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2-11 20:50
轉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IT之家
在手機攝像頭 CMOS 圖像傳感器領域,索尼和三星是兩個霸主, 據專業機構調查統計, 它們 攜手佔據了 市場 80% 左右的份額。
尤其是索尼,產品線豐富、產品力強大,高端傳感器產品是旗艦機的寵兒。
某新機的發佈會中,高管就直言:「在過去十年,幾乎所有的頂級影像旗艦,都採用了索尼的傳感器。」
對比之下,國產傳感器廠商就顯得很渺小了, 長期以來,能稱得上有存在感的,無非是豪威、格科微和思特微這三家。
其中,只有「祖上輝煌過」的豪威腳跟站得相對較穩。
想當年,豪威可謂是遙遙領先,是蘋果獨家供應商,市場份額碾壓索尼和三星。
可后來,被踢出「果鏈」后,豪威就一落千丈,兜兜轉轉后,韋爾將其收入囊中。
好在憑藉着數年的技術底藴,以及產品在汽車領域的應用,豪威挺住了,並且重新迴歸到手機圖像傳感器市場中。
據統計,2020-2022 連續三年,豪威的份額都僅次於索尼和三星,位居世界第三。
只是,細看豪威這三年的市場情況不難發現,其產品基本上是靠中低端機撐起來的。
在旗艦機市場中,其高端產品沒能獲得大廠們的青睞,就算有,也只能作為副攝。
唯一的高光時刻,也就是小米 10 至尊版的主攝,採用了其旗下的 OV48C 傳感器。
這顆 1 / 1.32 英寸的 4800 萬像素傳感器,得益於 PureCel Plus 晶片堆疊技術,提供了高質量的靜態圖像採集和視頻性能。
當時IT之家對小米 10 至尊版的拍照進行了實測,表現非常驚喜,不僅部分技術領先於索尼、三星,整體成像效果也並不遜色。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豪威被外界貼上了「國產傳感器之光」的標籤。
可惜后來,豪威沒能乘勝追擊,后續推出的主打產品難以和索尼、三星的先進產品相抗衡。
雖説豪威的 OV64B 傳感器也備受好評,華為、vivo、OPPO 等多個廠商先后在旗艦機中採用。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來説, OV64B 大有成為潛望式長焦鏡頭首選的架勢。
但是歸根結底,只是旗艦機的副攝,難以擔當起旗艦主攝的重任。
由於主攝的重要程度在副攝之上,豪威和索尼、三星之間存在難以逾越的壁壘。
然而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國產旗艦機的主攝中,出現了豪威傳感器的身影。
先前,小米公佈了全新影像傳感器品牌「光影獵人」,並由小米 14 系列首發搭載。
官方稱,光影獵人是面向移動光學時代定製的專業高動態影像傳感器。
小米 14/Pro 所搭載的主攝傳感器名為「光影獵人 900」,尺寸為 1/1.31 英寸,像素為 5000 萬。
后來發佈的紅米 K70 Pro,首發搭載「光影獵人 800」影像主攝傳感器,這是一枚 1/1.55 英寸的 5000 萬像素的傳感器。
后續小米還將推「光影獵人 400」副攝傳感器,1/2.88 英寸 5000 萬像素規格。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光影獵人正是小米從豪威定製的,其中光影獵人 900 是基於 OV50H 打造。
以及 iQOO 12 系列的主攝,配備的是豪威正統的 OV50H。
不只是小米和 iQOO,有爆料博主還表示,豪威的主攝也打入了榮耀和華為的高端旗艦產品線,榮耀 Magic 6 系列和華為 P70 系列等都將使用。
據悉,榮耀 Magic 6 系列會首發豪威 OV50K 主攝,傳感器尺寸達到了一英寸。
不過 OV50K 會根據榮耀的需求調整參數,尺寸可能會裁切成 1/1.3 英寸,但新技術新工藝很厲害,可以硬剛索尼一英寸。
華為 P70 系列,正在測試 OV50H,基本接近於落地狀態。
而在未來,OV50K 和 OV50H 將打入更多高端旗艦機的陣列。
以及有博主稱,豪威會在明年發佈旗下最大底 CMOS OV50N,憑藉着眾多黑科技加持,頭部大廠非常感興趣。
在高端市場攻城略地的同時,豪威在中端市場同樣再接再厲。
除了越戰越勇的 OV64B,OV50E、OV50A 也獲得了大把訂單,至少有三款新機會將其用於主攝。
預計未來有幾家廠商會制定這樣的主攝傳感器路線 —— 旗艦搭載 OV50K、OV50H,中端搭載 OV50E、OV50A。
本身豪威在中低端機就有較為牢固的市場,如今又向高端機市場衝擊,此情此景,有外媒就發文稱,豪威將挑戰索尼和三星,中國傳感器不容小覷。
關於豪威突然受到追捧的原因,有業內人士透露在於三方面:
首先,豪威的技術跟上來了,與臺積電旗下光學組件封裝廠合作越發緊密,工藝與技術磨合深入,在尖端堆棧工藝獲得革命性突破。
其次,豪威在快速擴充傳感器產品線,新一輪高端路線轉向對標索尼,全力衝擊高端市場。
最后,近幾年,國產化替代是機圈的大趨勢,作為傳感器領域的龍頭,豪威站在了風口。
當然了,截至目前,豪威依然只是挑戰者,索尼和三星尚且擁有夯實的技術沉澱,地位難以在短期內撼動。
但是豪威已經起勢,取得了實打實的成果,本事遠勝以往。
並且,豪威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消息稱斯特威也發力了,要和某實力派大廠搞聯合研發,旗艦傳感器已經送去流片。
倘若一切順利的話,國產傳感器當真有希望佔領高端,替代索尼和三星。
而一旦實現國產替代,勢必會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就像IT之家 App 用户所説的這般:
或許,國產屏幕的今天,就是國產傳感器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