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官宣!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納入兩融標的!港股再度逼近年內低點,四大維度詳解港股后市機遇

2023-10-18 14:58

根據滬深證券交易所發佈的《關於融資融券標的證券2023年第三季度定期調整有關事項的通知》,10月16日,滬深交易所共281只融資融券標的ETF正式生效,其中,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也新晉納入融資融券標的。

對於二級市場參與者,ETF納入融資融券標的意味着更靈活的投資操作,投資者可通過融資放大上漲收益、或通過融券賺取做空收益。

此外能夠進入兩融名單,也意味着該ETF在資產規模、持有人户數、流動性方面均滿足了較高的市場要求,本身質地優良。

截至10月17日,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今年以來日均成交額超3000萬元,此次入選融資融券標的,意味着將有更多的交易資金湧入,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場內活躍度、流動性將進一步提升。

不僅如此,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綜合費率顯著低於主流費率,管理費(0.15%)和託管費(0.05%)加總后,綜合費率僅為0.2%,明顯低於主流ETF產品;較低的綜合費率意味着更好的投資體驗,越來越多的精明投資者秉承「省到就是賺到」的投資理念,選擇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3.9.30)

10月18日,港股小幅震盪,恆生科技指數回調,再度逼近年內低點,成份股方面,騰訊控股、美團、阿里巴巴、網易均小幅下跌,快速大跌7%,京東集團、百度集團、金山軟件、阿里健康跌超3%,中芯國際、比亞迪電子漲超2%,小米集團漲超1%,理想汽車小幅上漲。

受權重股回調影響,10月18日,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跌超1%,盤中溢價走闊,買盤持續強勁;上交所數據顯示,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已連續2個交易日獲資金淨流入。值得注意的是,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屬於跨境ETF,可T+0交易,有利於投資者捕捉日內交易機會;藉助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投資者也不需要開立港股賬户,利用普通A股賬户,即可一手起步低門檻配置在港上市優質資產。

港股未來投資機遇怎麼看?下面就從盈利、海外流動性、資金動向、估值四個維度,全方位解讀恆生科技指數的最新邊際變化!

一、港股盈利中樞有望抬升!

10月18日,相關部門發佈數據顯示,初步覈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三季度增長4.9%。

9月PMI回升至榮枯線以上,製造業景氣度連續4個月回升,供給修復強於需求,需求連續兩月好轉。

對此,國泰君安策略首席戴清認為,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經濟探底企穩回升。穩增長政策刺激下后續將保持一定的韌性。地產政策「組合拳」頻出,中上游需求或將回暖,企業盈利預期將逐步改善,港股盈利中樞有望抬升。(來源:國泰君安《「三因素」共振,看多四季度港股市場——海外策略研究》)

二、海外流動性或將邊際改善!

十年期美債利率在國慶期間攀升接近4.9%,越來越多的FOMC官員偏鴿表態,認為當前的貨幣政策具有限制性,足以使CPI回到2%的目標,應該停止加息。

戴清認為,FOMC加息尾聲逐漸清晰,海外流動性或將邊際改善;此外,港股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成立,削減股票交易印花税等問題提上議程,有助於提升港股活躍度,增強投資者信心。

三、資金持續入場&回購潮繼續!

10月以來,南向資金依舊跑步入場。截至10月17日,本月南向資金合計淨買入額超127億元,年內淨買入額高達2820億元。

此外,2023年以來,港股上市公司紛紛大力回購股票。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56家港股公司出手回購,截至9月底,港股回購金額已經達到809億港元,約為2022年的79%。恆生指數預計,2023年港股總回購規模將達到929億港元,約為此前五年回購均值的3.9倍!2023年以來,港股「回購王」為騰訊控股,年內回購額超300億港元,這也是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重倉股之一。

歷史上看,港股自2005年以來經歷過5輪公司回購潮,分別為2008年、2011年、2016年、2018-2019年和2021-2023年。

海通證券認為,從歷史經驗看,港股回購激增時,恆生指數均處於底部區域,並接近向上拐點。歷次回購潮之后港股往往企穩回升,中長期看回購潮結束后恆生指數和恆生科技均能帶來較好的投資回報,其中又以科技板塊在回購潮之后表現最好。港股5次回購潮期間,恆指平均跌幅為19.9%,恆生科技指數平均跌幅為12.1%。而歷次回購潮1年后,平均累計漲幅分別為19.0%和52.9%;在2019年港股回購潮的一年后,恆生科技指數的反彈幅度達到了創紀錄的107.3%!

四、歷史估值窪地,性價比突出!

從估值來看,截至10月17日,恆生科技指數的最新PE(TTM)為22.36倍,近三年估值分位數為0.68%,意味着估值低於近三年99.32%區間,港股位於高估值性價比區間,配置價值凸顯。

從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標的指數成份股來看,相當一部分公司具有稀缺性,具有戰略性配置價值。隨着經濟温和修復,這些高科技上市公司盈利有望觸底回升,而美債收益率水平已至高位,加息壓力緩解,恆生科技指數中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特別是特有風險,並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恆生科技ETF基金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4)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進取型(C4)及以上的投資者。標的指數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請投資者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以及集中投資於單一指數成分股的持有風險,請關注部分指數成分股權重較大、集中度較高的風險,請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ETF運作風險、投資特定品種的特有風險、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的風險等;以上產品投資於境外證券市場,基金淨值會因為所投資證券市場波動等因素產生波動。境外投資產品風險包括市場風險、匯率風險和政治風險等。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本文出現信息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

本條資訊由AI生成,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