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0-21 10:39
文 | 美股研究社美股周五收跌,三大股指本周均錄得跌幅。10年期美債收益自2007年以來首次突破5%令股指承壓。投資者擔心周末巴以衝突可能升級。市場繼續關注美股財報與美聯儲政策前景。
01
巨頭動態
美股研究社收盤觀察:美東時間10月20日道指跌286.89點,跌幅為0.86%,報33127.28點;納指跌202.37點,跌幅為1.53%,報12983.81點;標普500指數跌53.84點,跌幅為1.26%,報4224.16點。中美九大科技巨頭TFAAMNNG及BAT均錄得下跌。其中,特斯拉跌3.69%,Meta Platforms跌1.33%,蘋果跌1.47%,奈飛跌0.2%,亞馬遜跌2.52%,英偉達跌1.7%,微軟跌1.4%,谷歌-A跌1.56%,百度跌1.3%,騰訊跌3.10%,阿里巴巴跌2.05%。
02
下周前瞻
1.下周一(10月23日)鏗騰電子 (CDNS)將於當天美股盤前公佈新季度財報
Brown & Brown (BRO)、美國包裝公司 (PKG)、羅技 (LOGI)將於當天美股盤前公佈新季度財報2.下周二(10月24日)美國10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美國10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美國10月里奇蒙德聯儲製造業指數將於當日公佈可口可樂 (KO)、Verizon (VZ)、通用電氣 (GE)、雷神技術 (RTX)、通用汽車 (GM)、紐柯鋼鐵 (NUE)、陶氏化學 (DOW)、Spotify Technology (SPOT)、康寧 (GLW)等將於美股盤前公佈新季度財報微軟 (MSFT)、谷歌-C (GOOG)、谷歌-A (GOOGL)、Visa (V)、德州儀器 (TXN)、科斯塔 (CSGP)等將於美股盤后公佈新季度財報3.下周三(10月25日)美國至10月20日當周API原油庫存(萬桶)、美國9月新屋銷售總數年化(萬戶)、美國至10月20日當周EIA原油庫存(萬桶)將於當日公佈波音 (BA)、通用動力 (GD)、希爾頓酒店 (HLT)、新東方 (EDU)將於美股盤前公佈新季度財報Meta Platforms (META)、ServiceNow (NOW)、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晨星 (MORN)、惠而浦 (WHR)將於美股盤后公佈新季度財報4.下周四(10月26日)美國9月耐用品訂單月率、美國第三季度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化季率初值、美國至10月21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萬人)、美國第三季度實際個人消費支出季率初值、美國9月成屋簽約銷售指數月率、 美國至10月20日當周EIA天然氣庫存(億立方英尺)將於當日公佈孩之寶 (HAS)、好未來 (TAL)、邦吉 (BG)、聯合包裹 (UPS)、萬事達 (MA)等將於美股盤前公佈新季度財報辛辛納提金融 (CINF)、瑞思邁 (RMD)、英特爾 (INTC)、亞馬遜 (AMZN)將於美股盤后公佈新季度財報5.下周五(10月27日)美國9月個人支出月率、美國9月核心PCE物價指數月率、美國9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率、美國10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美國10月一年期通脹率預期將於當日公佈雪佛龍 (CVX)、艾伯維公司 (ABBV)、高露潔 (CL)、長城汽車(ADR) (GWLLY)等將於美股盤前公佈新季度財報
03
關注個股1、特斯拉高估值難以為繼?華爾街:越來越像一家普通的汽車公司!
財富管理公司桑福德伯恩斯坦(Sanford C. Bernstein)的分析師Toni Sacconaghi表示,爲了證明特斯拉的股價是合理的,投資者必須相信它「能夠實現非常高的銷量和營業利潤率,類似於科技或軟件公司,而不是傳統的汽車公司。」然而,他説,特斯拉「越來越像一家普通的汽車公司」,降價策略未見效。
更大的問題是,特斯拉旨在提振需求的降價措施並沒有按計劃奏效。摩根大通指出,即使在所有車輛大幅降價之后,特斯拉仍然無法交付更多車輛。這可能表明需求存在根本性問題。
該行分析師Ryan Brinkman説,「特斯拉採取這些降價措施后,得到的結果也只是銷量低於分析師此前的預期。」 他説,去年這個時候,在降價之前,華爾街估計2023年的汽車交付量約為200萬輛,而如今這一數字下降到了180萬。他強調,特斯拉的「估值看起來越來越不可持續」。2、臺積電產能利用率回升:蘋果、英偉達等投片量增加 微軟、特斯拉等AI芯片客户接受漲價
據半導體廠商表示,目前臺積電產能利用率緩步回升,7/6nm曾崩跌至四成,現已回到約六成左右,至年底有機會攀升至七成,而5/4nm也在75~80%,產能逐季提升的3nm,也約在八成左右。除高通外,臺積電客户投片量均明顯增加,包括蘋果、聯發科、英偉達、AMD、英特爾、博通、Marvell與意法半導體等也已確定下單。另外,AI芯片客户還包括AMD旗下賽靈思、亞馬遜、思科、谷歌、微軟、特斯拉等,且皆已接受2024年臺積電再度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