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1-02 22:03
來源:投資家
隨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熱潮席捲全球,400多億市值的AI算力龍頭浪潮信息也享受到了作為模型算力的核心企業紅利,不過,受全球GPU及相關專用芯片供應緊張等因素影響,浪潮信息(000977.SZ)今年以來業績持續承壓。
01
據公開資料顯示,浪潮信息成立於1998年10月,目前已發展爲全球領先的IT基礎設施產品、方案和服務提供商,擁有8個研發中心、10個生產基地、26個分支機構,業務遍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營業務分為服務器及部件、IT終端及散件兩大板塊。根據國際權威機構Gartner、IDC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浪潮信息服務器、存儲產品市場佔有率持續保持全球前列。2022年,該公司人工智能服務器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一,連續六年保持中國第一;同年,該公司邊緣服務器市佔率達54.7%,連續三年保持中國第一。
然而今年以來,公司業績下滑卻不容樂觀。
近期浪潮信息(000977.SZ)發佈了2023年三季報,從數據來看公司前三季度營收淨利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不過Q3單季環比明顯改善。
浪潮信息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為480.96億元,同比下滑8.85%;實現歸母淨利潤7.87億元,同比下滑49.12%。Q3單季營收為232.99億元,同比增長30.04%;實現歸母淨利潤4.61億元,同比下降22.06%。
值得注意的是,其Q3單季的整體毛利潤率已從H1期間的11.40%大幅下降至7.82%,這也是公司近十年來公司毛利潤率首度跌破10%大關,其Q3利潤增長主要靠增長過程中釋放的規模效應驅動。
02
對於營收下滑現象,其實從半年報就顯現出來,浪潮信息解釋稱,「主要受全球GPU及相關專用芯片供應緊張等因素的影響」。不止營收,毛利率大跌也成為重點關注的問題。
浪潮信息整體毛利潤率大幅下跌主要原因可能在於兩方面。
其一是地緣政治因素破壞全球芯片供應鏈,導致公司關鍵硬件綜合成本顯著上升,帶來最終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下降。
供應鏈問題一直是浪潮信息的軟肋。美方宣佈收緊對中國等國家的特定高端芯片技術出口后,人工智能芯片巨頭英偉達表示,新規定可能會迫使公司將部分業務移出受到出口限制影響的國家。浪潮信息曾在2019年年報中公佈,英特爾、英偉達(新加坡)是第一和第二大供應商。英偉達在GPU方面一家獨大,牢牢佔據70%以上的全球市場份額,國內AI龍頭也頗需要英偉達的芯片。
也就是説,浪潮信息如果要大力發展AI服務器,其產品也相當依賴英偉達的GPU芯片。
其二,公司方面存在「以價換量」的方式維持增長修復市場信心——這一判斷的另一個依據在於,浪潮信息Q3季末的應收賬款也在大增加,從年初的111.16億元增長至149.75億元——但依賴此舉取得的增長持續性明顯存疑,后期需重點關注毛利潤率是否能夠回升到10%以上。
03
今年以來,以算力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概念受到持續炒作,浪潮信息作為市場上的AI算力大牛股之一,公司的總市值一度達到980億。在大模型受到炒作時,浪潮信息表示公司還推出了大模型業務。但縱觀浪潮信息所涉列的算力、AI、大模型等熱門概念都離不開上游供給。
目前,AWS、微軟雲、谷歌雲、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等頭部雲廠商,都在致力於擺脫上游供應商的依賴。當互聯網和雲計算廠商都選擇自行定製服務器時,對於像浪潮、聯想這類傳統服務器廠商的影響是深遠的。
由於公司所處的服務器行業業務模式的特點,公司需通過進口貿易採購部分原材料,存在部分產品出口銷售的業務,公司均存在大額進出口貿易,匯率的大幅波動將會對公司的進出口業務產生直接影響。
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都屬於人力密集型業務,人力成本上升都會影響公司的整體的盈利水平。
另外,浪潮信息業績變臉也體現在股價上。
K線圖顯示,今年2月中旬以來的八個月,浪潮信息股價走出了一輪過山車行情。2月10日,浪潮信息股價為29.69元/股,4月25日其股價達48.77元/股,6月20日股價攀高至66.22元/股,較2月10日的股價上漲123.04%。此后,股價不斷下跌,到10月23日股價降到27.72元,股價區間跌幅超50%。浪潮信息股價較多受外圍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出現兩次閃崩式跌停。
縱然浪潮信息千般好,但沒有什麼能比亮眼的業績更能打動投資者,股價就是最真實的反應,「逆勢」之下,浪潮信息遭遇的困境和壓力依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