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氫氣成敗的關鍵時刻:行業等待財政部關於税收抵免的關鍵決定

2023-11-01 21:43

幾代人以來,氫燃料一直是人們心目中的首選無碳替代品,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該行業仍然沒有產生可觀的收入。

爲了實現全面實施,氫氣公司依賴於政府補貼,包括去年在通脹削減法案範圍內發佈的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補貼。

作為一種投資策略,氫氣的高成本和生產障礙給看漲的投資者帶來了重大挑戰。現在,財政部關於如何監管補貼的決定可能是該行業成敗的關鍵時刻。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的一項研究,2022年氫氣生產行業的價值為1550億美元,預計從2023年到2030年將以9.3%的年增長率增長。

美國總統喬·拜登於去年8月簽署的《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IRA)被白宮稱為「國會在清潔能源和氣候變化問題上採取的美國曆史上最重大的行動。」

使用氫作為燃料而不向大氣中排放有害氣體的能力,使這種化合物在引領向碳中性轉變的有價值技術清單上名列前茅。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的數據,如今,美國消耗的幾乎所有氫氣都用於煉油、金屬生產、化肥生產和食品加工。 但氫燃料電池的使用提高了該行業的前景,包括它成為長途航運、海運、工業供暖和航空旅行等過程的主要能源的可能性。氫燃料電池將氫氣和氧氣結合起來發電,副產品只有水。

另請閲讀:氫電動汽車在續航里程和加油速度方面優於電動汽車

氫能也可以作為風能和太陽能的一個很好的補充,因為它可以作為化學電池儲存起來,在這些能源不能滿足電網需求時使用。

愛爾蘭共和軍批准了一項名為45v的計劃,該計劃允許氫氣生產商獲得税收抵免,如果氫氣是從零排放來源產生的,每公斤氫氣的價值最高可達3美元。

然而,根據S全球的數據,儘管拜登政府宣佈了115個氫氣項目,但截至今年8月,只有11個項目獲得了資本承諾。

問題在於關於財政部應該如何衡量氫排放的辯論。財政部負責裁決氫氣生產税收抵免將如何實施,但尚未就此發佈指導意見。

預計財政部將在年底前發佈關於清潔能源信貸的額外指導意見,其中可能包括這一主題。

這場辯論將該國的環境友好型政治羣體分成了兩部分。 更務實的一方認為,發展有效的氫氣工業是減少碳排放的緊迫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而使用任何電力來源都是合理的,即使是「骯髒的」電力來源。

較為正統的一方預計氫氣工業將建立在綠色基礎上,並預計高用電行業將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發展。

今年2月,由清潔空氣工作組和包括企業在內的其他幾個氫能利益相關者領導的聯盟警告稱,對聯網系統的指導方針薄弱,例如允許來自化石發電的電網產生氫氣,有可能推高淨排放量,損害該法案的初衷。

另請閲讀:電動汽車真的像你想象的那樣清潔嗎?美國仍有「骯髒電網」問題,但太陽能將淨化空氣

該聯盟表示:「疲軟的指導方針可能因此迫使財政部花費1000多億美元補貼氫氣項目,這些項目導致淨排放量增加。」

根據CNBC的一篇報道,備受期待的財政部關於氫氣生產税收抵免的指導意見,已成為一場更廣泛的辯論的代表,爭論的焦點是什麼是「清潔」能源,現在這一問題將由財政部來解決。

根據《美國展望》的一份報告,10名民主黨參議員簽署了一封信,敦促為氫氣公司提供更靈活的指導,以獲得税收優惠。

Plug Power(納斯達克股票代碼:Plug)是一家擁有20年曆史的氫燃料電池公司,與亞馬遜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MZN)、沃爾瑪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WMT)和家得寶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HD)建立了合作伙伴關係。該公司尚未實現正收益,但受益於預期愛爾蘭共和軍發行后股價大幅上漲。

該公司已經享受了國家項目的減税,但它的命運可能取決於財政部的決定,即愛爾蘭共和軍的税收優惠是否只適用於使用可再生電力生產氫氣的公司。

美國展望假設Plug Power的商業模式可能是圍繞依賴政府補貼而設計的

Air Products(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APD)是一家在50個國家開展業務的公司,該公司支持所謂的三支柱税收抵免方法,即生產氫氣的電力必須來自新建的清潔電力來源,而不是現有的電網。這種電力也應該按地區生產,並按小時計量,以確保氫氣生產中使用的電力在該過程的每一步都直接來自可再生能源。

其他可能受到財政部決定影響的氫氣公司包括英國石油公司(NYSE:BP)、Bloom Energy(NYSE:BE)和FuelCell Energy Inc.(Nasdaq:FCEL)。

跟蹤氫氣行業的ETF包括Global X H2 ETF(納斯達克股票代碼:HYDR)、Defiance Next Gen H2 ETF(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HDRO)和Direxion H2 ETF(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HJEN)。

現在閲讀:分析師預測投資者將迎來「千載難逢」的股市機會:「我們看到利潤起飛」

照片:快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