝備、手機,再到新能源,這條路似乎還不明朗。
如今,董明珠這個IP成了格力電器最為耀眼的存在,不過,圍繞着格力電器的接班人和未來也是不少人關心的問題,例如已經離職的孟羽童,一度被媒體解讀為「董明珠接班人」,但是董明珠似乎並不擔心接班人問題,在2023年股東大會上,當被問到接班人問題時,董明珠迴應,「你們看很多企業,一換人,就倒了。而在我們看來,就是要用企業文化來成就一批人,誠信的企業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志不同不相為謀。企業一把手要把企業視為自己的生命,要有奉獻的精神。沒有這種精神,就不配坐在這里。」
09.王自如:職場言論爭議
王自如上次被大範圍討論,可能還是與羅永浩的那場辯論。入職格力后,其實王自如是鮮少露面的,業內更是對其職務都不太清晰,然而,一場談話節目又將其推上了風口浪尖。
日前,在與董明珠一起參加一檔談話節目時,因其「我沒有看過格力給我的工資條」、「能不能給我一間離你比較近的辦公室,我要隨時向您匯報」、「我哪怕每天什麼事都不干,我就看她怎麼開會,我聽她每天講什麼、做什麼,我都覺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剛畢業的年輕人一定要學會心態歸零」等一系列言論引得大眾譁然。
這種發言也被不少人認為「諂媚」,不少職場中人更是大呼「扎心」,難道只有掌握了這種「職場生存哲學」才能安穩無憂麼?輿論爆發后,格力電器表示已就多個自媒體斷章取義、惡意剪輯侮辱公司高管向公安機關報案。
不過,也是通過這一事件,大家知道王自如所擔任的職務是「渠道改革項目負責人」,渠道改革近幾年來都是格力電器的重點和難點,拋卻表面上的爭議和八卦,或許此次王自如的高調露面又何嘗不是格力電器推動渠道變革的一項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