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同一地鐵站三個「東北口」,不熟悉路的乘客被繞暈了

2023-10-20 15:10

一處換乘站多個同方向出站口,重複的方向標識,把不熟悉路的乘客轉暈了……北京地鐵線網越來越密,換乘站數量迅速增加,隨之出現的新問題給市民出行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對此,政協委員羅衞認為:推進北京地鐵便民利民,應由「方便管理」轉向「方便乘客」。

乘客在十里河站看示意圖,G、H都是西南口 乘客在十里河站看示意圖,G、H都是西南口

現場——

標識重複 不熟悉路的乘客繞暈了

點位1:南鑼鼓巷站

兩個東北口,有個居然在街南

「你在地鐵東北口,我也在,怎麼沒看見你……」

從地鐵南鑼鼓巷站出站,拉着拉桿箱的吳先生邊打電話邊盯着人羣,卻怎麼也看不到朋友的身影。向路過乘客一打聽,才知道這里有兩處東北口,他在B口,朋友應該在F口。

吳先生連忙仔細觀察周圍出入口建築上的標識,這下他更暈了:南鑼鼓巷站有A、B、E、F四個口,E、F口位於地安門東大街北側,A、B口位於地安門東大街南側,可A、E都標着西北出口,B、F都標着東北出口,「這也太亂了,標的是東北口,居然有一個在大街的南側,這誰會想得到呀!不走錯纔怪。」

在地安門東大街南側的南鑼鼓巷站西北口(A口) 在地安門東大街南側的南鑼鼓巷站西北口(A口)
在地安門東大街北側的南鑼鼓巷站西北口(E口) 在地安門東大街北側的南鑼鼓巷站西北口(E口)

「在同一換乘站,標兩個西北口、兩個東北口,真是畫蛇添足。」吳先生説。

點位2:王府井

三個東北口,相差幾百米

「這麼多東北口,到底該從哪出站?」地鐵王府井換乘站內,一位女士皺着眉,瞅着牆上的示意圖發矇,1號線和8號線換乘出入口多達10個,僅東北口就有A、B1、E3三個。

更讓乘客困惑的是,A口和B1口同屬1號線車站,也都叫「東北口」。A口設置在東方新天地商場地下,商場里岔路、分支多,不熟悉周邊情況的乘客很容易繞暈。若想從A口到達B1口,從A口下車出站后,需要先穿過約100米長的通道,上兩層扶梯進入東方新天地一層,再180度轉身直行走出商場,而后繞過商場前方的廣場,才能來到B1口附近。

記者走訪中發現,三個東北口之間距離並不近,最遠的相距幾百米。E3口在王府井大街工美大廈門前,B1口在王府井大街街口,從E3口到B1口需要經過一個紅綠燈,步行5分鍾左右。

點位3:十里河站

同一條線路,也有兩個西南口

「我和男友約定在西南站口見面,都過了十分鍾也沒見到他。一打電話,他説早到了,我還以為他撒謊呢。」乘客王靜説,「原來14號線西南口有兩個,都在東三環路的西側,但H口靠近左安路,G口靠近東三環路。雖然相距不到100米,可因站口盲區大,我們相互看不到的。地鐵站這麼標出口,乘客不走錯路才奇怪呢!」

靠近東三環的十里河站西南口(G口) 靠近東三環的十里河站西南口(G口)
靠近左安路的十里河站西南口(H口) 靠近左安路的十里河站西南口(H口)

地鐵10號線、14號線、17號線都從十里河站經過,這里有10個出入口。除了常見的「東北口」「東南口」標識,十里河站10號線B口標註着「東出口」。可「東出口」並不是所有出入口中地理位置最靠東的。站內示意圖顯示,17號線的J、K1、K2口都在B口東側,且J、K1、K2的字母標識旁,無方位標識。

探因——

原有規則跟不上變化

為何地鐵換乘站出入口會重複方向標識?

北京地鐵96165客服熱線工作人員介紹,地鐵出入口標識按照對應車站相對位置標記。字母編號以車站為中心,西北口為A,順時針依次編號。以地鐵南鑼鼓巷站為例,該站是6號線、8號線換乘站,但6號線和8號線不在同一站臺、站廳,地理位置靠北的E、F口是8號線車站的出入口,在8號線西北、東北側,地理位置靠南的A、B口是6號線車站的出入口,在6號線的西北、東北側。所以,纔會出現兩個西北口、兩個東北口。

一般A口為西北口,由於車站具體情況不同,也會有例外。1號線王府井站工作人員説,開通較早的地鐵站方向正、出入口少,較好定位,部分新建地鐵出入口多,還會根據建築結構、地面結構有所變化,很難用東北、西北這種簡單的方向標註,也容易重複。1號線王府井站是1999年開通的后建線,雖然A口在商場里,B1口在路面上,但都在1號線東北方向,因而A口和B1口都標註為東北口。

京港地鐵熱線相關工作人員回覆稱,之所以14號線十里河站G、H口都叫西南口,由於兩個口離得較近,可以理解為設了兩個出口。

工作人員透露,幾個出入口方向標識相同,容易造成混淆,后期改造中,將考慮逐步弱化出入口的方向標識,比如以字母約定,就不會出現類似的困擾了。

探索——

數字或字母標註或可避免誤會

北京多位地鐵工作人員提到重複的方位標識有誤導乘客的可能,建議乘客通過英文字母約定見面位置。

記者在南鑼鼓巷看到,此前,A口和B口標註的「西北口」「東北口」字樣已經去掉,車站內已全部採用了字母標識,但站外出入口建築上還有方向標識。6號線南鑼鼓巷站工作人員解釋,出入口建築上的標識不在站點管轄範圍內,他們會與相關部門進一步溝通。

「有的換乘站出入口很多,像徐家匯站有近20個出入口,地鐵線網越來越密,不排除未來一個站點超過26個出入口的可能,再用字母標識,又會出現重複。」當談及出入口標識,上海乘客胡先生説,「數字標識更好記,對老年乘客更友好。」

「數字標識易識別,不清楚出入口對應目的地的乘客,可以參考站廳里的導向地圖。」上海地鐵熱線工作人員説。

採訪中,乘客們紛紛提出建議:「從便民的角度出發,改改地鐵口標識。」「不同車站建設時間有先后,不同線路、站內站外的管理還涉及不同部門,存在‘各自為政’的情況,地鐵出入口標識能否統籌規劃,統一管理?」

馬上就訪——

標識設置應轉向「方便乘客」

地鐵線路建設和服務乘客中存在的問題也引起了政協委員的關注。對於換乘站出入口重複繞暈乘客的現象,羅衞委員也有同感。

羅衞介紹,政協北京市第十四屆委員會上,他提交的《關於完善北京地鐵服務進一步便民利民的提案》中建議:截至2022年12月,北京地鐵運營線路共有27條,車站472座,其中換乘站78座。推進北京地鐵便民利民,由「方便管理」轉向「方便乘客」,不僅能強化北京地鐵的友好性,也能讓更多人選擇綠色出行。

「換乘站情況複雜,出入口眾多,以站臺為參照標示出入口方向,易導致站口標識並非實際地理方位的情況,且與多數乘客的思維習慣存在差異,形成的重複標識,更容易讓不熟悉情況的乘客走冤枉路。」

羅衞認為,直接用阿拉伯數字標識地鐵出入口,比用方位或字母區分更清晰明瞭。數字標識簡單易懂,而部分字母發音相似,比如B和D、G和J,若用字母標識口頭約定見面位置,還可能出現沒聽清發音,走錯出入口。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