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0-31 10:33
在如今的港股醫藥板塊,比起充滿想象力的故事,市場顯然更關注切切實實的業績與「造血」能力。
自中報披露以來,兆科眼科-B(06622)股價已上揚約10%,截至10月30日收於4.19港元,但相比年初的6.74港元高點仍有相當的距離,與2021年4月登陸港交所時的16.8港元發行價相比更是處於歷史低位。

作為身處眼科熱門賽道的創新葯企,兼具商業化落地的利好,兆科眼科后續能否走入業績與股價雙雙高速增長的通道,這還要從行業環境與公司本身的質地等多角度來分析。
商業化落地助推業績利好兑現
2023年上半年,公司首次獲得可觀銷售收入,這似乎預示着公司終於在實現自我造血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據財報披露,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兆科眼科實現收益約為人民幣1130.4萬元(單位下同),而去年同期收益為零;期內虧損2.34億元,同比增加45.18%;經調整期內虧損2.18億元,同比增加57.04%。
按收入來源劃分,其中230萬元乃源自將公司的抗青光眼仿製藥貝美素噻嗎洛爾滴眼液(晶貝瑩®)商業化,而360萬元則源自公司的堡得視®眼罩系列(包括供輕度乾眼症患者使用的眼部熱敷治療貼及供青少年及兒童使用的眼部遠紅外熱療貼);540萬元來自公司自NVK002於南韓的分銷及供應協議取得的前期款項。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在商業化進展方面,兆科眼科已在線上、線下多渠道有所佈局。線上方面,公司設立了堡得視®天貓旗艦店,青光眼藥物晶貝瑩®在京東藥房線上平臺上線,還設立了針對中國眼科醫生羣體的公眾號「兆科博視」及微信小程序「兆科護眼星球」,目前公眾號粉絲量超13800名,約佔國內眼科醫生總數1/4;在線下,公司銷售及營銷團隊的人數從2022年底的45人擴充至2023年8月的逾80人,覆蓋全國醫院超過1100家。
此外,兆科已與愛博諾德訂立戰略合作伙伴協議,將在眼科藥品、醫療器械及其他眼科相關產品領域展開合作;公司管線內多項產品均具有全球及亞洲其他國際權益,已與韓國領先製藥公司Kwangdong Pharmaceutical簽訂一份關於低濃度阿托品產品NVK002分銷及供應協議。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開支約為2.05億元,同比增加103.46%。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值約16.7億元,流動資產為16.7億元,財務狀況較為良好。
「近視神藥」能帶來多大想象空間?
投資界有着「金眼銀牙銅骨頭」的説法,而眼科賽道向來以高成長性、高壁壘的特性而著稱。近些年來,隨着創新葯支持政策落地、創新葯企密集赴港上市,眼科亦開始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熱門領域。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眼科疾病患者最多的國家之一。受到人們護眼觀念提升、醫療水平提高、人口老齡化及城鎮化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眼科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眼科市場近年來快速增長。據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2019年眼科藥物市場規模已達到180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81億元人民幣。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目前眼科疾病大多數採用手術治療,涉及較多手術和醫療器械,而眼表藥物市場規模相對較小。其中,眼科醫療市場包括眼病診療、激光近視手術和醫學視光三大板塊,眼科器械市場包括眼外科和視力保健兩大領域,而眼科用藥市場主要集中在眼底血管病、抗感染和抗炎三大領域。
從患病人數來看,國內屈光不正患病人數最多,其次為乾眼症和白內障,青光眼和老年黃斑病變也屬於患病人羣數量較大的眼病。由於在許多常見的眼科疾病中,藥物的治療效果較為有限,因此市場需求端滲透率較低,市面新葯供給也有着潛在的藍海空間。
據瞭解,兆科眼科的眼科藥物管線佈局廣泛,涵蓋前眼和后眼主要的常見眼科疾病領域,包括乾眼症、老花、近視、角膜上皮缺損,以及糖尿病黃斑水腫和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等。目前公司共擁有14種創新葯管線和12種仿製藥管線,而本次商業化進展最快的三款產品分別來自青光眼、乾眼症和近視藥物三類領域。

而在諸多品類中,最受市場關注的無疑是有着近視防控「神藥」之稱的阿托品。到目前為止,阿托品滴眼液仍是唯一經循證醫學驗證能有效延緩近視進展的藥物,且不同濃度阿托品對近視的治療效果不同,其中低濃度(0.01%)阿托品滴眼液對近視的控制效果最好,不良反應發生率最低。
據現有相關文獻報道,阿托品適宜使用人羣年齡為4-16歲,而此前國家衞健委頒佈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中同樣指出,低濃度阿托品是唯一推薦的抗膽鹼類藥物。由於國內暫無批准上市的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有部分醫療機構有院內製劑),其潛在市場空間廣闊。
兆科眼科與Vyluma合作的NVK002是一款低劑量、不含防腐劑、且穩定性較高的阿托品滴眼液,研發進度在國際及國內均處於第一梯隊。
從最新臨牀進展來看,目前公司正在國內進行兩項III期試驗,包括一項為期2年的III期臨牀試驗(中國CHAMP)和一項為期1年的III期橋接臨牀試驗(小型CHAMP)。8月,公司已完成小型CHAMP的最后一名患者訪視。
海外方面,公司的美國合作伙伴Vyluma已向FDA提交了NVK002(低濃度阿托品0.01%)作為兒童近視潛在療法的新葯申請,將於2024年1月底收到是否獲批的最終結果反饋。
目前,全球還有多款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進入3期臨牀階段,如興齊眼藥的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Eyenovia公司/極目生物的AVRN002 (MicroPine)、Sydnexis公司/參天製藥的SYD-101以及恆瑞醫藥的HR19034等。而各家創新葯企誰能在這場競賽中搶得先手,顯然有望分得更多的蛋糕。
重磅創新葯上市進度或再延緩
縱觀公司的研發管線佈局,在乾眼症領域,上半年公司已實現商業化的堡得視®眼罩系列包括供輕度乾眼症患者使用的眼部熱敷治療貼及供青少年及兒童使用的眼部遠紅外熱療貼,是首款含有遠紅外線陶瓷粉、輔助治療青少年及兒童假性近視及視覺疲勞的第二類醫療器械。
不過,更受關注的則是環孢素A眼凝膠,作為公司自研用於治療乾眼症的產品,兆科眼科的環孢素A眼凝膠此前已向國家藥監局遞交新葯申請,並於今年1月通過藥品註冊及臨牀試驗現場覈查,有望成為公司首款在中國商業化的自主研發創新葯。
乾眼症是一種眼科的常見病,部分可對症治癒,但難以根治。以往「人工淚液」(一般為滴眼液)為乾眼症的主要常用治療藥物,但近年來新療法環孢素被認為效果更佳。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從競爭格局來看,興齊眼藥(300573.SZ)的茲潤®環孢素滴眼液(Ⅱ)仿製藥為國內首個環孢素眼用製劑,已於2020年上市;除了兆科眼科外,恆瑞醫藥等藥企也在環孢素上有所佈局。
10月13日,兆科眼科公告稱主動撤回環孢素A眼凝膠上市申請,補充申報資料后將重新提交,這無疑將使得該藥物的上市進展再次延緩。今年3月,恆瑞遞交的2.2類新葯SHR8028滴眼液的上市申請也已獲得受理,兩者上市孰先孰后,將為兆科眼科的后續業績增添幾分不確定性。
而在仿製藥方面,公司主要側重於青光眼方面的佈局,共包括七種藥物和一款家用眼壓測量儀器。除了已經商業化的晶貝瑩®之外,曲伏前列素和曲伏噻嗎兩款藥物的國內上市申請已於今年提交。

小結
作為一家創新葯企業,兆科眼科多款創新葯即將進入收穫期,且都具備相當的稀缺性,后續增長動力可觀;仿製藥方面也主要圍繞潛在空間廣闊的青光眼領域,在眼科藥物這一細分賽道內處於行業前列。
但從行業角度來觀察,眼科賽道中手術器械熱度較高,眼科用藥則存在開發難度較高、滲透率較低、眼科治療用藥患者依從性差等問題,這是市場目前對兆科眼科估值較低的原因之一。以目前股價來看,公司長期配置性價比較高,但投資者仍需關注公司本身研發進度的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