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0-27 10:04
「金融有充足的潛力為我們塑造一個更加公平、公正的世界,而每位讀者的精力與才智都應該放到為這個目標奮鬥上來。」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席勒在其著作《金融與好的社會》中如是説。
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現代金融業自誕生之日起便與實體經濟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何以向善的金融資源更好地服務社會也成為金融業上下求索的重大課題,由此也催生了「普惠金融」這一美好理念,並在我國逐步落地生根。
商業銀行儼然成了我國普惠金融的重要實踐方,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則成為主力軍。作為品牌價值位列全球第二的商業銀行,建設銀行也於2018年率先啟動普惠金融戰略,開闢第二增長曲線。而作為深耕粵港澳大灣區的一級分行,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也基於總行的頂層設計框架,依託數字技術與平臺模式,持續進行產品與服務創新,令普惠金融的觸角伸至各大市場主體與各個細分行業。截至2023年9月,普惠金融貸款余額已突破3000億元。
五載芳華,枝繁葉茂。在金融迴歸初心與使命,大眾金融與普惠金融方興未艾的當下,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正以國有大行的擔當,加速邁向大眾金融的進化之路。
深度踐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突破3000億
所謂普惠金融,指的是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羣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
1983年孟加拉國格萊珉銀行的成立,可視為現代普惠金融誕生的標誌。該行起源於尤努斯教授在孟加拉國鄉村開展的窮人貸款試驗,基於試驗探索出了「小組信貸」「小組儲蓄基金」等貸款模式,成功解決了窮苦民眾的信貸難題,是國際上公認的最成功的信貸扶貧模式之一。普惠金融這一概念則由聯合國於2005年正式提出,旨在服務那些因缺乏抵押物、信息不對稱等原因而無法獲得正規金融機構服務的市場主體,包括個體工商户、微型企業、「三農」主體等。
自此,普惠金融理念風靡全球,並在我國逐步落地生根,蓬勃生長。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要「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這是「普惠金融」這一概念首次寫入正式文件;2015年,國務院印發《推行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指出要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特別是要讓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羣、貧困人羣和殘疾人、老年人等及時獲取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今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未來五年高質量的普惠金融體系要基本建成,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可得性實現新提升,普惠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出新步伐,金融基礎設施和發展環境得到新改善,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新成效,普惠金融促進共同富裕邁上新臺階。
日趨完善的政策支撐體系,推動普惠金融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國內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普惠金融供給體系也逐步成型。
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無疑是供給體系中的頭部陣營。基於綜合經營、資金成本、科技賦能等優勢,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發揮出了顯著的頭雁效應。
建設銀行則是其中的佼佼者。該行緊跟行業大勢,於2018年率先啟動普惠金融戰略,將這一業務上升至戰略層面,吹響了進軍普惠金融的號角。而作為紮根南粵大地的一級分行,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也在總行政策框架的基礎上,藉助數字技術與平臺模式的力量,持續進行產品與服務創新,將普惠金融的觸角伸至實體經濟的神經末梢,形成了點多、面廣的覆蓋格局。
五年來,建行廣東省分行普惠金融業務取得了豐碩成果。截至目前,該行已累計為超100萬戶普惠客户投放1.5萬億元貸款,普惠金融貸款余額於2019年、2021年和2023年先后突破1000億元、2000億元和3000億元,成功實現「三級跳」,以切實行動彰顯金融的温度、擔當和向善。同時,建行廣東省分行先后榮獲「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活動「突出貢獻獎」、「廣東省脱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等,留下了諸多印記與榮譽。
數字化加持,平臺模式賦能小微成長
累累的碩果與數字化技術的賦能和加持密不可分。
傳統金融體系過於追求規模增長與短期績效,過於強調對資本負責,導致未能充分滿足小微、「三農」等客羣的金融需求,也弱化了長期社會效益。相較傳統金融,數字化金融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數字化技術和平臺為普惠金融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支撐和可行路徑。
總體而言,數字化普惠金融主要有五大優勢。一是產品與服務創新性強,二是潛在市場廣闊,三是交易成本低,四是運營效率高,五是信息獲取及處理能力強。
新時代呼喚新金融,數字化普惠金融儼然是新金融的典型代表。對於建設銀行來説尤為如此。在該行新金融三大戰略中,金融科技是住房租賃、普惠金融兩大戰略的底層支撐,足見其基礎性和重要性。而平臺經濟是數字經濟的高級形態,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和產業範式的變遷。數字技術和共享理念賦予銀行平臺化經營新的內涵,使其服務的覆蓋更廣、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建行惠懂你」APP(下稱「惠懂你」)就是建設銀行打造平臺經濟的典型範例。
2018年9月,建設銀行結合業務操作移動化和客户需求自助化新趨勢,推出小微企業信貸專屬平臺「惠懂你」,為客户提供7×24小時移動化服務,並以信貸融資服務為核心,持續豐富產品供給,形成入門級、成長類、通用類、定製類產品譜系,覆蓋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户、涉農主體、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外貿企業等多類主體。
在基於平臺推出的數字化信貸產品中,「雲税貸」頗具典型意義。
這一產品誕生的邏輯在於,小微企業税務信息豐富且真實可靠,能夠全面反映企業經營情況與誠信水平,這也成為建行創新小微信貸模式的突破點。2017年,建行廣東省分行成為業內首家與廣東省税務系統直連的商業銀行,並創新推出了面向小微企業的信貸產品——雲税貸。該產品採用「互聯網+税務+信貸」的全線上信用貸款模式,基於小微企業納税情況、納税信用等級等信息,綜合確定貸款額度。產品上線第一天即投放超20億元,解決了5000家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迄今已累計為11萬戶小微企業投放超2600億元貸款,極大促進了廣東省銀税互動新局面,形成了以税促貸、以貸興企、涵養税源的良性循環。
江門某科技公司主營紡織印染助劑,是一家集研究、開發、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小微高新科技企業。在走訪中,建行江門鶴山支行客户經理獲悉,該公司在接到一筆大單后需要資金周轉,瞭解到企業日常納税較多、納税記錄良好后,客户經理向該公司推薦了「雲税貸」產品,重點介紹了其流程簡單、放款快速等特點。提交申請短短几分鍾后,公司負責人便收到了200萬元資金到賬的短信通知,對建行「雲税貸」產品的放款速度和便利性連聲稱讚。
在覈心信貸服務的基礎上,「惠懂你」還將普惠服務從融資環節向客户全生命周期遷移,由低頻的融資服務延伸至更為高頻的金融服務。比如,為契合小微企業成長需求,平臺增加了賬户管理、電子對賬、我要收款、我要代發、理財、基金、保險等金融服務,並在平臺上推廣數字人民幣業務,推出小微企業雲課堂,在線普及金融信貸知識和企業經營管理類知識,還建立用户分層分類管理體系,實現「用户—客户」的精細化進階經營。
不僅如此,「惠懂你」還連接政府機構、專業服務商等外部平臺,搭建「金融+政務+商務」的服務生態,為推動營商環境便利化改革提供「建行方案」。
譬如,平臺讓金融服務與税務服務互融互通,推出「智慧税服」,將辦税、查詢、預約等基礎税務服務引入「惠懂你」。「一直以為企業報税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想不到只要在手機上點一點,幾分鍾就能自動完成報税流程,讓我能更專注公司經營了。」在廣州從事商務公寓運營的郭先生使用了平臺上的「賬税易」財税自動化功能,快速完成了税務申報,節省了不少報税成本,進一步推動公司降本增效。
小微企業的需求痛點不只是融資,普惠金融服務也不止於信貸,建行在提供信貸服務的同時,也在考慮如何幫助小微企業實現更好的經營管理,包括財務、招聘、商旅、進銷存管理、法律服務等需求。現在推出的「惠懂你」3.0就是針對小微企業這些需求痛點,通過聚合公共服務和政務服務等「他生態」,構建企業社區「自生態」,打造普惠金融服務基礎設施,聯合更多的專業機構、服務商和社會資源,共同為小微企業的經營成長賦能。
道不孤,必有鄰。毫無疑問,隨着用户及各個合作方的加入,「惠懂你」的價值將呈非線性爆發式增長,用户之間將建立起更深層的連接。這是平臺經濟的力量,也是「惠懂你」繼續前進的方向。
秉承初心,產品創新破解普惠痛點
在整個普惠金融體系中,如果説數字技術位於底層,是支持性基礎設施的話,那麼,產品與服務則位於面向客户的應用層,是普惠金融實踐的重要發力點。
五年來,得益於數字技術與平臺模式的賦能,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持續進行產品與服務創新,打造出了豐富而強大的普惠金融矩陣。
面向專精特新企業的產品創新尤為引人注目。以專精特新為代表的科創型中小企業,因普遍「有技術、沒資產」而面臨融資難題。針對這一痛點,建行廣東省分行在全國首創「不看磚頭看專利」的「技術流」評價體系,併爲科創企業提供從孵化到上市的投貸聯動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該體系榮獲廣東省人民政府金融創新一等獎,得到國務院高度認可並推廣至全國,持續擦亮「科技金融,首選建行」的金字招牌。
基於先進的評價體系,建行推出了一款創新性產品——善新貸。該產品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面向國家及省級工信部門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微企業,發放全信用流動資金貸款,具有額度高、利率低、手續簡、審批快等特點,單户額度最高達1000萬元。據悉,建行廣東省分行已累計為超2000家科創型小微企業提供超100億元授信融資服務,助力廣東科技型企業發展,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融資融智。
廣東逸家安防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安防設備及鎖具製品配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建行廣東中山東鳳支行客户經理在走訪客户過程中,瞭解到該公司目前存在下游客户回款慢、流動資金周轉不足的難題。由於該公司是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符合建行「善新貸」申請條件。於是,客户經理火速幫客户啟動申請流程,最終成功為該企業發放500萬元貸款,解了客户的燃眉之急,也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認可和讚賞。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在佛山,建行佛山分行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廣東互順通塑膠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發放500萬貸款,成為該行首筆落地的「善新貸」;在清遠,建行清城支行為清遠市宏圖助劑有限公司提供了1000萬元「善新貸」,為客户技術升級和產業拓展提供及時資金支持;在珠海,建行橫琴金融街支行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珠海橫琴跨境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推薦了「善新貸」產品,客户通過「惠懂你」成功申請到了1000萬貸款;在廣州,建行廣州越秀支行了解到廣東森度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這一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在擴大生產的過程中有流動資金需求,遂通過「善新貸」為該公司提供了724萬元貸款。
科創是實體經濟的重要戰場,催生了諸多創新普惠金融產品,鄉村振興領域也不例外。
珠海市斗門區聚緣柑桔種植場種植的柑桔一直以來廣受市民喜愛,然而由於資金短缺問題,農場一直無法擴大規模和提高產量,可持續發展受限。建行珠海斗門支行客户經理在獲悉農場的需求和發展計劃后,向農場主介紹了建行助力鄉村振興的信貸產品「裕農貸—粵興貸」,併成功為該農場申請了一筆30萬元的信用貸款,助其擴大農場規模,引進更先進的耕種技術、設備和灌溉系統。
無獨有偶。楊先生是土生土長的湛江人,在這一片素有中國海鮮美食之都美譽的土地上,憑藉十多年的水產養殖經驗,他已逐步將幾畝小魚塘經營成近百畝的大魚塘,成為當地的養殖大户。「今年打算擴大養殖規模。無奈市場魚飼料漲價,手頭上的資金吃緊得很。」楊先生説,「往年,像我這種沒有房產抵押的‘小門小户’是沒法從銀行貸到款的,就算能貸款,也得有個擔保人。多虧了建行的陳經理,給我推薦了‘粵興貸’產品,有了這筆資金的支持,想必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據悉,建行廣東省分行創新推出的支農貸款特色產品「粵興貸」,已普及1萬農户,累計投放貸款金額超100億元。
「善新貸」與「粵興貸」僅是建行廣東省分行普惠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的縮影。事實上,這樣的創新還有很多。
首户快貸、善擔貸、善科貸、扶創促就貸、智造精新貸……秉承金融服務的初心,面向各類需求與痛點,依託數字化技術與平臺模式,建行廣東省分行普惠金融業務構建出龐大的產品矩陣,其豐富性、創新性、普惠性走在了行業前列,也得到了業內的高度認可。
點多面廣,普惠觸角遍及普羅大眾
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性、適用性關係到普惠金融業務的覆蓋面、獲得感與滿意度。正是通過持續增加創新產品與服務的供給,同時有效連接政府等平臺,建行廣東省分行普惠金融業務的觸角得以伸至個體戶、小微、「三農」等各類市場主體,以及包括特色產業集羣在內的各個細分行業。涓涓細流已匯聚成川,滋養實體經濟的各類細胞與末梢。
在該行普惠金融覆蓋的各類主體中,個體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從化區花卉產業園是國內小盆栽的主要種植地。長期以來,由於信用評價難、合格抵押物少等原因,當地花農難以從金融機構獲得充足貸款。建行從化支行獲悉花農的痛點和難點后,結合現有的鄉村振興貸款產品,創新提出了為花卉產業園優質農户整體授信的解決方案。9月30日,該行成功為園內3户花農投放90萬元「裕農快貸-農擔E貸」,成為廣州地區首筆落地的花卉業「農擔E貸」。
遍及各大特色產業集羣的服務,也是建行廣東省分行普惠金融服務的一大亮點。
菸草零售商户是市場主體及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力幫助菸草零售商户解決融資痛點問題,建行廣東省分行制定了《「惠商雲貸」菸草商户客羣普惠服務方案》,創新專屬信用貸款產品,配備專屬優惠政策,充分滿足菸草零售商户的融資需求。廣州某貿易公司是廣州市28檔的菸草持證零售户,今年3月廣州荔灣支行普惠專員瞭解到客户有資金周轉需求,遂根據客户情況制定了個性化方案,成功為客户辦理了23萬元純線上信用貸款。8月份,該行了解到因中秋臨近進貨需求量增大,導致資金需求量也增大,該行利用最新的菸草專屬服務政策,又在3天內為客户追加配置了一筆50萬的專屬信用額度,再次緩解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在粵西,作為全球最大的荔枝生產基地,茂名市已成功打出「荔枝」這一響亮的產業名片。建行茂名市分行也紮根當地經濟,將荔枝產業作為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並形成了以服務企業法人類的「鄉村振興支持貸」和服務農户的「裕農快貸」兩大產品體系,打通了茂名特色農業產業「產-供-銷」全產業鏈融資,持續以金融資源支持當地特色產業發展。
據統計,2022年,建行茂名市分行累計向荔枝產業投放信貸資金2.73億元;2023年第一季度,該行累計為荔枝產業整體授信84户,貸款余額超過1.3億元,其中信用貸款余額7800萬元。
事實上,建行廣東省分行的普惠金融業務已覆蓋省內諸多特色產業客羣。從廣州江南果蔬批發市場、國際輕紡城,到雲浮石材產業集羣,從江門小微外貿客羣到汕頭「三新兩特一大」產業集羣,五年前普惠金融的星星之火,如今已呈遍佈南粵大地的燎原之勢,繪出大灣區普惠金融服務的「清明上河圖」。
五載春華秋實,同心築夢未來。我們相信,基於日趨完善的頂層設計,秉承普惠金融的初心與使命,依託數字技術的賦能與加持,鏈接內外部各參與方的核心力量,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將帶着五年的豐碩成果繼續砥礪前行,邁向普惠金融下一個五年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