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1-19 11:56
近日以來,智能駕駛概念股強勢拉昇的「暖風」可謂引人矚目。
11月17日,A股市場汽車零部件板塊震盪走高,超捷股份、躍嶺股份、聖龍股份、浙江世寶等近10家概念股漲停。港股市場漲勢亦不遑多讓,浙江世寶H股(01057)大漲19.81%領漲板塊,耐世特、新晨動力等概念股則大幅跟漲。
在這其中,浙江世寶作為港A市場最為強勁的汽車零部件概念股自然也備受關注。據Choice統計顯示,11月17日滬深兩市全天特大單淨賣出44.07億元。個股來看,10股特大單淨流入超2億元。其中,浙江世寶特大單淨流入5.54億元,特大單淨流入資金居首。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汽車零部件概念股此次集體掀起上漲熱潮主要是源於工信部等四部門發佈關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利好所致。
具體而言,11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佈《關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為促進智能網聯汽車推廣應用,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性能和安全運行水平,決定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
俗話説得好,一葉而知秋,下面不妨以漲勢最為強勁的浙江世寶為例,探討一下智能網聯汽車的「暖風」究竟能給相關概念股帶來多大成長力呢?
智能網聯汽車迎來「奇點時刻」
從趨勢看機遇,在政策的加持下,智能網聯汽車顯然成爲了市場當下的一個熱點概念。
然而,將時針往前波動,智能網聯汽車早已起勢而來。
7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聯合發佈《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版)》。文中指出,第一階段到2025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組合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通用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第二階段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夠支撐實現單車智能和網聯賦能協同發展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
而今年年初以來,自動駕駛相關的政策以及徵求意見文件持續發佈。2023年6月21日,工信部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2022年具備組合輔助駕駛功能的L2級乘用車新車滲透率達到了34.5%,接下來除了支持關鍵技術攻關和進一步完善網聯基礎設施以外,也將深化測試示範應用,啟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組織開展城市級「車路雲一體化」示範應用,支持有條件的自動駕駛,指的是L3級,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
政策暖風的密集吹拂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無疑也處於加速進行時。
10月31日,問界官方宣佈大定破8萬;11月1日,官宣10月品牌交付12700輛,其中M7單款10547輛,實現單款破萬。據官方數據披露,10月交付開始明顯加速。十一后智駕版開啟交付(佔訂單總量60%-70%),加速M7訂單轉化,10月第4周單周交付3.5k,交付逐周遞增,交付破萬符合預期。伴隨賽力斯產能提升一季華為10億投入保交付,及第三工廠投產,預計11月M7單月交付有望破2w,並將在12月持續增長。
除此之外,特斯拉FSD正式版落地在即,各新能源品牌城市NOA三季度也開始加快城市覆蓋進度,邁入「城市NOA」時代,而智能網聯汽車也將進一步推進L3級別及以上自動駕駛進度。
行業加速發展中,國內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規模也充滿了想象力。
據智研諮詢數據,中國智能網聯車市場規模將持續提升,2023年規模有望達到2381億元,2020-2023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0.62%。同時,根據IHS Markit數據,中國智能網聯車2019年市場滲透率約為35.3%,隨着自動駕駛及網聯技術的升級,2025年市場滲透率將達到75.9%,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智能網聯車市場。意味着國內將近一半的消費者在選購新車時會購買智能網聯汽車,超過全球水平。
如果説電動化拉開了汽車產業變革的序幕,那麼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創新技術,則正在進一步重構汽車產業。
從技術層面看,智能化方面,車企在加快智能座艙、高級別輔助駕駛等技術研發,並加快大算力車規芯片、激光雷達等核心技術的投產和規模化,促進汽車的技術範式升級;此外,5G網絡大幅度提高了智能汽車蒐集外界數據、分析速度,保障了車載導航信息實時更新;區塊鏈去中心化分佈、不可篡改、透明化等特性應用於智能駕駛時代車輛大數據處理全流程中,極大增強了智能網聯汽車整體網絡安全性,提升出行未來所需的信任和安全級別。
基於上,可以看到,隨着汽車產業在智能化大潮下邁入新的臺階,智駕奇點時刻也緊隨其后。在這其中,智能電動化轉型速度較快的自主品牌以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相關增量零部件也將迎來較多發展機遇。
沾上電動智能化的光?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浙江世寶是一家致力於為全球領先汽車集團提供汽車轉向系統,是國內率先自主開發汽車液壓助力轉向系統、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企業之一。
就業務而言,該公司主要從事汽車轉向器及其他轉向系統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製造及銷售,主要產品涵蓋電動循環球機械轉向、轉向管柱、DP-EPS、R-EPS、智能轉向系統、線控轉向系統等產品。
從應用範圍來看,浙江世寶的轉向產品已成功應用於乘用車、輕型商用車和中重型商用車,同時其研發的用於智能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的智能轉向技術目前也正處於推廣應用階段。
可以看到,隨着智能網聯汽車「奇點時刻」到來,身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相關增量零部件賽道的浙江世寶自然也將斬獲一定的發展紅利。
有意思的是,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紅利似乎也在浙江世寶的最新財報中有所兑現。
10月26日,浙江世寶披露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1.77億元,同比增長26.95%;實現歸母淨利潤4072.65萬元,同比增長546.38%;Q3單季,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9億元,同比增長20.36%;實現歸母淨利潤2088.93萬元,同比增長283.63%;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4129.76萬元,同比增長65.75%。
對於業績增長的原因,浙江世寶表示,公司液壓循環球轉向器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產品銷售上升對業績增長推動較大;同時,智能電動循環球轉向器、智能電液循環球轉向器、管柱、中間軸等新產品陸續開始量產,為公司帶來新的收入來源。
需要注意的是,前三季度浙江世寶淨利同比大增或與去年同期公司淨利低基數有關。財務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浙江世寶淨利僅630.07萬元,同期扣非淨利更是虧損1446.26萬元。
不過,還有一個點值得注意,在此之前,浙江世寶的基本面表現則較為波動,而這或許將導致投資者對其投資興趣有所折扣。
就拿2022年的具體財報表現來説,該公司實現營收為13.86億元,同比增長17.7%;淨利潤1582.36萬元,同比下降53.67%,扣非后淨利潤-965.79萬元,同比下降700.16%。其中,營收增長主要是乘用車電動轉向系統產品銷售大幅上升所致,不過受商用車產銷同比顯著下降的不利影響,公司商用車轉向產品的銷售有所下降。而淨利潤下降則是由於毛利率下降、研發費用上升、投資收益下降,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下降等因素綜合導致。
而拉長時間線來看,2018年至2022年,該公司營收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83%、-13.30%、12.19%、6.88%、17.70%;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為-77.71%、-2527.90%、126.86%、-12.18%、-27.62%,核心財務數據皆表現較為波動。
綜上來看,鑑於智能網聯汽車浪潮的利好,相關汽車產業鏈概念股引得市場活躍資金關注顯然是毋庸置疑的事。不過,結合過往幾年的業績表現來看,浙江世寶未來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兑現增長預期恐怕仍具有較高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