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0-31 20:07
新華社上海10月31日電題:進博會醫療展區前瞻:進博健康好物這樣守護千家萬戶
新華社記者杜康、龔雯、周蕊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開幕。作為企業展的六大展區之一,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里,全球十大醫療器械企業、十家世界500強制藥企業集體亮相,一批「全球首發」「亞洲首展」「中國首展」產品齊聚進博。
(小標題)「首發」「首展」匯聚 進博「好物」搶先看
進博會連續舉辦多屆,「首發」「首展」成為標配,這里已成為全球醫療行業最新產品、最高水平的「秀場」。
連續6年參展的美敦力今年將帶來超過60款創新產品。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介紹,美敦力首屆進博會明星展品「全球最小的心臟起搏器」亮相后,兩代無導線起搏器至今已服務約1萬名心動過緩患者,今年將展示的兩款升級版,最長可在人體內不眠不休工作近17年。
依視路陸遜梯卡集團今年將帶來四款首秀新品。其中,中國首秀的沉浸式一體化綜合驗光儀Vision-S 700,內置的沉浸式驗光可模擬多種生活場景,使驗光者獲得身臨其境的驗光體驗,最快在3分鍾內準確完成屈光檢查。
「一口氣」拿下1000平方米展臺,輝瑞中國區總裁彭振科説,第六屆進博會如期而至,再次向世界表明中國主動向全球開放市場、分享中國機遇的信心和決心,「我們不能錯過」。輝瑞今年帶來的30余款展品中有6款是「中國首展」,包括針對偏頭痛的一款口服藥物和一款鼻噴劑,前者已經在海南博鰲樂城和大灣區先行先試。
從使用全磁懸浮技術的「人工心臟」、專為晚期心力衰竭患者設計的左心室輔助系統,到通過可穿戴傳感技術、幫助糖尿病患者實時跟蹤其血糖水平和趨勢的瞬感葡萄糖監測系統,雅培今年也將攜不少「黑科技」亮相。
除了外資企業,進博會上還有一些國內企業通過攜手海外成員企業和全球合作伙伴再赴進博之約,比如復星醫藥帶來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作為歷屆進博「網紅展品」,已經在中國累計服務逾42萬名患者。今年,首臺在上海浦東國產化的「達芬奇Xi手術系統」將亮相本屆進博會。
(小標題)體驗「進博」速度 展商從「頭回客」變「回頭客」
從「頭回客」到「回頭客」,再到「熟客」,進博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連續6年參展的賽諾菲已有多項產品從展品變商品,其中一款「明星產品」達必妥是進博會溢出效應的見證者與親歷者,從獲批、上市到醫保落地的每一步都體現了「中國速度」。自2018年第一屆進博會上「首秀」后,2019年達必妥就被納入第二批臨牀急需境外新葯名單;2020年7月,其獲批成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適應症,比計劃提前了2年;獲批后到供藥僅用25天,產品上市5個月后即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今年進博會前夕,達必妥再次獲批新適應症。
「得益於進博會強大的溢出效應、國內一系列加速新葯審評審批的政策紅利,以及我們的‘中國關鍵’戰略,公司在華研發創新全面提速。」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博文説。
不僅是「客」,更多廠商從進博會的「參展商」成為中國的「投資商」。
瓦里安醫療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張曉表示,2023年是瓦里安進入中國第40年,也是第6次參與進博會。瓦里安從2019年開始大規模提高產能,3年間提高6倍;2022年瓦里安全球創新中心落户北京,2023年進一步投資建立中國精準腫瘤診療臨牀服務體系。通過進博會,瓦里安不僅實現了「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更在這一國際平臺完成了「生產商變生態建設者」的轉型。
「以進博會為窗口,我們看到中國市場熱度依舊,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更堅定了我們不斷加速投資中國市場的決心。」GSK副總裁、中國總經理齊欣表示。
(小標題)本土生物醫藥創新加快 中外合作「火花」值得期待
中外攜手,花開進博。今年進博會上,外資藥企與中國本土生物醫藥創新力量之間的「化學反應」值得期待。
今年將是羅氏中國加速器連續第三年亮相進博會。作為羅氏全球首個自主建立並運營的加速器,今年9月,羅氏中國加速器大樓在上海落成,投資近3億元。
羅氏中國加速器負責人唐秋嵩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十余家中國本土初創企業「化身」加速器成員企業。羅氏中國創新中心與成員企業已累計達成近10項早期研發合作。
今年進博會,阿斯利康也將展示在推進本土創新及研發上的願景,與多家本土創新企業達成合作簽約。
「中國醫藥在全球生物醫藥創新過程中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阿斯利康希望為本土創新企業‘走出去’構建橋樑。」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