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18年專注賣大米,十月稻田讀懂了新一代「乾飯人」

2023-10-31 07:45

在消費升級的當下,任何行業都值得被重做。大米也不例外。

給優質的大米等廚房主食食品,賦予新消費的屬性,用年輕化的包裝、新消費的市場打法、便利的多元化渠道,賣給新一代「乾飯人」,最終形成強大的新一代品牌。

這是廚房主食食品企業十月稻田,耗時18年,始終堅持的一件事。這種堅持,也讓公司在大而散的主糧市場,撕開了一條缺口,建立了獨有的成長法則。

資本市場對十月稻田這個大米新消費品牌,也極為偏愛。10月12日,公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上漲22.66%,收於18.84港元/股,市值突破200億港元。此后,公司股價整體呈現上漲態勢,10月30日,收於27.50港元/股,較15.36港元/股的發行價,累計上漲79.04%,總市值293.74億港元。

為好大米找好出路

生長於東北的黑土地,王兵和趙文君這對遼寧夫妻,將「賣大米」當成了自己畢生的事業。

早年間,王兵、趙文君夫婦的家族就是從事糧食加工貿易,不過,規模只是家族式的小作坊。

直到2005年,沈陽信昌(現為十月稻田全資子公司)成立,纔是二人創業的起點,正式開始企業化運作。

傳統的渠道、傳統的銷售模式,不僅規模做不大,而且競爭激烈,利潤極低。

當時的中國人,哪怕是生活在首都的人,吃飯都還很粗放。家里人多,就50斤、100斤的大袋大米往家里搬;單身族、小兩口,就隔斷時間,去超市稱5斤、10斤大米,也夠吃十天半個月。消費者挑選大米大多隻關注價格、口感等,沒有品牌意識,市場上的大米也沒有品牌可言。這種情況也間接決定了,消費者對於好大米沒有明確的認知。

多年從事糧食貿易,加之對消費趨勢、渠道變革的鋭敏洞察,王兵、趙文君夫婦決定走出去,開闢一條東北優質大米銷售的全新路徑。

彼時,恰逢電商快速興起,互聯網上新消費品牌層出不窮。2010年,王兵、趙文君夫婦果斷觸網,通過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將優質東北大米賣到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手中。

2011年,他們相繼推出「十月稻田」和「柴火大院」兩大品牌,一個滿足大眾客户,一個定位於中高端市場,專注於預包裝大米等廚房主食。

藉助電商崛起的流量紅利,十月稻田繞開福臨門、金龍魚等傳統糧油巨頭,以黑馬之勢,迅速成長為廚房主食小巨頭。

引領廚房主食品類增長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3.27億元、35.98億元和45.3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9.6%,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據研究機構數據,以2022年的收入計,十月稻田在中國廚房主食食品市場排名第五,在預包裝優質大米及預包裝雜糧、豆類、籽類兩個市場中,均高居第一。

線上仍是公司最重要的渠道,貢獻了6成左右營收。截至目前,公司已與近30家電商平臺展開了緊密合作。

2019年-2022年,以通過綜合性電商平臺銷售大米、雜糧、豆類等產品的收入計算,十月稻田始終排名第一。2022年,公司該市場的份額14.2%,是行業第二名的2.7倍。

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一日三餐不再為裹腹,吃得好、吃得健康和營養,纔是新一代「乾飯人」的需求。

因此,在廚房主食食品緩慢增長的情況下,預包裝產品特別是預包裝優質產品,表現出了更強的增長勢頭。

2018年-2022年,中國預包裝大米等廚房主食食品的年複合增長率為8.5%,遠高於同期散裝產品0.3%的增長水平。其中,預包裝優質大米年複合增長率為8.8%,遠超預包裝普通大米1.2%的增長率,市場規模已於2022年實現反超。

快速增長的預包裝廚房主食食品,特別是優質產品,恰是十月稻田十多年佈局的強項。

深挖三重護城河

大米等廚房主食產品市場規模龐大,但市場極為分散,CR5僅為6.9%;預包裝產品的CR5為也僅為8.9%,遠低於同爲廚房產品的食用油(60%)、麪粉(21%)和調味品(16%),對行業領軍企業來説,還有極大的整合空間。

「原料好,產品纔會好。」這是食品行業顛撲不破的真理,廚房主食同樣如此。

中國的大米分為東北、華東、華中、西南等產區,受益於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東北大米公認為品質最好。中國產出的大米只有兩種,東北大米和其他大米。

以2022年預包裝大米的收入計,在各大產區中,東北大米雄踞第一,市場份額高達43.6%。

從東北走出,十月稻田選擇深耕東北大米。

目前,公司已在沈陽新民、哈爾濱五常、松河、吉林松原、內蒙古敖漢佈局了五大生產基地,分別專注於各地優質的長粒香、五常米、小町米、小米等特色產品。

就近設立生產基地,可以保證在原材料成熟后,第一時間採購、儲存和生產,實現高效靈活的供應鏈管理。

以2022年的零售額計,十月稻田位居預包裝東北大米第一,市場份額達9.7%。

作為誕生於互聯網、跟隨互聯網長大的品牌,雖然十月稻田從事的是大米等傳統行業,但觸網十余年,品牌已打上了深深的互聯網烙印。

其品牌打造的玩法,已跳出傳統的大米行業,而是立足於新消費。無論是流量的運營、粉絲積累,還是簽約冬奧冠軍徐夢桃為品牌代言人,都緊貼新消費羣體。

品質+品牌+高效供應鏈,創造了較高且穩定的毛利空間。這樣,公司在保證利潤的同時,又可以拿出更多資金深耕品質,持續積累用户口碑,形成良性循環。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2022年消費者調查數據,十月稻田和柴火大院,是中國最受認可的大米、雜糧和豆類產品品牌。

生於互聯網、長於互聯網、利用互聯網,十余年間,也讓十月稻田掌握了敏鋭的渠道變化洞察力。

在守住京東、天貓等綜合性電商平臺的同時,公司及時抓住社交電商、社區團購等新興銷售渠道高速增長的勢頭,第一時間佈局,擴大線上優勢。

與此同時,公司於2016年將業務拓展至現代商超,從NKA到LKA,已與近百現代商超渠道達成合作。這一渠道的佈局,既能增加收入,又可通過線下產品的陳列,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短短几年間,就做到了現代商超渠道排名第四。

產品+品牌+渠道,十月稻田已在廚房主食食品行業,建立了獨有的護城河。剩下的,就是奔跑。

對於年產超過4000萬噸水稻的東北來説,十月稻田2022年59.43萬噸的大米銷量,還只是滄海一粟。如何讓更多的優質廚房主食食品,賣到更多「乾飯人」的家庭,十月稻田仍任重道遠。

這,也是它的機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