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2-07 09:23
①12月5日和6日,微創醫療連發兩份公告,一份宣佈計劃贖回7億美元的2026年到期的零息可轉債,一份宣佈計劃發行2.2億美元的2028年到期的年息5.75%的可轉債。 ②專家表示,從近幾年經營狀況看,公司每年虧損,到今年底償債能力或將進一步下降。
財聯社12月7日訊(記者 何凡)12月6日,港股醫療器械龍頭股微創醫療(00853.HK)有關兩筆可轉債的「謎之操作」引發爭議,公司左手宣佈計劃贖回7億美元、2026年到期的零息可轉債,右手計劃發行2.2億美元、2028年到期的可轉債,年息5.75%。
對此,有專家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債券持有人當初購買零息可轉債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夠未來轉股在較高股價,獲得二級市場收益,但現在二級市場股價遠低於那時的轉股價格,可能這就導致了債券持有人提前贖回的意願強烈。而且從近幾年經營狀況看,公司每年虧損,導致現金流逐年減少,資金規模也逐年萎縮,如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公司2023年底的償債能力或將進一步大幅下降。
6日截至收盤,公司股價暴跌25%,「微創系」其余幾家公司股價也遭「重創」。
左手還債,右手發債為哪般?
12月5日和6日,微創醫療連發兩份公告,一份公告宣佈計劃贖回7億美元的2026年到期的零息可轉債,公告中説明,接受邀請提交其現有可換股債券的合資格債券持有人將有權收取購回價,相當於結算日期現有可換股債券本金額每10萬美元為9.9萬美元。於本公告日期,公司已透過交易經辦人收到合資格債券持有人向公司出售本金總額約為2.17億美元的現有可換股債券的承諾。余下未償還現有可換股債券約為4.48億美元。
另一份公告除了公告贖回可轉債外,還宣佈計劃發行2.2億美元的2028年到期的年息5.75%的可轉債。同時聲明,債券所得款項淨額約為2.166億美元,以初始換股價計算,每股淨發行價約為12.58港元。集團擬將發行債券所得款項的大部分淨額用於置換中期及長期境外債務。
左手償還合資格債券持有人2.17億美元的無息可轉債,右手則以5.75%的年利率重新發行2.2億美元的可轉債。這筆看似不合理的「置換」所謂何事?兩筆金額又為何如此接近?
對此財聯社記者聯繫採訪微創醫療方面,但截至發稿未獲迴應。
值得注意的是,翻看公司2021年6月的公告可以看到,這筆7億美元的可轉債,轉股價格為92.8港元,且債券不附帶任何利息。這筆轉債雖然是2026年6月到期,但有提前購回條款,債券認購人有權在2024年6月11日前要求公司購回轉債。為何距離提前購回日尚有半年,2.17億美元可轉債便早早提前償還?
某證券行業從業者向財聯社記者解釋,就是之前發債7億美元,雖然是2026年到期,但債券持有人有權在明年6月要求提前還錢,債券持有人當初購買零息可轉債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夠未來轉股在較高股價,獲得二級市場收益,但現在二級市場股價遠低於那時的轉股價格,可能這就導致了債券持有人提前贖回的意願強烈。目前有2.17億美元債券的持有人同意了,剩下還有4.48億美元尚待贖回。
在發行7億美元可轉債時,微創醫療的二級市場股價約為70港元,距離92.8港元的價格不算太遠,然而在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價登頂72.85港元后,開始變得「一蹶不振」,截至6日收盤,公司股價僅為8.68港元。
該從業者向財聯社記者補充,現在美元利率較高,這個時候贖回零息利率的舊債不划算,發新債更不划算,財務成本較高,這樣操作或許説明公司資金較為緊張。
連年虧損壓力山大?
從資料顯示,微創醫療主營業務為骨科醫療器械及心律管理等,而隨着今年5月微創心律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申請上市,「微創系」或迎來第7家上市公司,涉及主動脈、外周血管介入、神經介入醫療器械、手術機器人等業務領域。
截至12月6日收盤,微創醫療跌幅達24.91%。此外,除微電生理-U(688351.SH),其余微創系股價也受到影響,其中微創機器人-B(02252.HK)跌至9.91%,心通醫療-B(02160.HK)跌7.51%,微創腦科學(02172.HK)跌3.47%,心脈醫療(688016.SH)跌2.16%。
一位私募行業人士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方面,5.75%的利息會影響公司利潤,另一方面還有4.48億美元債券的持有人沒同意,明年6月就會面臨償付的資金壓力,如果違約,那就更麻煩了,因此導致了股價的下跌。」
Wind數據顯示,微創醫療資產負債率連續三年多逐年上升,從2020年末的43.79%,上升到2023年6月底的59.8%,同時,體現償債能力的速動比率和流動比率也自2021年以來逐年降低。
知名財税審專家、江蘇四維諮詢集團首席諮詢師劉志耕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從近幾年經營狀況看,公司每年虧損,導致現金流逐年減少,資金規模也逐年萎縮,這與該公司現金流量表體現出來的現金余額逐年減少的情況相一致。公司2023年6月末的流動比率1.34,偏低,產權比率1.49,偏高,這兩個指標都指向公司資金的流動性不足。再加上公司此次以5.75%的較高利率發新債,説明其急需資金周轉。公司部分其它償債指標(如有形資產/債務合計)也不理想,如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該公司2023年底的償債能力或將進一步下降。
從財報上可以看到,從2020年起至今,微創醫療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並且虧損不斷擴大,去年公司虧損達4.37億美元。2023年中報顯示,公司賬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4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