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0-18 10:55
轉自: 指數貓
最近佈局海外市場的產品越來越豐富了。
9月26日,有一隻新基金獲批,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泛東南亞科技ETF(QDII)。
主要投的是海外的「南方東英iEdge泛東南亞科技指數ETF」,通過聯接基金的方式實現對「新交所泛東南亞科技指數(ASIATECP.GI)」的緊密跟蹤。
這個指數其實是一隻新指數,2022年11月才發佈。境外的這隻ETF也是今年6月20日纔在新交所上市。
指數貓去新交所翻了翻指數的編制資料,有幾個特點總結一下:
1,成分股30只,定位科技公司
選取的是東南亞和新興亞洲市場前30大科技公司,
涵蓋信息技術、軟件和諮詢、汽車製造、電子元件和製造、零售和媒體服務等行業。
2,覆蓋東南亞和新興亞洲市場
包括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
但印度只選擇了在美股上市的印度公司。
3,採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
每隻成分股權重上限為10%,印度公司合計不超過50%的權重。
4,業績表現
我們來看看「新交所泛東南亞科技指數」過去幾年的表現,
這隻指數的基日是2011年11月28日,自基日以來,年化收益8.61%,如果算上分紅再投資,全收益指數的年化收益是11.08%。
近五年的年化波動率超過23%,同期滬深300的年化波動率不到20%。
近五年最大回撤-32.31%,近十年最大回撤-42.72%。
與越南、印度的基準股指對此,2020年疫情之后那一波反彈的非常猛,在此之前的表現不如印度和越南。
5,重倉股
1)Delta Electronics Thailand PCL(臺達泰國)
臺灣台達電在泰國的上市子公司,主要做微電子零部件生產,包括高端服務器、電信基站等零部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充電樁。
2)Astra International Tbk PT
印尼最大的集團公司之一,當地最大的汽車出產、經銷與數字服務商,成立於1957年,270家子公司,員工接近20萬,年銷售收入約210億美元。
核心業務包括汽車、金融服務、重型設備、採礦、建築和能源、農業、基礎設施和物流、信息技術和房地產。Astra在印尼的汽車和摩托車市場分別擁有50%和75%的市場份額。
另外,Astra還是第八大權重股Jardine Cycle & Carriage的子公司。
3)Wipro(威普羅)
印度五大IT公司之一,大型軟件外包企業,和印孚瑟斯主營業務類似,但規模更小,是印度硅谷雙雄之一,服務客服包括GE、諾基亞、思科、惠普、微軟等。
4)Grab
東南亞超級應用霸主,以共享出行、外賣配送業務聞名,被稱為東南亞版「滴滴+美團+支付寶」。2012年成立於馬來西亞,總部位於新加坡。
企業品牌包括摩托車預約平臺GrabBike、拼車服務GrabHitch、餐品配送服務Grab、電子支付GrabPay等等,其中出行、外賣、金融三大業務在東南亞市佔率均位列第一。
2021年12月,Grab登錄納斯達克,以45億美元的募資規模和近400億美元的估值創下了東南亞企業在美股的最大IPO紀錄。
但上市后不久,Grab股價就遭遇回調,最大跌幅達到80%。從成立以來,Grab始終處於虧損燒錢狀態。
5)SEA (東海集團)
號稱「東南亞小騰訊」,全球消費互聯網巨頭之一。集電商、遊戲、支付業務於一體,旗下知名品牌包括東南亞第一遊戲發行公司Garena,東南亞第一電商平臺Shopee和數字金融業務SeaMoney。
這家公司曾在2021年站上2000億美元市值大關,成為亞洲市值排名第三的科技公司。但在隨后的半年,SEA遭遇科技寒潮,現金流出現危機,股價一度暴跌90%。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降本增效,SEA已經連續兩個繼續實現盈利,但股價依然徘徊在低位。
6)Infosys(印孚瑟斯技術)
印度頂級軟件企業,印度硅谷雙雄之一,也是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印度公司,主要向全球客户提供諮詢與軟件等IT服務,全球合作伙伴包括微軟、英特爾、SAP、3M、Arrow、Cisco等。目前全球員工超過29萬人。
有意思的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是印度億萬富翁那瑞亞那·穆爾蒂,被稱為「印度比爾·蓋茨」,他的女婿正是現任英國首相蘇納克。
7)Venture(萬特)
大型電子製造企業,總部在新加坡,業務位於全球電子產業鏈中游,和富士康類似,但規模要小的多,算是全球EMS代工廠前二十強。
8)JC&C
怡和集團在東南亞的投資控股公司,持有Astra的50.1%權益,投資了越南和泰國多家公司。
9)MakeMyTrip
印度第一大OTA(在線旅遊企業),被稱為「印度版攜程」,主要提供旅遊、航班、火車、餐飲、景區預定等服務,月活躍用户達到數億人。
2019年,攜程通過股權置換,成了MakeMyTrip的第一大股東,擁有48.85%的投票權。
總結: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國內佈局QDII基金屈指可數,現在又多了一個工具,是件好事兒~
相較於現有的越南、印度基金,這隻ETF更像東南亞的納斯達克指數,彈性更大,波動更大。
如果你看好這塊土地未來的人口紅利優勢、產業轉移機會,以及科技發展空間,可以關注這隻基金未來的表現。
風險提示:本文不代表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責任編輯:常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