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LP周報丨「安徽算是把引導基金玩明白了」

2023-10-28 11:30

聚焦LP出資、新基金、GP招募,捕捉LP圈一周商業情報。

據投中網不完全統計(10月21日-10月27日),LP圈相關動態22起。其中,有3家機構完成募資,最高募資金額8.75億美元(約63.88億人民幣)。新成立14支基金,涉及山東、上海、四川、江蘇、安徽,蘇州、深圳、黃山、濟南等省市。藥明康德、蜀道集團、廣立微、開勒股份、申能集團、長光華芯、海螺水泥等產業投資者出資成為LP。此外,安徽、泉州、湖南、南昌、贛州5地的母基金正在火熱招募GP中。值得一提的是,在以上22條動態中,安徽有3支新基金成立,1支母基金招募GP,是本周LP圈「最卷」的地區。3家機構完成募資中國生命科學產業設施基金完成第二輪募資,累計募資8.75億美金(約63.88億)近日,康橋醫療健康產業設施平臺(簡稱「CBC HIP」),宣佈旗下第一個中國生命科學產業設施基金成功完成第二輪關賬,累計募資8.75億美元。此次第二輪募資的主要投資人為阿布扎比的主權基金穆巴達拉投資公司 (簡稱「穆巴達拉」),同時也得到了現有投資人荷蘭匯盈資產管理公司(簡稱「APG」)和CBC Group的支持。CBC HIP是康橋資本旗下的生命科學基礎設施投資平臺,該平臺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開發和運營多個生命科學產業園。在2021年11月獲得來自APG和康橋資本的首輪募資合計5億美元后,CBC HIP已經發展成爲了中國最大的獨立第三方生命科學產業設施平臺。中東土豪投資康橋,既是看好醫療賽道,更是看好中國發展。穆巴達拉在北京設置了約10人的投資辦公室,已經在中國投資了80多個項目,其首席執行官穆巴拉克甚至説道,「計劃在中國投下100億美元」。又募了15億,德同資本合心二期基金成功設立德同資本宣佈新一期科創投資基金——常州市德同合心二期創業投資合夥企業(以下簡稱「德同合心二期」)成功設立,認繳金額超過15億元的基礎目標規模。德同合心二期仍將繼續募集,最終關賬總規模上限為20億元。作為德同資本科創系列基金,德同合心二期的投資人包括上海科創母基金、常州市區兩級產業引導基金、江西國控集團、青浦崧源創投等十家機構LP,其中有50%是德同合心一期老LP復投支持。值得關注的是,德同合心二期還獲得了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的青睞。德同創始人邵俊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享了基金的情況:2019年德同成立了合心一期基金,累計投資了55個項目,目前多家已實現IPO或併購退出,還有十余個項目已過會或在申報中。一期基金優異的投資成績,讓二期基金募資相對容易。不過有一個細節,德同合心一期基金,募資總額20億元,而二期少了5億。可見整體而言,募資環境確實在惡化,就算是老牌機構,也受到影響。總規模5億元,信金控股完成新一期人民幣基金首關近日,信金控股完成新一期人民幣基金首關,總規模5億元,基金將重點圍繞精細化工、前沿新材料等專業賽道進行投資佈局。信金控股是專注於雙向跨境的綜合性私募股權投資平臺,管理多支美元基金、人民幣母基金及專項基金,主要投資醫療健康、先進製造、新能源與能源科技等行業。從過往的信息看,信金控股已經先后投資了泰山啤酒、鄭煤電控、威高血液淨化等公司。14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100億元,山東省設立工業高質量發展基金10月19日晚間,魯信創投(600783.SH)公告稱,公司聯合其全資子公司山東省高新技術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山東高新投)以及其他投資方,共同發起設立山東省工業高質量發展基金(暫定名,簡稱基金)。基金目標認繳總規模100億元,首期基金認繳規模25億元。公告稱,基金主要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先進材料、醫藥等領域進行投資。基金既可投資子基金,也可直接投資項目。山東是傳統工業大省,也是全國唯一一個擁有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前幾天,山東發佈了前三季度經濟數據,GDP6.81萬億,同比增長6%,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3.1%。而這次設立的工業高質量發展基金,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投向高端製造:高端裝備、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二是更加「投早投小」,其比例不低於50%。山東今年將工業經濟作為「頭號工程」,該基金正是落實「頭號工程」的環節之一。可見山東工業投資和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上,雄心不小。規模5個億,蜀道資本集團旗下首支基金完成備案近日,蜀道資本集團所屬蜀道產融管理公司發起設立的蜀道錦鷺共創基金順利通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該基金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總規模約5億元,是蜀道資本集團的首支自主管理基金,也是蜀道產融管理公司在基金行業「扶優限劣」政策背景下成功備案的首支基金。上周,山東高速剛剛出資做LP,這周蜀道集團就下場成立新基金了。還是那句話,各省的交投公司都是實力雄厚的大金主。蜀道集團由原四川交投和四川鐵投合並組建,總資產1.26萬億元,旗下有四川路橋、四川成渝和蜀道裝備三家上市公司,是四川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過去蜀道集團主要投資交通基礎設施,現在也在交通科技、新能源、裝備製造等領域佈局。2022年蜀道集團還參與了協鑫能科37.65億的定增,據協鑫能科公告説,募資主要用於新能源汽車換電站建設項目。蜀道集團願意下重金參與其中,也在情理之中了。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國投集團首支政府產業引導母基金完成備案近日,由屯溪區國投集團發起設立的黃山市屯溪區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功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產品備案編碼:SB9434),這是屯溪區內第二支成功備案的產業基金,更是區內第一支產業母基金。據悉,該基金首期規模為10億元,作為首支產業母基金將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穩健安全」的原則,聚焦生物科技、電子及新材料、汽車與裝備製造、數字經濟、文化旅遊、休閒農業和建築產業以及符合屯溪區產業發展導向的產業。黃山的經濟並不發達,2023年上半年的GDP數據顯示,黃山GDP496億元,在安徽全省墊底。這與黃山的產業結構密切相關——支柱產業是旅遊業,2022年的數據顯示,第三產業佔比在55%以上。最近三年居民旅遊支出減少,黃山的GDP增速也一直在1%-2%左右徘徊。不過現在安徽的創投之風吹到黃山,黃山有意對接安徽省內的新興產業佈局。想必不久隨着合肥的產業外溢,黃山將成為受益的城市之一。安徽省智能家電家居首支子基金滁州獅城鹿得創業投資基金成立安徽省智能家電家居首支子基金——滁州獅城鹿得創業投資基金成立。該基金由安徽省家電母基金、鹿得醫療、電聲股份、獅城資本聯合成立,擬設立規模為人民幣3億元,主要投資智能家電(居)產業鏈相關行業。這是安徽省智能家電家居母基金是產業「基金叢林」的重要組成,滁州獅城鹿得創業投資基金的成立,是智能家電家居母基金從籌劃組建到實質性投資關鍵的一步。目前獅城資本的公開信息不多,據官方披露的信息顯示,該機構成立於2019年,是華僑銀行聯合產業龍頭發起設立的基金管理平臺。目前在管基金5支,管理規模超過人民幣10億,主要圍繞產業數字化、新一代信息科技、新流量生態三大核心趨勢,投資賦能優秀科技企業。據天眼查顯示,今年3月,獅城資本聯手中信證券投資了六度人和D+輪融資。註冊資本1.4億元,開勒股份等蘇州常熟成立新能源創投私募公司近日,常熟申毅一期新能源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執行事務合夥人為寧波申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4億元,經營範圍包含: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開勒股份等共同持股。開勒股份是上海一家上市公司,它從HVLS風扇業務起家,是國內工業風扇行業中規模最大的廠商之一。公司在2021年和2022年先后設立開勒新能源科技和安瑞哲兩家子公司,主營業務分別為分佈式光伏和工商業儲能。這次參與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想必也是爲了在一級市場尋找新能源投資標的,配合企業的新能源轉型,推動旗下分佈式光伏和工商業儲能業務的發展。此外,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這隻新成立的基金中,還出現了申能集團的身影。申能集團是上海電氣、燃氣能源供應商,是上海國資委旗下的獨資企業。也是上海活躍的產業LP之一。「蘇創數字新興產業基金」發佈,總規模30億元近日,由蘇創投、相城金控、蘇州高鐵新城聯合組建的蘇州蘇創數字新興產業基金發布。據瞭解,該基金總規模30億元,首期10億元,將為相城區數字金融、先進材料、智能車聯網等重點產業領域企業發展提供更強資本支持,進一步促進優質項目與專業投資融合互促、攜手共進。蘇州是當下科創的熱門城市,下轄的相城區自然也不例外。相城經濟開發區曾經設立了母基金——漕湖資本。目前漕湖資本已經出資了25億人民幣,投資過高特佳投資、硅谷天堂、三行資本等20多家GP。除此之外,相城還在2017年發起設立了總規模100億元的相城產業引導母基金,投資了國新科創二期基金。這次相城金控聯手蘇創投、蘇州高鐵新城設立的數字產業基金,所投資的賽道是數字金融、先進材料、智能車聯網。為何瞄準這些賽道?看看相城金控之前的投資案例就知道了:相城金控之直投了江蘇金服、曹操出行、相城停車等項目。規模4個億,馮源資本在合肥設立一支半導體產業基金10月24日消息,由馮源資本發起設立的合肥馮源仁芯基金成功在中基協完成備案,正式進入實質投資運營階段。合肥馮源仁芯基金規模4億元,主要投資於半導體上下游及延伸領域(新能源、新材料等) 的成長期及成熟期優質項目。基金設立得到合肥市及新站區等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的出資和大力支持,並有北京君正、廣立微等大市值半導體產業知名上市公司的鼎力加入。馮源資本是一家年輕而又低調的機構。它成立於2020年7月,主要投資半導體產業鏈。雖然只有3年時間,但是已經設立運作基金十余支,累計管理規模超30億,累計投出項目40余個。包括南芯科技、泰凌微等企業。這次作為LP出資的廣立微也是馮源資本的投資案例之一。根據馮源今年7月披露的數據,他們已投項目中已有6家成功過會/上市企業,2家已提交IPO申請,另有若干家項目正處於IPO輔導和籌備階段,並已順利完成了4個項目的退出/部分退出。另外,今年10月,馮源資本還邀請了小米集團前總裁王翔擔任戰略合夥人。王翔曾任高通大中華區總裁,2015年加入小米。擁有30多年的通信電子和半導體行業經驗。產業大咖的加入,也正說明了馮源資本在半導體賽道頗具投資實力。總規模50億,盈科資本在濟南設立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母基金10月23-26日,由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濟南市人民政府和招商銀行聯合主辦的「2023創投基金齊魯行」活動在濟南舉辦。在創投論壇簽約儀式上,盈科資本與濟南財投基金集團簽署了總規模50億元的濟南盈科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母基金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共同發起的濟南盈科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母基金將重點圍繞生物醫藥與大健康領域,通過與省市屬國企、落地區縣及社會資本合作設立,總規模50億元,首期規模10億元。上個月,濟南召開了「2023山東國際大健康產業博覽會」,會上公佈了一組數據:濟南市生物醫藥企業已達5913家,產業規模突破2039億元。這或許會讓人感到意外。但實際上濟南的生物醫藥產業是山東12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之一,更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濟南造」有11個原料藥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近50個製劑產品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玻尿酸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而盈科資本是國內最早投資生物醫藥賽道的機構之一。先后投資過叮噹健康、康華生物、東星醫療等企業。今年3月,片仔癀還與盈科資本共同發起設立了10億元規模的片仔癀盈科基金,專門投資生物醫藥、中醫藥等領域。這次濟南聯手盈科資本,可稱為強強聯手了。深圳天使母基金聯想等成立私募基金,出資額2.29億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深圳市星博生輝私募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執行事務合夥人為深圳中科先進產業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資額2.29億人民幣,經營範圍為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股權全景穿透圖顯示,該企業由「深圳天使母基金」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公司、聯想(北京)有限公司、朗坤環境(301305)等共同持股。深圳天使母基金應該是國內規模最大、運營最好的天使母基金。雖然它成立只有5年,但無疑是中國天使投資的一面旗幟。不僅與80多家各類機構合作,撬動社會資本140億元,而且更投出5個「獨角獸」、160多個「潛在獨角獸」。天兵科技、沐曦集成電路、雲豹智能、思謀科技等明星企業都是出自它投資的子基金之手。深圳被譽為創業天堂,其天使投資的作用自然也功不可沒。這支新基金的參與方朗坤環境,也值得一提。它是一家綜合型環保企業,成立於2001年,今年5月於創業板上市。其主營業務為有機固廢(餐飲垃圾、廚余垃圾、糞污、動物固廢等)、城市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2020年,朗坤環境獲得包括深圳高新投、粵科母基金、廣州新興基金等多家廣東系國資機構注資。這次出資做LP,也是被投項目反哺深圳創投生態的又一案例。華泰華芯光子基金正式成立近日,蘇州華泰華芯太湖光子產業投資基金(簡稱:華泰華芯光子基金)工商設立完成,這標誌着由華泰紫金作為管理人的華泰華芯光子基金成立。華泰華芯光子基金由華泰紫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蘇州長光華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蘇州高新產業投資基金等共同出資成立,出資人涵蓋券商、產業方和政府等,華泰華芯光子基金將聚焦光子產業佈局,構築光子產業生態,重點關注先進激光與光子製造、光子材料與芯片、光子傳感等領域,投向具有產業協同或處於光子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創新企業。先説説長光華芯,這是國內半導體激光芯片龍頭。成立於2012年,於2022年在科創板上市。長光華芯在2020年完成了C輪融資,領投方正是華泰紫金。而華泰紫金是華泰證券旗下從事私募股權投資業務的全資子公司。華泰證券也是長光華芯IPO的獨家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所以長光華芯和華泰紫金已經是長期合作伙伴。從該基金的設立,也可以看出券商系機構在一級市場的影響力。僅從募資這一點來説,他們就擁有着長期合作的上市公司資源。而且大部分券商都有國資背景,對各地央企、地方國資企業和政府引導基金的也有較大吸引力。相信未來券商系機構應該會在一級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浦東建設出資5個億,投資海望引領基金10月24日消息,浦東建設公告,公司擬作為有限合夥人(LP)以現金貨幣方式認繳出資5億元投資上海科創集團、海望資本發起的海望引領基金,認繳出資額約佔基金總規模的比例為7.13%。基金的投資方向將圍繞浦東新區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重點產業和領域,面向各類新興技術等未來產業拓展投資賽道。投資區域立足浦東,面向全國開展投資佈局。浦東建設參投的這支新基金,還得從去年7月説起。當時,浦東新區出資設立了第一支母基金——浦東引領區產業發展基金(上海浦東引領區投資中心),首期規模50億。上海科創系的海望資本被遴選為這支基金的管理人。而這正是海望引領基金的由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海望資本外,浦東新區還與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兩家券商,分別設立了海通引領區產業基金和浦東引領區國泰君安科創一號私募基金。出資1個億,杭州臨安區政府產業基金出資雲鋒醫療近日,2023年臨安區政府產業基金第三批擬投項目(基金)公示,雲鋒醫療二期基金(暫定名,具體以工商部門審覈爲準)被確定為擬投項目(基金)。據悉,基金規模10億元,基金管理人為上海雲鋒新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長期以來,雲鋒基金都是生物醫療賽道的重要玩家,據說其三分之一的投資項目都是生物醫療企業。《東四十條資本》曾經寫過一篇關於雲鋒基金醫療投資的報道,文章用「生態式」一詞來闡釋雲鋒基金的投資邏輯。雖然當下該賽道的投資已經降温,但是正如一位醫療賽道投資人向我説的,今年下半年將是重要轉折點,醫療投資正在逐步恢復。藥明康德,成了華平投資的LP藥明康德(02359)公佈,近日,藥明康德全資子企業無錫藥明康德一期投資企業(有限合夥)與上海華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他合夥人簽署有限合夥協議,約定由藥明一期認繳華平大健康產業投資(無錫宜興)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不超過6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基金份額。截至本公告日,藥明一期尚未支付投資款,后續藥明一期將以自有資金根據合夥協議的要求履行投資款的支付義務。投資基金預計募集總額30億元人民幣。投資基金主要專注於中國市場泛醫療健康領域(包括不限於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升級、分銷/零售渠道、醫療信息化、大健康消費等領域)的投資機會。老牌PE的號召力果然不同凡響,本月初華平投資才官宣了173億美元的募資成績,現在又有上市公司豪擲6個億。值得一提是,華平大健康這支基金是華平的首支人民幣基金,在9月初落地江蘇宜興市,並且獲得宜興國資機構注資。從過往投資看,華平投資已經在國內醫療健康領域投資超160億元,是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最大、最活躍的投資機構之一。而這次的LP藥明康德,也是華平在國內投資的明星項目之一。另外,藥明康德是十分活躍的產業投資方。其很早就設立了CVC毓承資本,2017年毓承資本與通和資本合併爲通和毓承,成為醫療健康領域內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先后投資了信達生物、基石藥業、康泰生物、華領醫藥、傑成醫療、百濟神州等86家醫療公司。當然,除了自己投之外,藥明康德也做LP,比如在2021年,藥明康德就聯手晨壹投資劉曉丹,設立了一支醫療產業併購基金。這次藥明聯手華平,想必會在平靜的生物醫療賽道激起一番波瀾。廣州產投母基金成立新能源專項母基金,出資額100億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廣州產投新能源專項母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執行事務合夥人為廣州產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資額100億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企業管理、信息諮詢服務、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創業投資等。合夥人信息顯示,該企業由廣州產業投資母基金有限公司、廣州產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別出資99.99%、0.01%。今年2月,廣州就官宣了2000億母基金。包括1500億元的廣州產業投資母基金,和500億元廣州創新投資母基金。這次設立100億的新能源專項母基金,是產業投資母基金的加速落地。再提供一個細節:廣州是我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2022年整車產量313.68萬輛。但在新能源車產量方面,僅為31.37萬輛。這意味着廣州正在從傳統能源、傳統制造向新能源和智能製造的轉型中。而新能源專項母基金的成立,想必會加速廣州的轉型升級。5支母基金招GP安徽海螺海通工業互聯網母基金公開徵集子基金GP近日,海通開元現根據《安徽工業互聯網基金管理辦法》《安徽海螺工業互聯網基金組建方案》《安徽海螺工業互聯網基金子基金設立與投資運營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公開向市場徵集子基金合作管理機構。據悉,安徽海螺海通工業互聯網母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母基金)為安徽省國資委「6+1」基金體系的母基金,由海通證券聯合海螺集團合作發起設立,海通開元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海通開元)擔任管理人,該母基金旨在加快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充分利用基金的資本優勢、管理優勢和市場運作優勢,吸引關鍵人才,利用核心技術,培育成熟產業,凝聚社會資本,加快推進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先説説母基金LP海螺水泥。今年6月,海螺水泥就發佈公告,將參與設立安徽海螺海通工業互聯網母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並且表示要出資20億,是這隻母基金的最大出資方。而在2021年,海螺水泥參與設立了中建材(安徽)新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認繳出資也高達16億元。海螺水泥大手筆出資,在當下市場真是難能可貴。這說明了兩點:其一,看似傳統的水泥行業,依然創造了豐厚的利潤,2022年海螺水泥歸母淨利潤150多億。其二,海螺水泥對於轉型升級的期望十分強烈,雖然2022年淨利潤秒殺一眾A股上市公司,但是與前幾年相比,幾乎腰斬。而且海螺水泥的投資方向工業互聯網、新材料等,也凸顯了科技屬性,產業升級的目的明顯。對於募資的機構而言,這支母基金的遴選標準中有一條值得注意:「已募集、取得認繳出資意向規模達到擬設子基金總規模70%以上的予以優先准入。」雖然僅是「優先准入」,但也意味着對GP募資能力和投資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70%的資金,對當下的募資環境而言確實不易。泉州市鯉城區產業引導基金公開徵集GP為更好地發揮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引導示範作用,吸引社會資本集聚鯉城開展股權投資,助力鯉城區新能源新材料、光電產業高質量發展。泉州市刺桐鯉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區產業引導基金)作為主發起人,擬發起設立新能源新材料、光電產業等2只市場化子基金。現根據《鯉城區產業引導基金管理暫行規定》,向全社會公開徵集有意向合作的基金管理機構。預公告如下:一、基金投向1.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金:以新一代光伏電池、高性能陶瓷材料為核心,以高效異質結電池、低温銀漿漿料、電子功能陶瓷、功能性面料為重點,聚焦太陽能光伏、儲能、電子元器件等新能源新材料領域。2.光電產業基金:重點投向半導體、傳感器、光學和電子核心元器件、超高清成像與顯示、激光技術與應用、光、電、磁材料製造,信息技術和數字化、人工智能、智能製造、測試封裝等先進光電科學技術領域。泉州在去年8月,對未來3年推動企業上市做出了行動規劃。計劃到2024年末,實現全市上市公司超55家。爲了完成這一計劃,打算在2—3年內推動形成300億元母基金+900億元子基金的基金集羣。而這兩支基金: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金、光電產業基金就是其中的一環。在企業端,泉州已經招引了中石光芯、宏芯科技、慧芯科技等項目;聚集了渠梁電子、三安科技、博純等76個產業項目、總投資1401億元。而且正在建設光子技術中心、蘭姆達研究院、福建省集成電路創新實驗室等研發平臺。眼下設立的這兩隻基金,正是泉州產業發展的重要佈局。湖南省湘江產業投資基金招GP為加快湖南省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動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真正發揮國有資本引領帶動效應和國有經濟的戰略支撐作用,以深耕實體經濟發展先進製造業、聚力打造湖南省20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按照《湖南省湘江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子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實施辦法》,湖南省湘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湖南湘江)面向全國徵集湖南省湘江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湘江基金」)子基金。據悉,湘江基金是由湖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湖南興湘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湖南財信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湘江基金,總規模200億元,其中首期規模50億元。湘江基金是省級政府引導基金,去年4月已經對外遴選了首批子基金GP。現在是第二次對外招募子基金。這次招募子基金主要投向湖南省產業規劃發展重點方向,並且沒有設置數量和規模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湘江基金的招募對象大大拓寬了。除了一般的風投機構外,還包括產業CVC和科研院所。CVC不難理解,產業資源在當下的投資環境中大受歡迎。而科研院所,則頗有「投早投小投科創」的味道了。南昌紅谷虛擬現實產業母基金子基金招GP近日,為推動南昌市以VR產業為代表的數字科創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組建南昌紅谷虛擬現實產業母基金(簡稱:母基金),並由江西省國資匯富產業整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國資匯富)作為基金管理人。母基金已於2023年6月在南昌市紅谷灘區註冊登記,總規模30億元,首期10億元。此次母基金擬公開徵集子基金管理人,旨在通過母基金的市場化運作,進一步豐富資本招商的內涵,同步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和地方產業升級,為江西省產業轉型升級做出重要貢獻。母基金的投資方向將圍繞紅谷灘區產業鏈佈局,主要投資於紅谷灘區及其飛地的、以虛擬現實產業(含核心產業、配套產業、融合產業和關聯產業)為代表的數字科創產業為主要投向的子基金。江西南昌的VR產業可比我們想象中的更發達。前幾天,2023世界VR產業大會就在南昌市舉行,而且這是大會落地江西的第六年。數據顯示,江西擁有VR企業400多家,VR及相關產業營收也由2018年的42億元增至2022年的812億元,四年時間增長了近20倍。如此快速的增長,自然離不開產業投資的推動。早在2020年6月,南昌市紅谷灘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就聯合成立規模約3億元的VR產業發展基金。現在30億規模的母基金正是對之前基金的發展和升級。而且本次招募的返投要求僅為1倍,投資相關產業鏈的機構可持續關注。贛州市現代產業引導股權基金子基金招GP為積極推進贛州市產業基金發展,做大做強產業鏈,加快形成佈局合理、結構優化、競爭力強的「1+5+N」產業集羣,助力贛州市打造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促進贛州市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贛州市於2023年9月確定設立總規模為50億元的引導基金,並委託贛州發展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基金管理人進行運營管理,引導基金按照「項目市場化、管理專業化」原則,重點投資契合我市「1+5+N」產業集羣的子基金。贛州市現代產業引導股權基金(簡稱:「引導基金」)正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子基金管理人。贛州市GDP排在江西省第二位,是一個以傳統冶金產業為支柱的城市。特別是稀土產業鏈全球聞名,每年產出全球70%的中重稀土、60%的黑鎢。而現在,鋰電池產業的發展,又推動了贛州的轉型。孚能科技、吉利汽車、贛鋒鋰業等公司都在贛州有總部或者項目公司。贛州提出的「1+5+N」產業集羣(現代家居、有色金屬、電子信息、紡織服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正是對產業升級的渴望。佈局這些賽道的投資機構可以持續關注,畢竟1.2倍的返投比例也處於合理區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