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1-02 11:45
頂端新聞記者 李守 楊桂芳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隨着鍋圈食匯即將於11月2日在港交所上市,周口鹿邑首富的位置發生變遷。
楊明超,這位餐飲連鎖起家的草根創業者,在餐飲和食材工業之間巧妙尋找到平衡點,造就一個估值百億的連鎖品牌。
【打透餐飲生態,楊明超和18家企業有關】
楊明超旗下不止有鍋圈。
企查查數據顯示,和楊明超歷史關聯的企業有18家(包含已註銷企業),並在11家企業中擔任法定代表人,除了深圳柳葉刀醫生集團有限公司外,其它企業大多和餐飲業態有關。
從註冊資本梳理來看,除了鍋圈系之外,鹿邑縣澄明食品有限公司註冊資本最高,超過5555萬人民幣,鍋圈食品是大股東,佔74.79%的股份,楊明超擔任董事長和實控人。
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前后,楊明超在老家鹿邑一手規劃打造了鹿邑縣澄明食品工業園,女兒楊童雨擔任該工業園CFO一職。鍋圈是澄明食品工業園入園企業的核心渠道商,也對這些企業進行投資,80%的產能供給鍋圈。2022年,澄明食品工業園年產值突破30億元,實現税收4300多萬元,安排就業近3000人,2023年營收預計突破50億元。而2022這一年鹿邑全縣生產總值不過49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澄明食品工業園內的企業,和澄明食品工業園之間更像「一託多企、共享共創」模式。
澄明食品工業園打造「十個一」工程,包括澄明食品「一個番茄」、大家旺食品「一隻雞」、和一肉業「一頭牛」、茂源肉業「一隻羊」、丸來丸去食品「一個丸子」、偉紅椒業「一個辣椒」、胖嘟嘟食品「一根肥腸」、野火燒食品「一串雞翅」,「一鍋好湯」和「一個豬蹄」。
鍋圈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該園區共創共享模式上擔任關鍵環節,也是楊明超佈局產業鏈條的生態之王,打透餐飲食材的底層邏輯。比如:
「一頭牛」:鍋圈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佔股鹿邑縣和一肉業有限公司51%股權,楊明超擔任董事長。
「一個番茄」: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持有鹿邑縣澄明食品有限公司74.8%的股份,楊明超任董事長。
「一個丸子」:鍋圈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佔鹿邑縣丸來丸去食品有限公司51%股權。
這意味着,楊明超正通過這種方式來打造鍋圈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在食材原產地上調動並投資源頭,在火鍋食材供應鏈條上深度綁定企業資源,推動同盟軍一起向前。
在這樣的過程中,農家出身的楊明超,也將見證並參與中國鄉村振興的偉大進程中。
【兩次高考「上岸」,后來養過羊賣過啤酒】
能誕生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可見楊明超深懂投資、產業鏈相輔相成之道。
公開信息顯示,上世紀70年代,楊明超出生於河南鹿邑縣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深信知識改變命運,農村的孩子想要「逆風翻盤」,讀書是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
1989年,楊明超首次高考失利后「棄理從文」,第二年衝破錄取分數線進入鄭州大學中文系。
畢業后,他曾到河南省政府接待辦的一家賓館就職。在外人看來這是一份按時上下班、收入穩定的好差事,楊明超卻覺得工作過於安逸,轉而走向了創業之路。
他養過羊,賣過啤酒,還操盤過黑老婆夜市、大城小愛啤酒花園、柔時的小板凳吧式火鍋、小小河邊魚等多個餐飲品牌。
楊明超眼光獨特又善於營銷,幾乎每一個經他手的項目都能在短時間內打爆市場。
2006年,楊明超用專業餐飲團隊打造了鄭州第一家規範的夜市美食廣場——黑老婆夜市,憑藉統一化的管理和豐富的品類,6個月的時間,該項目營業額累計達到了六七百萬元。
2013年時,楊明超還曾創立「小板凳」火鍋品牌。靠着濃濃的懷舊復古風以及「在酒吧里吃火鍋」的新穎理念,這個品牌同樣吸引了一眾青年的關注。不出所料,「小板凳」火鍋在很短的時間就佔領了鄭州的大街小巷,高峰時期,全國的門店數量更是超過1000家。
【眼光獨到,門店距萬店俱樂部僅一步之遙】
在做餐飲的過程中,楊明超打起上游的火鍋食材主意,另起爐灶,做燒烤和火鍋店的上級供應商,也就是火鍋食材領域。
2015年,在餐飲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楊明超聯合孟先進、李欣華、劉亞威成立河南鍋圈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主要給B端火鍋店提供原材料。
2017年,鍋圈第一家火鍋食材店在鄭州開門納客,很快一種以紅綠兩個顏色為底色的鍋圈招牌門店開始出現在國內越來越多城市的街頭。精準把握下沉市場需求,以及踩中了預製菜風口,這次,楊明超和鍋圈To C的戰略似乎又賭對了。
作為重點高校中文系的畢業生,楊明超發揮了文字鼓動人心的力量。在品牌宣傳上,楊明超捨得花錢。
2020年,鍋圈簽下「德雲一哥」岳雲鵬做代言人,有傳言説代言費高達千萬元級別。
2021年,鍋圈成為CCTV-5美食合作伙伴,優勢推廣資源助力鍋圈成為居家餐飲賽道的一匹黑馬。
不止如此,東方衞視《加油!小店》側重從商業幕后展示一個立體的鍋圈;北京衞視《暖暖的火鍋》直擊鍋圈門店大采購現場,透視人間煙火;江蘇衞視明星旅居綜藝《温暖的客棧》,鍋圈食品是美食合作伙伴;2022年,鍋圈攜手CCTV推出《我愛世界盃》。
如今,根據計劃,鍋圈(股票代碼:02517.HK)將在11月2日登陸港交所。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連續三年時間里,鍋圈在廣告及推廣的支出分別佔據當年銷售及分銷開支的18.1%,29.4%,22%。
重金之下必起波瀾。在豪擲廣告及推廣費用下,鍋圈食匯的品牌曝光量不斷攀升,門店數量也與日俱增。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度,鍋圈食匯分別增加了2855家、2568家、2352家門店。
截至2023年4月30日,鍋圈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9978家,距正式踏入萬店俱樂部,僅一步之遙。
楊明超此前公開表示,要用三年時間,將門店數量提升至20000家,並將鍋圈食匯做成「中國最大的社區中央廚房連鎖」。
楊明超帶着他的鍋圈,攜IDG資本、招銀國際、三全食品、物美投資、嘉御資本、啟承資本、TPG、天圖投資、分眾傳媒、光源資本、瑞橡資本、茅臺基金等豪華股東羣,正在見證中國餐飲業崛起的傳奇。
2022年,楊明超以50億財富位列《胡潤百富榜》第1221位。
據同花順關於鍋圈(股票代碼:02517.HK)的重要股東持股數據,按照最終控制人統計,楊明超在其控制的上市公司鍋圈中持股佔比47.24%。
鍋圈總股本27.39億元,發行價5.98港元。目前已經申購結束,發行結果將於11月1日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