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2-19 18:57
真正的離開,從來都是悄無聲息的。
據智藥局監測,2023年全球至少有16條ADC臨牀管線終止研發,涉及9家藥企,這些管線悄悄從官網消失了,同時並未出現公開轉讓或合作等信息。
終止原因無外乎技術不成熟難成藥、臨牀失敗、合作破裂項目中斷、資金壓力大,又或是因市場變化進行戰略調整,更絕望的是公司倒閉而停止所有管線研發。
以史爲鑑,管線終止對於製藥公司和生物技術公司在ADC領域的研發決策和戰略制定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可以提供重要啟示。下方為2023年全球ADC管線停止研發名單,如有錯誤或紕漏,請留言補充指正。
01 沒錢寸步難行
據《JAMA Internal Medicine》統計,近期腫瘤藥物的開發中位成本為6.48億美元,研發成本高。加上融資難、商業化進展不順等問題,一些Biotech可能出於資金短缺而不得不退出,尤其是在面臨多個競爭對手的情況下。
ADC Therapeutics 成立於2011年,是全球ADC龍頭企業,其*商業化產品Zynlonta,上市以來商業化一直難有起色,今年H1銷售額僅0.4億美元。
5月,ADC Therapeutics宣佈停止臨牀前藥物ADCT-212和ADCT-701的研發,並裁員17%。
ADCT-212是一款靶向PSMA的ADC產品,用於治療前列腺癌;ADCT-701則是一款靶向DLK-1的ADC產品,原計劃在神經內分泌腫瘤中進行試驗。
公司執行官表示:「削減臨牀前項目將使公司有更多的資金用於上市產品Zynlonta和其后期臨牀項目。」
簡言之,Zynlonta的銷售量不理想,其授權費也難以支撐后續高昂的研發費用,截至2022年底,公司淨虧損1.558億美元。
禍不單行。
2022年8月,Pyxis Oncology為節省資金暫停了PYX-203的臨牀前開發,同期暫停的項目還有PYX-102。
PYX-203是一款靶向血液瘤的ADC藥物,通過高效DNA破壞劑來減少腫瘤耐藥性和防止腫瘤復發。
公司表示,雖然暫停了PYX-203的臨牀前開發,但對其長期臨牀前景仍然樂觀,並考慮戰略合作和許可機會以及未來潛在的內部開發,使得該項目的價值*化。
事與願違。
11月,Pyxis 宣佈,爲了削減成本,維持現金流,公司正在裁員40%,並表示專注於先導腫瘤基質靶向ADC PYX-201和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PYX-106 的兩條管線,其他早期研究項目將暫停。
公司戰略調整中並未提及PYX-203,目前官網產品線中也沒有PYX-203的蹤跡,且沒有傳出公開合作,答案不言而喻。
02 臨牀試驗失敗
寒冬之下,臨牀管線的失利往往成為藥企不可承受之重。對於Biotech而言,一條臨牀管線的不順往往可以決定企業的生死,而對於 Biopharma和Bigpharma來説,市場對於試錯的包容度也在降低。
當臨牀試驗未能證明藥物的療效,或者出現了安全性問題,可能就會導致項目終止。
成立於2015年的 Magenta Therapeutics,是一家臨牀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為血癌、遺傳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開發干細胞移植療法。
其旗下的 MGTA-117 是一款靶向 CD117 的新型ADC藥物,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患者。
今年1月,在MGTA-117 1/2期劑量遞增臨牀試驗中,一名患者因呼吸衰竭和心臟驟停死亡,Magenta主動暫停了該藥的臨牀試驗。
截至當日收盤,Magenta股價跌至0.5美元/股。一個月后,公司宣佈停止所有項目的開發,將被收購、兼併、業務合併或其他交易。
被砍掉的ADC管線中,除MGTA-117外,還包括一款臨牀前靶向CD45的ADC藥物。
同Magenta一樣,Mersana也先后經歷了患者死亡、臨牀暫停、臨牀失敗事件,可謂一波三折。Mersana是ADC賽道的重要參與者,其技術曾獲強生、gsk、默克等的認可。
6月,公司宣佈暫停其核心管線XMT-1536的兩項臨牀新患者入組——UP-NEXT和UPGRADE-A,原因是出現5名患者死亡事件,另一項UPLIFT臨牀試驗將繼續進行。
XMT-1536是一款靶向NaPi2b的同類首創ADC藥物,旨在治療卵巢癌。次月,UPLIFT臨牀試驗未達主要終點,給了Mersana致命一擊。
Mersana宣佈,重新調整戰略重點並大幅削減開支,裁員50%,將現金流延長至2026年。雖未説明具體調整策略,但據智藥局監測,其官網產品線中已經沒有XMT-1536的進展了。
03 市場戰略調整
ADC賽道競爭激烈,市場變化下,新進入者需要推出更具創新性和療效的產品,如果達不到,一些公司會考慮退出或調整戰略。
在這一點上,艾伯維是典型。
今年4月,艾伯維終止了其ADC藥物ABBV-154的開發,該藥用於治療風濕性多肌痛、克羅恩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已進入臨牀Ⅱ期。
談及終止原因,艾伯維研發部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官Thomas Hudson表示:「雖然ABBV-154顯示出來一定的療效,但利益風險比不足以使ABBV-154與其他可用的治療方法區分開來。」
8月,艾伯維再次瘦身,刪除2條ADC管線,包括ABBV-011和與輝瑞合作的ABBV-647,艾伯維和輝瑞沒有立即迴應此事。
雖然終止原因有很多種,但在修美樂專利懸崖下,這也是艾伯維對其管線調整的一部分。
而另一邊,東曜藥業上演了一出「走為上策」的戲碼。
今年3月,東曜藥業宣佈終止 TAA013 的III期臨牀試驗,並繼續強力發展CDMO業務。
對於終止開發的理由,東曜藥業指出「HER2陽性乳腺癌ADC市場競爭格局出現了顯著變化,未來TAA013在同類賽道產品的市場銷售情況和潛在商業價值遠低於早期規劃的市場預期」。
答案很明確,DS-8201上市,顛覆了整個Her2 腫瘤治療格局,鑑於HER2激烈的競爭格局,東曜藥業重新規劃了戰略路線,大力發展包括ADC和抗體藥物在內的具備更大確定性的CDMO業務。
被DS-8201攔住的並不只有TAA013。
5月15日,Byondis公司表示,FDA未允許其HER2 ADC藥物SYD985上市,而是提出需要更多的信息來支持審批決定。
SYD985申請的適應症是HER2陽性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也與DS-8201撞車了。
距上市僅一步之遙,實在惋惜,Byondis也表示遺憾,但將繼續推進SYD985在歐盟和英國的上市。然而,后腳SYD985就在官網消失了。
04 合作破裂分手
在醫藥創新市場的「寒冬」下,跨國藥企與Biotech的合作面臨着艱鉅考驗,破裂時常有,這將使Biotech尋找新的合作伙伴,調整業務重點,或重新評估項目的整體可行性,若科學數據或市場前景不理想,可能終止研發管線。
被稱為「年度退貨王」的艾伯維,今年*筆退貨就發生在ADC藥物領域。
2023年3月,CytomX Therapeutics在公佈2022年財報的同時宣佈,已與艾伯維終止關於CX-2029的合作。CX-2029是一種針對CD71的研究條件激活抗體藥物偶聯物。
在看到最新數據顯示 83% 的患者出現貧血后,這家大型製藥公司出於戰略投資組合的原因放棄了癌症項目
CytomX表示將評估CX-2029的下一步可能計劃,並尋求針對新一代CD71靶向療法的開發策略。
事實證明,CytomX 嘴硬了,最終放棄CX-2029,目前官網產品線中並無該管線在列。
05 以史爲鑑
除上述所説的外,還有一些管線也無聲無息地消失了,沒有原因,沒有説明,或許並沒什麼人關注,例如 全球CDMO巨頭 Catalent 今年官網消失了4條ADC藥物管線,即CAT-13、CAT-07、CAT-09、CAT-01-10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因臨牀失敗導致管線被砍,強調了在醫藥研發中的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在早期階段進行充分的實驗室和臨牀前研究,以降低臨牀試驗階段的失敗風險。
此外,行業和市場情況可能在項目進行過程中發生變化。藥企需要具有靈活的戰略規劃,能夠及時調整以適應變化的環境,包括對ADC領域的市場競爭局勢的認知。
最后,於藥企而言,有腳踏實地的謹慎,全力以赴的勇氣時,及時止損也很重要。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眾號:智藥局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