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1-27 08:50
轉自:秦皇島新聞網
秦皇島日報 記者 高揚整理
在孟加拉國的帕德瑪河上,有一座被當地人稱作「夢想之橋」的帕德瑪大橋,它連接着中國和東南亞「泛亞鐵路」,是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重大工程。2022年,帕德瑪大橋正式通車,在上萬名建設者中,有一個嬌小的身影吸引着眾人的目光,她就是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帕德瑪大橋項目部總工程師魏明霞,大橋所有參建的中國企業中唯一的一位女總工。
魏明霞是湖北荊州人,一到春天,她的家鄉漫山遍野都盛開着杜鵑花。她的性格直爽,笑容明朗,在帕德瑪大橋項目上工作6年,儼然成為一朵盛開在異國他鄉的杜鵑花,在「一帶一路」橋樑建設中彰顯中國女性的獨特魅力。
帕德瑪大橋項目工程量大、技術複雜、海外建廠難度高,並且建設周期長、風險高,施工中的很多技術屬於原創技術,堪稱世界級項目,這對橋樑建設者來説是極大的挑戰。前來參與項目競標的歐洲27個國家的橋樑企業都知難而退了,但是,中國橋樑「國家隊」——中鐵山橋接下了這個沉甸甸的任務。
2015年3月,42歲的魏明霞踏上了孟加拉國的土地,來到帕德瑪大橋項目工地時,她終於明白這個讓很多國家拒絕的項目,施工難度超乎想象:帕德瑪河水流湍急,是長江流速的2倍,河牀由粉砂組成,要在上面建橋,就像是在豆腐上插鋼筋。「只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我別無選擇。」魏明霞堅定地説。
當時的項目駐地,荒灘一片,荒草叢生,蚊蟲肆虐,蜥蜴、蛇、野狗常常出沒,沒水、沒電、沒衞生間、沒淋浴室,條件極其艱苦。儘管如此,魏明霞還是一頭扎進了施工現場,不分晝夜地和同事們一起摸爬滾打,搶抓進度。十幾米高的杆件,她毫不猶豫地第一個爬上去,在她的帶動下,項目部六大作業區和兩座主廠房的建設施工提前完成,為全面展開現場生產拼裝奠定了基礎。
時光前行不捨晝夜。2016年8月25日,大橋首跨鋼桁梁開始進行試拼裝。面對世界上罕見的超厚板材全焊接結構鋼桁梁拼裝,大多數經驗豐富的橋樑專家都慌了神,而魏明霞沒有退縮,「沒有先例,那我們就創造先例。」白天在現場,她與工人們一起工作;晚上在駐地,她翻閲資料,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終於攻克了這一世界級難題。
兒行千里母擔憂,家人們時常掛念,魏明霞總是説服家人,讓他們對自己放心。她笑着説自己的好心態源自「四心」:父母身體健康、生活安康,讓她「安心」;女兒懂事,努力上進,讓她「省心」;老公優秀,愛她護她,讓她「放心」;有了這些支持,自己在工地工作、生活、學習特別「開心」。
2022年6月25日,帕德瑪大橋全線通車,望着橫卧在帕德瑪河上的「鋼鐵巨龍」,魏明霞激動不已,熱淚盈眶。她不僅為世界橋樑建設貢獻出了一座精品橋、連心橋、夢想橋,也為自己寫下無悔奮鬥的精彩。
杜鵑花的花語是熱烈、堅韌、勝利,這恰恰是魏明霞身上所「綻放」出來的優秀品質。
魏明霞在調入帕德瑪大橋項目前,一直擔任中鐵山橋鋼結構製造工藝研究院海外項目室主任,先后主持完成了埃塞俄比亞青尼羅河橋、坦桑尼亞鐵路橋、德國多瑙河鐵路橋、塞爾維亞大橋、挪威開啟橋、德國運河橋、孟加拉國、泰國以及緬甸拆裝式公路鋼橋等海外項目。海外項目挑戰性大,面對所有挑戰,魏明霞看到的始終是機會和希望,是提高自己和強大團隊的機遇,正是抓住一切機會,她才能厚積薄發,終有所成。多年來,魏明霞帶領團隊發表論文12篇,形成專利8項、各種「金點子」達30項,她先后被授予國家「火車頭」獎章、中國中鐵勞模、秦皇島市「巾幗標兵」等榮譽稱號。
「一步一個腳印,一橋接着一橋,在奮力奔跑中成就人生夢想。」結束帕德瑪大橋的建設后,只短暫休息了一個月,魏明霞就奔赴廣東香山大橋的建設現場。踏上新徵程,奮楫再出發,這一次,這朵「杜鵑花」將盛開在伶仃洋之上。
編輯:郭小溪
責編:劉福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