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對RISC-V出口管制?美國政客打錯了算盤

2023-10-24 13:12

來源:環球網

近日,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Mike Gallagher在給路透社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商務部需要「要求任何美國個人或公司在與中國實體就RISC-V技術進行合作之前獲得出口許可。」以Gallagher為代表的議員們以國家安全為由,敦促拜登政府對RISC-V採取行動,他們擔心中國政府正在利用RISC-V削弱美國目前在芯片領域的領先地位,並幫助中國實現軍事現代化。

看起來與制裁華為公司一樣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這一次,美國反華議員們似乎打錯了如意算盤。

一、什麼是RISC-V

RISC-V是第五代精簡指令集的簡稱,而指令集是軟件和硬件之間的一系列接口標準規範,告訴軟件應該如何編碼才能使用硬件能力。雖然RISC-V最早誕生於加州伯克利大學的實驗室,但採用了開源開放模式,由總部設在瑞士的RISC-V國際基金會(RVI)來協調全世界共同參與標準制定和維護。

RISC-V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不僅在低端微控制器領域已經可以替代ARM,而且已經進入了高性能服務器、智能終端等領域。今年8月份召開的RISC-V中國峰會上,RISC-V數據中心服務器、萬兆交換機、平板等都出現在了展臺,備受關注。當前,RISC-V國際基金會的會員數已經接近4000名,匯聚了來自全世界的芯片設計、代工、工具鏈、基礎軟件、投資、教育等各個領域的機構。RISC-V已經被普遍看好,正在成為與ARM和X86並列的三大指令集之一。

RISC-V發展也得到了業界巨頭的重視。早在2021年,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就試圖以20億美元的報價收購RISC-V初創公司SiFive,但未能成功。2022年12月,高通公司公開宣稱其RISC-V架構芯片已經出貨6.5億顆。今年6月,谷歌、英特爾、高通、三星、英偉達等巨頭聯合成立RISC-V的軟件生態聯盟。今年9月,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直言,中國通用計算產業正在以三個生態向前推進,一個是X86,一個是鵬騰(鯤鵬+昇騰)生態,一個是RISC-V開源生態。

二、美國能夠管制RISC-V嗎?反華議員們為什麼害怕RISC-V

既然RISC-V是開放的標準規範,誰也不能阻止對其下載和使用,美國又如何能管制呢?答案很明確是不能。

事實上,標準開放而非由某家企業壟斷,這正是全世界積極參與RISC-V的驅動力,也是新一輪芯片技術變革的驅動力。而美國政客正在逆道而行,他們的做法只是在把自己排除在新一輪變革浪潮之外。

那麼反華政客為什麼忌憚RISC-V?根本原因是RISC-V打破了X86和ARM既有體系的壟斷,正在創造一個新的生態體系,而在這個新體系里,美國並沒有處於絕對優勢地位。

據統計,RISC-V國際基金會里,22家高級會員單位有12家來自中國,7家來自美國;179家戰略會員單位中有49家來自中國,41家來自美國,43家來自歐盟。更為重要的是,前面提到的RISC-V服務器、萬兆交換機等產品,都來自中國廠家。一旦RISC-V生態崛起,那麼全球處理器生態將不再是美國一家獨大。美國政客真正害怕的是失去處理器產業的壟斷地位。

三、中國應該如何反制?

其實中國並不需要反制。

一方面,美國政客的提議,已經首先被美國產業界詬病。SiFive業務開發副總裁 Jack Kang 表示「美國政府對 RISC-V 方面的潛在限制將是一場巨大的悲劇,」他説,「這就像禁止我們在互聯網上工作一樣。就技術、領導力、創新、公司和就業機會而言,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另外一方面,RISC-V國際基金會也已經對提議做了不點名的反對和批評。基金會CEO雷蒙多女士在官方網站發表了署名文章《RISC-V: An Open Standard – Backed by a Global Community – to Enable Open Computing for All》(RISC-V:全球共有開放標準,全力推進開放計算),強調RISC-V為開放而誕生,擁抱開放標準的企業能快速創新,而不是重複造輪子,RISC-V將如同以太網、HTTPS、JPEG和USB等開放標準一樣無處不在。

所以,中國需要做的就是全力擁抱RISC-V,擁抱開源開放,不斷突破芯片和基礎軟件的關鍵核心技術,搶佔RISC-V生態制高點,夯實產業基礎。打鐵還需自身硬,提升自身的實力永遠是最有效的應對方式。(賽羅的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