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3-10-28 13:00
- 王炸利好!萬億特別國債預期兑現,引發股市投資者高度關注
- 李家超宣佈重磅舉措:股票印花税下調;3000萬港元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 「國家隊」月內再出手,增持最高金額近35億!
- 減持前兆?超250億元騰訊股票被存入CCASS
- 零跑汽車:向Stellantis配售1.94億股H股 共同成立合營公司
- 小鵬科技日「放大招」,推出可量產飛行汽車、人形機器人
- 李寧:三季度整個平臺的同店銷售按年取得中單位數下降
- 極兔速遞港交所掛牌,為港股今年市值最大IPO
一、一周大盤迴顧(10.23-10.27)
本周港股市場震盪微升,其中恆生指數全周累計上漲1.32%,報收17398.73點,恆生科技和國企指數同期分別升3.93%、1.83%,報收3806.10點、5979.01點。
本周美股三大股指均錄得跌幅,道指下跌2.14%,標普500指數2.53%,納指下跌2.62%。
二、市場熱點回顧
1、王炸利好!萬億特別國債預期兑現,引發股市投資者高度關注
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0000億元,增發的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今年擬安排使用5000億元,結轉明年使用5000億元。資金將重點用於水利建設等基建。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財政政策加力,萬億特別國債將提振經濟基本面,對投資者信心提振能起到顯著作用。歷史上歷次特別國債發行均「點燃」中國股市,但本次與此前四次特別國債發行背景有所不同,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未來利好政策出臺及市場資金走向。
相關閲讀:增發1萬億國債 對經濟和市場有何影響?機構最新解讀
2、李家超宣佈重磅舉措:股票印花税下調;3000萬港元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10月2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年度施政報告中表示,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目前的0.13%下調至0.1%。特區政府計劃於11月底完成立法程序。機構認為,港股目前已處於歷史估值窪地,進一步下行空間極度有限。
與此同時,李家超還宣佈一些列重磅舉措:例如香港新住宅印花税將減半;香港將設立100億港元的新型工業化加速計劃。另外,在香港投資逾3000萬港元可通過「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來香港,可買股債基金、不包括買樓。
相關閲讀:李家超2023年施政報告:將股票交易印花税下調至0.1%,香港經濟將重現正增長
3、「國家隊」月內再出手,增持最高金額近35億!
「國家隊」重磅官宣入市!中央匯金公司10月23日買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並將在未來繼續增持。當日滬深300ETF易方達(510310)尾盤出現異動,成交量迅速放大。此前,中央匯金公司已出手增持國有四大行A股股份,金額合計約4.77億元。分析指出,中央匯金公司相當於半個「平準基金」,此刻增持有利於市場信心恢復。2015年股市大幅波動時,中央匯金公司曾入市救場,在二級市場買入ETF。
相關閲讀:「國家隊」跑步進場!剛增持四大行,又買入ETF,什麼信號?
4、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建議進一步下調甚至廢除港股股票印花税
10月25日,香港特區《施政報告》宣佈將股票印花税税率由0.13%下調至0.1%,目標於11月底完成立法程序。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認為,港股印花税下調力度較小,下調后税率仍遠高於其他國際主要金融中心,難以吸引海外資金流入港股市場。該協會建議政府應進一步下調甚至廢除股票印花税,以增加市場流動性和吸引更多國內外企業在港上市。
5、央行行長,重磅發聲!
受國務院委託,央行行長潘功勝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作國務院關於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潘功勝表示,金融系統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紅利,有效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
6、多家外資機構發聲:佈局中國資產迎來窗口期
外資機構頻頻「現身」新發ETF產品重倉持有人名單,多家海外機構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測並唱多中國股市,多家外資機構申報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近一段時間,一些北向資金流出,但也有不少外資機構選擇逢低介入,搶抓中國市場、中國資產調整帶來的佈局機會。有外資機構認為,逆勢佈局中國資產窗口期已經打開。
7、鍾睒睒第三次成為中國首富
胡潤百富榜發佈,1241位個人財富5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家上榜,比去年減少5%(64人)。上榜企業家總財富比去年下降4%(1萬億),至23.5萬億元。千億級企業家比去年減少4人,至30人;十億美金級企業家比去年減少51人,至895人。榜單前三名依次為農夫山泉鍾睒睒、騰訊馬化騰、拼多多黃崢,財富分別為4500億元、2800億、2700億元。
三、公司熱點回顧
1、減持前兆?超250億元騰訊 $00700.HK 股票被存入CCASS
香港CCASS(中央結算系統)數據顯示,騰訊券商席位持股出現異動,10月19日,高盛持倉單日激增9500萬股,以當天收盤價計算價值約27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59億元)。有券商表示,目前有這個能力直接將9500萬股實物股票直接轉成電子股票存放在CCASS的,應該就只有Naspers(南非報業集團),這應該是減持前兆。
相關資訊:大户操作!超250億元騰訊股票被存入CCASS,什麼信號?
2、小米 $01810.HK 14正式發佈,起售價3999元;澎湃OS系統同時發佈
小米14正式發佈,起售價3999元;澎湃OS系統同時發佈,國內版首批設備將於12月推送正式版。小米董事長雷軍宣佈全新戰略:人車家全生態。從個人設備到智能家居,再到智慧出行,以人為中心,融合成有機整體。
3、港交所或在明年Q1實施經修訂的上市規則
李家超透露,港交所已就GEM市場(前稱創業板)改革提出建議並展開諮詢,包括簡化轉往主板的機制、增加科研公司上市途徑等。考慮公眾意見后,港交所會在明年第一季度實施經修訂的上市規則。
4、王傳福 $01211.HK 卸任董事長,公司迴應:業務不受影響
王傳福近日卸任比亞迪鋰電池法定代表人、董事長一事引發市場關注。比亞迪對此迴應稱,此舉旨在簡化行政流程,便於公司各項業務開展。公司經營、股權結構等均未發生變化,各項業務開展不受影響。
5、零跑汽車:向Stellantis配售1.94億股H股 共同成立合營公司
10月26日,零跑汽車在港交所公告,公司與Stellantis訂立認購協議。根據認購協議,Stellantis集團計劃投資約15億歐元以獲取零跑汽車約20%的股權,成為后者的戰略股東,並在零跑汽車董事會獲得2個席位 。根據認購協議,此次認購價為每股認購股份43.8港元,較零跑汽車上個交易日收盤價36.8港元溢價19.02%。完成合營公司成立后,合營公司將由本公司及Stellantis分別擁有49%及51%權益。合營公司將成為Stellantis的併表附屬公司。
6、小鵬 $09868.HK 科技日「放大招」,推出可量產飛行汽車、人形機器人
小鵬汽車科技日10月24日舉行,XNGP城市輔助導航駕駛開城計劃公佈。小鵬首次推出人形態雙足機器人PX5,正預研下一代「CIB+中地板」一體壓鑄技術。小鵬汽車還將推出第一款量產分體式飛行汽車,計劃未來2-3年內量產交付。
7、聯想 $00992.HK 官宣與英偉達、微軟、AMD的重磅AI合作,揭曉首款AI PC
聯想將和英偉達推出混合AI解決方案,用英偉達的雲服務打造自定義AI模型,由聯想的系統運行;聯想展示,首款AI PC配備AI助手AI Twin,擁有個人大模型;聯想稱,將與微軟共同開發個人及企業AI Twin;聯想與AMD宣佈戰略合作,涉及AI終端、基礎設施及解決方案。
8、李寧:三季度整個平臺的同店銷售按年取得中單位數下降
李寧公佈,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第三季度,李寧銷售點(不包括李寧YOUNG)於整個平臺的零售流水按年取得中單位數增長。就渠道而言,線下渠道(包括零售及批發)取得高單位數增長,其中零售(直接經營)渠道取得20%-30%低段增長及批發(特許經銷商)渠道取得低單位數增長;電子商務虛擬店鋪業務取得低單位數下降。
9、極兔速遞 $01519.HK 港交所掛牌,為港股今年市值最大IPO
10月27日,極兔速遞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發行價為12港元,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35.28億港元。上市當天,創始人李傑延續了一貫的低調風格,並未出席敲鍾儀式。截至周五收盤,極兔市值為1057億港元,也是港交所今年IPO公司中市值最高的一家。
相關資訊:港股年內最大IPO!極兔狂奔登陸港交所,這匹快遞黑馬還會跑多遠?
10、美的集團遞交港股上市申請書
家電龍頭美的集團再迎資本市場大動作。港交所10月24日披露,美的集團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準備在港交所上市。一旦在港交所上市,美的集團將實現同時在港股和A股上市。
11、新東方-S2024財年第一財季營收11億美元 同比增長47.7%
財報顯示,新東方第一財季淨營收為11.000億美元,同比增長47.7%。歸屬於新東方的淨利潤為1.654億美元,同比增長150.6%。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歸屬於新東方的淨利潤為1.893億美元,同比增長126.2%。
12、中國平安前三季度實現收入7925.25億元 同比增長5.98%
中國平安公佈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收入合計7925.25億元,同比增長5.9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75.7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為1124.82億元,基本每股收益4.94元,年化營運ROE達16.7%。截至2023年9月末,平安個人客户數近2.30億,客均合同數達2.99個。
13、中國聯通前三季度股東應占溢利172.46億元 同比增加10.1%
財報顯示,集團期內取得營業收入2816.93億元,同比增加6.7%,其中服務收入2525.2億元,同比上升5.4%;EBITDA 788.19億元,同比增加2.7%;股東應占溢利172.46億元,同比增加10.1%。
14、中國海洋石油Q3營收1147.53億元,淨利潤339億元同比下降8.13%
財報顯示,中國海洋石油Q3營收1147.53億元,同比增長5.48%,淨利潤339億元,同比下降8.13%。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未經審計的油氣銷售收入約人民幣2384.0億元,同比下降10.3%,主要原因是產量增加部分抵消了國際油價下降的影響。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人民幣976.5億元,同比下降10.2%。
15、建設銀行:前三季度歸屬股東淨利潤2554.54億元 同比增長3.11%
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個月,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884.40億元,實現淨利潤2554.4億元,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2554.54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3.15%和3.11%。年化平均資產回報率0.94%,年化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2.05%。
16、中國人壽:第三季度淨利潤5300萬元,同比下降99.1%
中國人壽在港交所公告,第三季度淨利潤5300萬元,同比下降99.1%;前三季度淨利潤162.09億元,同比下降47.8%。該集團期內取得營業收入7093.33億元,同比增加1.2%;歸母淨利潤162.09億元,同比減少47.8%;每股基本收益0.57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3.67%。
17、萬科 $02202.HK 前三季度淨利潤136.21億元,同比下降20.31%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03.08億元,同比下降14.0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6.21億元,同比下降20.3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19.61億元,同比下降27.70%。
18、工商銀行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2686.73億元,同比增長0.79%
工商銀行發佈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於2023年7至9月,該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946.16億元,同比減少6.6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49.29億元,同比增長0.03%;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股。於2023年1至9月,該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235.2億元,同比減少4.4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86.73億元,同比增長0.79%;基本每股收益0.72元/股。
四、下周財報、新股預告及重要經濟數據
下周港股財報季持續,比亞迪股份、匯豐控股、比亞迪電子、藥明康德等將於周一披露業績,中遠海控、百威亞太將於周二披露業績;百勝中國將於周三披露業績;友邦保險、中國紅包皆於周五放榜。
相關閲讀:一周財經日曆丨超級數據周炸場!鮑威爾將登場,還有蘋果、比亞迪等財報來襲
港股新股方面,鍋圈預計11月2日上市;國內最大自動售貨機經營商,友寶在線將於11月3日上市。
相關閲讀:一周IPO | 螞蟻、商湯提前搶投的友寶在線下周五上市;美的已遞交港股IPO
經濟數據方面:
周一(10月30日):美國10月達拉斯聯儲商業活動指數
周二(10月31日):中國10月官方製造業PMI、中國10月綜合PMI、美國第三季度勞工成本指數季率、美國10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蘋果公司舉行產品發佈會,主題為「來勢迅猛」
周三(11月1日):中國10月財新制造業PMI、美國至10月27日當周API原油庫存、美國10月ADP就業人數、美國至10月27日當周EIA原油庫存、美國9月JOLTs職位空缺
周四(11月2日):美國至11月1日美聯儲利率決定、美國10月挑戰者企業裁員人數、美國至10月28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美國至10月27日當周EIA天然氣庫存
周五(11月3日):中國10月財新服務業PMI、美國10月季調后非農就業人口、美國10月失業率、美國10月Markit服務業PMI終值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