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最大遊戲收購案落幕 暴雪國服何日迴歸?

2023-10-21 02:20

  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許心怡 吳可仲 上海報道

  10月13日,隨着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以下簡稱「CMA」)的放行,微軟動視暴雪的這宗最大遊戲收購案終於落下帷幕。

  動視暴雪成立於20世紀70年代末,是電子遊戲行業的拓荒人之一,經過數十年來的合併、收購形成今天的規模,最終卻被微軟納入麾下。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在獲得動視暴雪后,微軟將接收動視暴雪分佈於各個平臺的IP,考慮如何盤活一些已經被遺忘的IP,整肅公司文化,以及處理暴雪遊戲離開中國市場后留下的空白。

老牌遊戲公司易主

  10月13日,微軟Xbox CEO斯賓塞發佈公開信,對動視暴雪及其團隊加入Xbox表示歡迎,「今天起,我們着手將深受玩家喜愛的動視、暴雪和King的系列遊戲引入Game Pass(微軟遊戲訂閲服務)和其他平臺」。

  微軟對動視暴雪的收購是遊戲行業史上最大規模的交易。2022年1月18日,微軟宣佈計劃以68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動視暴雪。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微軟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以及短期投資共計1112.62億美元。這意味着,爲了收購動視暴雪,微軟要從賬上划走超過一半資金。如此大手筆的交易,對於微軟這樣的巨頭來説也十分罕見。

  那麼,微軟得到了什麼?動視暴雪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該公司淨資產共計207.93億美元,其中還有99.29億美元商譽。

  但對於動視暴雪這樣的遊戲公司並不能僅根據賬面數據來評價。收購完成后,微軟將在遊戲行業中更具影響力。根據遊戲調研機構Newzoo,按照2023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動視暴雪在全球排名第7。位列動視暴雪之前的(分別是騰訊、索尼蘋果、微軟、網易谷歌)都並非純粹的遊戲公司。

  「2021年,動視暴雪在全球遊戲市場中的收入佔比約為4%,同時在全球主機遊戲市場的收入佔比約為5%,市場佔有率已經處於較高水平。」伽馬數據高級分析師呂惠波此前對記者表示,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后,預計其遊戲營收水平將來到全球第一梯隊,與騰訊遊戲收入更加接近。

  另外,呂惠波指出,動視暴雪擁有多個大型遊戲IP,這是其最為關鍵的核心資產。被收購前的動視暴雪由三大業務部門組成——動視、暴雪、King。在大眾印象中,這三個部門各有王牌在手:動視部門幾乎每年都會推出《使命召喚》系列的新作,暴雪專注於《魔獸世界》《暗黑破壞神》《守望先鋒》等系列遊戲,King工作室手上則有三消手遊《糖果粉碎傳奇》這一大現金牛。

  事實上,除了這些大熱IP,動視暴雪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歷史上還曾產出其他眾多遊戲IP,其中許多埋沒於故紙堆中。綜合《福布斯》雜誌和玩家的整理,記者發現動視暴雪旗下至少曾發行過42款遊戲IP。玩家期待微軟接手這些IP后能將其復活。10月13日,微軟Xbox曾發佈一條宣傳視頻慶祝動視暴雪的加入,不少玩家在視頻的評論區中提名記憶中的動視暴雪遊戲:Prototype、Crash Bandicoot、Spyro……2022年1月,斯賓塞曾在《華盛頓郵報》的訪談中提到,有意重啟動視暴雪老遊戲。

  呂惠波還表示,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后將在主機遊戲、客户端遊戲、移動遊戲等多個領域具備併發優勢,加上微軟自身在硬件領域的優勢與投入,預計將使得微軟成為在遊戲領域橫跨產業鏈條最廣的企業,其業務有着更高的協同發展契機。隨着雲遊戲、元宇宙等更多細分領域的發展,微軟將有機會通過多端聯動、軟硬件聯合發展等方式佔領更多遊戲領域。

  自收購發起以來,微軟和動視暴雪一直在爭取各個國家和地區反壟斷部門的許可。10月13日以前,CMA成了這起收購成行的最后絆腳石。該機構的擔憂之處恰恰在於微軟完成這筆收購后可能在雲遊戲市場上佔據壟斷地位。最終,微軟承諾將出售動視暴雪雲遊戲版權給育碧,從而爭取到CMA重啟調查的機會。

  面對全球玩家,微軟也擺出並不打算壟斷市場的姿態。斯賓塞在公開信中表示,「無論您是在Xbox、PlayStation、任天堂、PC還是移動平臺上玩這些遊戲,我們都熱烈歡迎,並且將一直歡迎。即便您不是在Xbox主機平臺上游玩您所喜愛的遊戲系列,我們也同樣歡迎。」

掌門人套現離場

  作為遊戲行業的龍頭企業,動視暴雪的歷史與電子遊戲的發展息息相關。1979年,4名雅達利的程序員因不滿公司的輕視和待遇,脱離雅達利成立動視公司,開始製作第三方遊戲。這開創了第三方公司為主機制作遊戲作品的先河,此前遊戲開發和硬件生產一直綁定在一起。

  1980年,動視公司首次發佈4款遊戲便大獲成功,三年后成功上市。

  好景不長,動視公司接下來幾年命途多舛。在20世紀8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里,動視遭遇雅達利大崩潰(美國遊戲業大蕭條)帶來的衝擊,飛利浦專利訴訟官司纏身,4名創始人因理念不合等原因先后出走……到了90年代初,動視公司已經處於破產邊緣。

  1990年,時年27歲的鮑比·考迪克買下這家幾乎只剩商標的公司25%股份,並在1991年成為CEO,一直在這個位置上待到今天。考迪克在一封公司郵件中表示,他將於2024年離開動視暴雪。據悉,其套現金額可達5.2億美元。

  彼時,面對走入死局的動視公司,考迪克一面籌資,一面勸説債主接受公司股份作為抵償。他將動視公司老遊戲打包低價售賣、推出續作、移植PC端,最終成功將動視盤活,並從股東手中贖回股份。1993年,動視公司登陸納斯達克,1997年實現盈利。

  之后,爲了拓展自身的生產力,增強對遊戲開發的把控,動視開啟了收購之路。據不完全統計,動視在1997年到2007年間收購了13家遊戲工作室,覆蓋了多個熱門品類和玩法,建立起更廣泛的業務線。

  2003年,動視發行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使命召喚》,取得了可觀的銷量。動視趁熱打鐵,又推出《使命召喚2》。此后,動視幾乎每年都會推出新的《使命召喚》續作,遊戲背景從「二戰」向冷戰、未來世界和外太空拓展,平臺涉及主機、PC、網頁和移動端,開發工作則由Infinity Ward、Treyarch和Sledgehammer Games輪流承擔。

  2008年,動視和維旺迪遊戲(暴雪母公司)的遊戲部門合併,成立了動視暴雪。由此,動視獲得了MMORPG這一大熱品類中的代表作《魔獸世界》。

  手握《使命召喚》《魔獸世界》《暗黑破壞神》等多個知名IP,動視暴雪在端遊領域頗具影響力。其在手遊領域的開拓始於2016年。動視暴雪於這一年斥資59億美元收購King及旗下《糖果粉碎傳奇》,並進一步推動《爐石傳説》成為收入支柱。此外,動視暴雪逐步推進旗下IP的手遊化,包括與騰訊合作推出《使命召喚手遊》,與網易合作《暗黑破壞神:不朽》。

  根據中金公司2022年發佈的《動視暴雪極簡史:探尋微軟收購的背后》,動視暴雪三大遊戲IP《使命召喚》《糖果粉碎傳奇》《魔獸世界》2020年對公司收入貢獻達76%。

暴雪國服何日迴歸?

  在考迪克30多年的治理下,動視暴雪和成立之初的樣子已經相去甚遠。它建立起了龐大的IP矩陣和穩定的生產發行流程,挺過了電子遊戲發展最為蠻荒的階段,在財務上節節攀升。不過,近幾年來,動視暴雪的遊戲口碑出現下滑。

  2022年,手遊《暗黑破壞神:不朽》上線。因充值系統不合理,這款遊戲為動視暴雪攬盡收入和名氣的同時,評價也跌至谷底。遊戲首曝時,主設計師對玩家所説的「難道你們沒手機嗎」也成了遊戲圈一個帶有嘲諷意味的梗。

  這些負面輿論,連帶着動視暴雪的品牌和資產,一同被賣給了微軟。未來,微軟將如何消化、整合動視暴雪的業務,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中國玩家更為關心的是暴雪遊戲國服是否能夠歸來。

  2022年11月16日,動視暴雪率先在官網宣佈,與網易現行代理協議到期后,旗下大部分遊戲在中國大陸將停止服務。隨后,網易表示接受停止合作的決定。

  動視暴雪和網易的合作長達14年,雙方尚未進一步透露造成續約失敗的具體原因。在2022年三季度財報中,動視暴雪初步釋出或與網易中斷合作的信號,並透露與網易簽訂的代理協議所產生的收入約佔動視暴雪2021年合併淨收入的3%。

  然而,這個理由並不能説服玩家。動視暴雪與網易的合作集中於暴雪部門,與動視和King部門並無密切聯繫。2021年,動視暴雪的淨營收為88.03億美元,其中的3%約為2.64億美元。具體到暴雪部門,這部分收入佔比或達10%以上。2021年,亞太地區對整個動視暴雪的收入貢獻佔比達12%。

  暴雪突然中斷合作的舉動,以及語焉不詳的迴應,令動視暴雪的口碑在中國市場一落千丈。就在今年1月,暴雪遊戲《魔獸世界》《爐石傳説》《守望先鋒》《暗黑破壞神Ⅲ》《魔獸爭霸Ⅲ:重製版》《風暴英雄》《星際爭霸》系列以及暴雪遊戲平臺戰網在中國大陸市場終止運營。此外,暴雪旗下游戲《爐石傳説》也無緣杭州亞運會。

  5月23日,微軟方面透露,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批准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動視暴雪發言人也證實此事,稱「很重視中國市場」。考慮到動視暴雪已經易主微軟,不少人認為暴雪遊戲還有重回中國的可能。關於暴雪遊戲是否會再次進入中國,記者聯繫微軟方面採訪,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