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廈門市在清華大學開展專場引才推介和產學研合作對接

2023-12-08 15:15

轉自:中工網

原標題:深化市校合作 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主題)

廈門市在清華大學開展專場引才推介和產學研合作對接(主題)

通訊員 呂超 廈門日報記者 黃懷

近日,福建省廈門市赴清華大學舉辦城市引才專場推介會,組織企業與清華大學洽談產學研合作,續簽共建清華大學研究生社會實踐廈門基地協議,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廈門市駐北京國際化人才工作站及相關企業負責人蔘加。

政策入校 彰顯城市引才誠意

推介會上,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廈門改革創新的最新成果、「兩高兩化」城市建設最新成就以及一流的人才發展環境,併發出「廈一站,更精彩」的邀請。現場共吸引約130名清華大學師生參與,同學們對廈門城市發展、人才政策體系、人才服務保障等表現出濃厚興趣,在交流環節紛紛立足發展規劃提問諮詢,市委人才辦逐一細緻解答。

此次推介會重點介紹了「青鷺英才優培行動」,邀請清華大學及其他在京高校的優秀博士畢業生和博士后科研人員來廈。「青鷺英才優培行動」面向全球前100名高校發佈「招才令」,遴選博士和博士后重點培養,提供最高66萬元安家補助、崗位聘級、科研平臺、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等一攬子優厚待遇。

市委人才辦工作人員為清華大學學子解讀廈門人才政策。 市委人才辦工作人員為清華大學學子解讀廈門人才政策。

廈門市首批引進的34名優培生中,近1/3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C9高校,6人畢業於海外知名高校,集中安排在廈大附屬第一醫院、廈門雙十中學、嘉庚創新實驗室等教育、科研、醫療衞生重點社會事業領域。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的吳靖博士,是此次引進廈門雙十中學的優培生之一,他就是通過今年年初舉辦的廈門城市引才推介會了解到優培生政策,最終選擇來到廈門就業。

市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説:「聚焦重點創新平臺和產業后備人才隊伍培養,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2024屆優培生招考類別,新增‘企業類’,將國有企業、產業鏈核心企業以及新型研發機構等納入接收單位,給青年人才來廈成長成才提供更高起點、更寬賽道。」

精準對接 帶動校企合作攻關

引才推介期間,廈門市駐北京國際化人才工作站聯合市科技局配套舉辦「廈門企業清華行」活動,組織碩橙科技、騰基醫療等多家企業入校交流,學習瞭解清華大學成果轉化和產學研合作機制,與清華大學相關學院開展精準對接。

廈門市前往清華大學開展城市引才專場推介會。 廈門市前往清華大學開展城市引才專場推介會。

「這次對接前,我們和清華大學的科技開發部門進行了深入溝通,預先完成了17家企業、40項產學研合作匹配,通過‘點對點’深入談,實實在在幫助企業引智解題。」廈門市駐北京國際化人才工作站相關負責人介紹。

本次入校洽談的企業帶來了14項清華大學創新成果合作需求,其中,7個項目初步達成合作意向,例如,緯衡科技與清華大學化學系合作的碳複合材料製備技術計劃在廈開展產業化試製;碩橙科技聯合清華大學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進一步明確關於深度神經網絡的研究技術路線。「企業發展需要新技術支撐,高校成果也需要產業化驗證,廈門在北京設立人才工作站,幫助我們梳理技術需求、匹配科研單位,提升了產學研對接的精準度和實效性,推動校企實現雙向奔赴。」碩橙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

廈門市駐北京國際化人才工作站於今年3月揭牌,持續從「建活機制、拓寬渠道、鏈接資源」三方面發力,聘請國際化人才工作顧問,在北京地區主動「借智」引才,向廈門推薦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術項目。李廈戎博士作為推薦人才之一,其攜帶的創業項目「兒童遺傳病基因診斷數字交互平臺」已入選市「雙百計劃」。此外,在京舉辦廈門大學科技成果發佈會北京生物醫藥專場、「蘇頌杯」未來產業技術創新賽(北京)宣講會暨2023年未來信息技術科技成果行業論壇等活動,促進人才項目對接,推動京廈兩地人才密切交流。

清華大學與廈門企業開展產學研項目對接。 清華大學與廈門企業開展產學研項目對接。

聯合培養 吸引博士「組團」來廈

爲了進一步鏈接高校優質青年人才資源,廈門市委人才辦與清華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續簽共建研究生社會實踐廈門基地、設立「新鷺英才」獎學金合作協議,共譜市校合作新篇章。

廈門市與清華大學長期保持密切合作,推動人才交流與項目對接。市校共建清華海峽研究院,打造集聯合研究、技術轉移、創新創業孵化為一體的全新平臺,引進清華藥物警戒信息技術數據科學創新中心、清華醫工交叉研究院等一批創新載體,開展相關前沿技術的研究。成功引進第七屆清華大學校友三創大賽新能源與新材料全球總決賽在廈舉辦,促成國文行科等10余個人才項目落户廈門。2019年起,廈門市與清華大學簽約共建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每年以柔性引才方式組織清華大學在讀優秀博士生「組團」來廈,在特區經濟產業一線實踐練兵。目前,廈門已接收3個批次近60名清華大學博士生,進駐億聯網絡美亞柏科等50余家重點企業,初步解決企業技術需求117項,開展研發試驗31項、專業培訓24場,編制科技規劃31個,成效位列清華大學全國基地前列。

清華大學的博士進駐廈門市企業,確實帶動了技術創新。例如,今年柔性引進的清華大學軟件專業博士生進駐翔業集團,幫助企業優化航班機位分配算法,計算效率提升一倍。

青年人才是城市發展的活力源泉。廈門市歷來重視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廣開門路迎四海英才,除了「青鷺英才優培行動」、清華博士團等項目,還單列「青年英才雙百計劃」等青年人才專項政策,給予扶持資金、場租優惠等支持;創新青年人才舉薦制度,三名同領域院士或市級A+類高層次人才實名推薦即可直接入選,為青年人才構建階梯式扶持體系。(市委組織部供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