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煉化行業迎曙光,榮盛石化、新鳳鳴兩巨頭業績爆發

2023-10-27 13:5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雲帆 報道

經歷了近兩年的蟄伏,大煉化行業或將重新迎來曙光。

10月26日晚間,滌綸長絲巨頭新鳳鳴(603225.SH)披露三季報,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0.17億元,同比增長12.57%;實現歸母淨利潤4.07億元,扣非后歸母淨利潤3.69億元,同比分別扭虧5.16億元和5.70億元。

無獨有偶,日前披露三季報的另一家石化巨頭榮盛石化(002493.SZ)公告,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45.22億元,同比增長9.07%;歸屬股東淨利12.34億元,同比增長1367.00%;實現扣非后歸母淨利潤12.58億元,同比增長693.76%。

由於一家煉化巨頭桐昆股份(601233.SH)部分權益收益來自與榮盛石化合資的浙石化資產,桐昆股份稍后公佈的業績也有望超出一部分市場預期。

「行業最差的時刻已經過去了」,一位接近榮盛石化的資深煉化行業人士近日告訴記者。而在此前,一些行業人士普遍向記者反映,煉化聚酯產業鏈在過去幾年中,是「30年以來最差的時刻」。

截至記者發稿前,榮盛石化自財報后走勢反轉,漲幅累計已達9.5%,新鳳鳴日內則漲約2.37%。

煉化產業鏈兩端現強復甦

前三季度來看,榮盛石化依靠第三季度強勢業績使得年度損益暫時扭虧為盈,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2390.41億元,歸屬股東淨利達到1.07億(半年報為虧損11.27億元)。

榮盛石化半年報中,公司煉油產值佔營收比重約為36%。與其他民營煉化相比,榮盛石化顯然更為「重油」。加上由於PTA/聚酯產業鏈景氣度較為有限,全球原油價格近年的波動又較大,使得榮盛石化的業績榮枯線搖擺較為劇烈。

從三季度油價表現來看,全球原油價格獲得了多項「利好」,如煉化需求的季節性提升,以及包括OPEC成員國在三季度的減產計劃延長效益,都對三季度油價形成了有效支撐。

東吳證券研報給出的數據,2023年三季度期間北海布倫特原油均價為85.8美元/桶,環比提升7.9美元/桶。而從原油價格傳導機制來看,高油價利好包括榮盛石化原油庫存價值、煉油產品和PX等化工產品價格提升,三季度也疑似受益於這一趨勢。

「公司PTA固然因為產能過剩導致的價格不振影響,但PX產能受到原油價格的提振比較明顯,因此令公司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業績支撐,」前述接近榮盛石化人士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

與榮盛石化略有不同,新鳳鳴在當下其印尼泰昆石化煉化項目投產之前,公司更偏向中游和下游/聚酯/滌綸長絲等產品,而其業績也更反映下游終端需求的景氣程度。而分析人士認為,由於PX上游PTA的大量擴充產能,導致價格傳導機制不暢通,故中游PTA產品價格長期落於較低的、乃至於負加工費的境地;往往下游又一定程度受益於PTA價格受抑制,導致產業鏈利潤集中於行業兩端。

從前三季度財報觀之,新鳳鳴報告期營業收入441.99億元,同比增長16.49%;歸屬股東淨利、歸屬股東扣非淨利分別達到8.87億元和7.38億元,同比分別增212%和313.67%。

新鳳鳴業績提升,一定程度佐證了下游需求存在部分的復甦跡象。

信達證券能源組分析師左前明在研報中指出:由於「金九」消費旺季來臨,紡織市場增量訂單來臨,多為秋冬季絨類面料,織機開工負荷繼續抬升。2023年三季度下游織機平均開工率為64%,環比提升6個百分點,同比提升12個百分點。

研報還指出,從盈利角度看,由於成本端和需求端改善,長絲產品整體盈利水平提升,前三季度新鳳鳴主要產品POY、DTY、FDY單噸淨利潤分別為28元/噸、173元/噸、161元/噸,分別同比增長116%、58%、153%。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10月16日,新鳳鳴公司宣佈終止用於投建印尼項目的10億定向增發計劃。但公司方面仍表示,定增項目的終止並不影響公司對印尼一體化煉化項目的投資。

產業金融資本伺機而動

隨着近年煉化產業進入低谷期,中國石油煉化企業開始加速一體化產業鏈的打造和煉化下游新材料領域的投入。而隨着早期佈局紛紛步入投產,全球聚酯產能也開始向中國集中。

逢低佈局的趨勢,也得到了來自中東產業資本的多番支持。

就在此前10月11日,沙特阿美宣佈,與南山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和山東裕龍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裕龍」)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推動有關沙特阿美可能收購裕龍石化10%戰略股權的相關探討。但雙方未披露擬交易金額。

這已經是沙特阿美在中國煉化行業的第三輪出手。今年早些時候,沙特阿美已經公佈了對榮盛石化的戰略投資,且相關交易對手方已經在今年8月21日完成股權變更與登記。

近日記者在深交所組織的上市公司路演活動上獲悉,榮盛石化對外界披露,沙特阿美與公司合作的方式將包括但不限於為公司穩定供應原油、石腦油和燃料油;為公司提供不低於8億美元的免費採購授信;進行靈活的倉儲合作,調節原油庫存管理策略;在銷售網絡方面為公司提供海外銷售渠道拓展海外市場;在技術方面積極探索開發市場需求的新工藝,新技術等。

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曾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此前沙特阿美曾與多個煉化行業巨頭「逐個」洽談,榮盛石化也則並非首個進入沙特阿美戰投目標的對象。

今年9月,江蘇煉化巨頭東方盛虹(000301.SZ)也公告與沙特阿美的子公司阿美亞洲簽署了一份框架協議。特阿美和其關聯方有意向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江蘇盛虹石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戰略投資者,擬持有目標公司少數股權;同時,雙方有意向在原油等原料的長期採購和供應、化工產品和燃料產品銷售、高附加值技術許可等方面進行合作。

而據沙特阿美官方對外公佈的數據,截至目前其對中國下游投資者進行的戰略投資金額已經達到約80億美元。

除中東產業資本外,海外金融資本也開始對石油產業鏈加以關注,一定程度證明其並非單獨青睞中國。

10月25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向美國證監會提交文件,宣佈買入西方石油(OXY.NYSE)股權,為自今年6月以來的首次。

文件顯示,伯克希爾哈薩維共買入390萬股,使其持有的西方石油股票增至2.28億股,價值145億美元;外界認為由於西方石油不斷贖回伯克希爾哈薩維持有的公司優先股,其變相導致伯克希爾因看好后者再度通過買入普通股維持持股比例。

據悉,伯克希爾自2022年初以來就不斷買入西方石油股票,巴菲特還在今年5月透露,伯克希爾哈薩維不謀求公司控制權,但仍被美國證監會允許收購后者50%以上股票。

(作者:趙雲帆 編輯:朱益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