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IPO驚現外資投行「退任潮」,究竟為何?

2023-10-18 20:3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轉自:活報告

10月15日,瑞信退任潮流零售公司KK集團整體協調人,此非近期港股IPO外資投行退出的個例,據LiveReport大數據統計,在今年四月份以來的港股IPO中,已出現10宗外資投行退任整體協調人的案例

在港股市場疲軟之下,港股IPO發行人增聘多家整體協調人以確保全球發售,其中大多聘任的為中資投行,市場上出現「中進外退」現象,或與歐美投資者對港股IPO的熱情減退,港股投資者結構變化相關。

一、高盛「五連退」港股IPO,外資投行不再吃香?

10月15日,潮流零售公司KK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與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已同意自2023年10月13日起終止委任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為其整體協調人之一。於該公告日期,KK集團已委任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作為其整體協調人。

來源:港交所

來源:港交所

根據港交所2022年8月修改的《上市規則》,發行人不僅要聘任保薦人、承銷商、律師等中介機構,還必須委聘整體協調人,且發行人如果在主板上市,必須在遞交上市申請前不少於兩個月委任保薦人兼整體協調人。

根據港交所的定義,整體協調人主要負責后期的全球發售工作,擁有向發行人作出分配建議和超額配股行使酌情權等權利。

港股IPO上市流程相對A股門檻較低,但將股票賣出去卻是一個難題,且港股市場交投持續低迷,投資者熱情也在逐步減退,整體協調人在IPO全球發售中需要為發行人尋找合適投資者,因此其在股票發售中擔當着重要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瑞信退任整體協調人並非近期外資投行退出港股IPO的個例,據LiveReport大數據統計,在今年四月份以來的港股IPO中,已出現10個外資投行退任整體協調人的案例

來源:LiveReport大數據

來源:LiveReport大數據

其中,高盛更是在4-6月以及9月「五連退」,接連退出第四範式(6682.HK)、科笛-B(2487.HK)、藥師幫(9885.HK)、KEEP(3650.HK)、友寶在線項目。美林也退任Growatt(古瑞瓦特)、Soulgate以及臻和科技的整體協調人角色。

第四範式直接在公告中改聘中金香港為整體協調人;科笛-B更是在5月17日官宣高盛退出,於5月22日通過聆訊,並在6月12日掛牌上市。

有市場人士表示,這或許與歐美投資者對港股IPO的熱情減退有關,外資投行主要面對的是歐美投資者,如若外資投行無法為發行人尋找到合適的投資者,退出也是無奈之舉。

同時,美元加息導致國際投資者融資成本直線上升,致使外資投行在中國的業務面臨着巨大挑戰和壓力。

二、增聘整體協調人保發行,「中進外退」現象頻發

整體來看,發行人平均聘任2家整體協調人蔘與IPO,但爲了后續全球發售的順利進行,也有些發行人會增聘多名整體協調人。

在2023年港股IPO中,整體協調人最多的是邁越科技,有7家整體協調人,分別是華富建業證券、農銀國際、交銀國際、中國銀河國際證券、招銀國際、國泰君安、中泰國際。科笛集團和極兔速遞緊隨其后也分別有6家整體協調人。今年以來,發行人委任整體協調人數量有上升趨勢,也反映了港股IPO市場股票發售的難度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增聘的投行中大多為中資投行,與上述外資投行的退出,在港股IPO聘任投行中形成了「中進外退」的現象。有專業投行人士表示或許與港股投資者結構的變化有關。

此外,也有部分企業有國際投行的需求,例如三家物流巨頭:菜鳥增聘摩根士丹利為整體協調人,其四家整體協調人花旗、中信里昂、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也大多為外資投行;順豐和正在招股的極兔速遞也增聘瑞銀為整體協調人。這或許與其體量以及全球化策略相關。

來源:LiveReport大數據

來源:LiveReport大數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