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1-20 10:50
在拍攝了33部電影和數十部電視劇之后,對於這家迪士尼旗下的影業公司而言,要讓觀眾為這些盛裝打扮的正義使者歡呼已經變得更加困難
11月10日,漫威影業(Marvel)將推出漫威電影宇宙系列的第33部電影《驚奇隊長2》(The Marvels)——一部融合了星際戰鬥、超人能力和長着觸手舌頭的食人貓咪的大片。這是2019年布麗·拉爾森(Brie Larson)主演的電影《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的續集,該片票房收入超過10億美元。不過,製作成本超2億美元、營銷成本至少數百萬美元的《驚奇隊長2》似乎已經面臨挑戰。其首周末票房收入預計還不到《驚奇隊長》首映票房收入1.53億美元的一半,這引發了人們關於漫威系列未來生死存亡的疑問。
行業跟蹤機構Boxoffice Pro的分析師肖恩·羅賓斯(Shawn Robbins)表示,「簡單來説,漫威已經與曾經讓每部電影自動獲得票房大片地位的,那種捕捉時代精神的趣味和巨大的商譽相去甚遠。」
華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Co.)於2009年以40億美元收購了漫威,由此獲得了一些世界上最著名的漫畫超級英雄,包括鋼鐵俠(Iron Man)、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和綠巨人(the Hulk)。這筆交易由迪士尼首席執行官鮑勃·艾格(Bob Iger)策劃,被認為是媒體史上最精明的收購之一。在堪稱好萊塢最成功的製片人凱文·費奇(Kevin Feige)的領導下,漫威宇宙系列電影——從2008年上映的《鋼鐵俠》開始——已創造了近300億美元的票房收入,使其成為有史以來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系列。
它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以奇異博士(Doctor Strange)和雷神(Thor)等復仇者聯盟角色為基礎的電影中相互交織的故事情節,這促使迪士尼在其主題公園里開發了數十個附屬遊樂設施、園區,甚至製作了一部模擬百老匯音樂劇。漫威採用了老牌好萊塢製片廠的策略,將編劇和製片人納入公司團隊,並使演員承諾參演多部電影。
然而,在推出了過多的續集和衍生作品之后,作為曾經的迪士尼知識產權寶庫中的王牌,漫威正顯現出疲態。2月份上映的《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Ant- Man and the Wasp: Quantumania)製作成本超過2億美元,但由於票房遠低於前幾部,最終未能實現收支平衡,這讓艾格開始懷疑是否還有必要製作單人電影的續集。
與此同時,為Disney+流媒體服務製作的一些電視節目,包括《律師女浩克》(She-Hulk: Attorney)和《祕密入侵》(Secret Invasion),一直難以引起觀眾共鳴,並使漫威管理層確信,需要一支由經驗豐富的劇集製作人組成的新團隊來開發其劇集。
一些評論家和粉絲批評了最近的漫威劇集和電影(例如《律師女浩克》和《量子狂潮》)中計算機圖形的質量,並將其視為製作人員壓力過大的證據。漫威的視覺效果藝術家們長期以來一直抱怨影院和Disney+項目的大量湧入令其感到精疲力竭,今年9月,他們一致投票決定成立工會,尋求更好的工作條件。
「我認為計算機圖形搞砸了一切,因為你感覺自己在看一場電子遊戲,」根據漫威漫畫《X 戰警》(X-Men)和《王牌特工》(Kingsman)執導了多部二十世紀影業(20th Century Studios)電影的馬修·沃恩(Matthew Vaughn)在10月份的紐約漫畫展(New York Comic Con)上説。「希望費奇能迴歸‘少即是多’的原則,減少電影的數量,專注於拍出精彩的電影。」
隨着其他迪士尼影業公司的成功日益黯淡,讓漫威重返巔峰的需要變得更加迫切。過去兩年,包括皮克斯(Pixar)的《玩具總動員》(Toy Story)和盧卡斯影業(Lucasfilm)的《奪寶奇兵》(Indiana Jones)在內,一些備受期待的迪士尼系列電影以及新動畫作品在影院上映時均遭遇慘敗。漫威以往一直能彌補這個缺憾,但如今也面臨着類似的考驗,電影觀眾對新鮮的非續集電影表現出更大的興趣,比如格蕾塔·葛韋格(Greta Gerwig)執導的《芭比》(Barbie)和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奧本海默》(Oppenheimer)。
迪士尼拒絕讓費奇或漫威團隊的任何成員接受採訪並討論他們的戰略。但在《量子狂潮》令人失望的表現之后,艾格在3月份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投資會議上表示,「漫威品牌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問題。我認為我們只需要看看我們正在挖掘哪些角色和故事,當你展望漫威未來五年的發展軌跡時,你會發現很多新東西。」儘管如此,在7月份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他承認漫威電影和電視劇數量激增「稀釋了焦點和注意力」,他曾鼓勵將漫威電影和電視節目作為增加和留住Disney+註冊用户的一種手段。(漫威在2000年代末和2010年代初每年發行一到兩部電影,而過去兩年則發行了10部電影。)
漫威計劃在2024年發行三部電影,但都不是基於漫威電影宇宙中尚未出現的角色。艾格希望從超級英雄部門尋求的新鮮感將來自2025年的《刀鋒戰士》(Blade)等作品,這是一部關於吸血鬼獵人的漫威系列電影的翻拍,該角色上一次出現是在2000年代初。自迪士尼於2019年以713億美元收購21世紀福克斯公司(21st Century Fox)並獲得基於X戰警角色的電影製作權以來,漫威還將首次開發新的X戰警電影。
有一點似乎是肯定的:這個系列在未來不會像過去那樣揮金如土了。艾格承諾減少製作漫威產品,並減少在該影業公司製作的電影上的支出。這是一個重大轉變。票房分析師估計,2018年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Avengers: Infinity War)和和2019年的《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的成本均高達4億美元。這樣的支出使迪士尼超級英雄電影更加難以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