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華盛早報丨英偉達一夜蒸發535億!遭AI芯片禁令圍堵;比亞迪預報Q3盈利或翻倍

2023-10-18 08:29

  • 美國9月「恐怖數據」大超預期, 或促使美聯儲再度加息
  • 大摩唱多標普500很可能在第四季度反彈
  • 拜登政府升級AI芯片禁令,英偉達盤中一度下跌逾7%
  • 比亞迪股份:料Q3歸母淨利潤95.46億-115.46億元,同比升67%-101.99%

1、 美國9月「恐怖數據」大超預期, 或促使美聯儲再度加息

周二,素有「恐怖數據」之稱的美國9月零售銷售月率環比上升0.7%,不及前值修正值0.8%,但遠超市場預期的0.3%,實現連續第六個月增長。繼顯示9月通脹居高不下以及就業增長飆升的數據之后,強勁的消費需求或將促使美聯儲再次加息。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躍升至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標普500指數下跌。交易員增加了對未來幾個月加息的押注,並將對首次降息的押注推迟至2024年晚些時候。

2、美聯儲會議紀要:一地區聯儲銀行董事會在9月尋求上調貼現率

美聯儲周二公佈的貼現率會議紀要顯示,在12家地區聯儲銀行中,有一家銀行的的董事在9月尋求上調貼現率,而其他聯儲銀行則贊成維持貼現率不變。根據貼現率會議紀要,克利夫蘭聯儲銀行的董事會成員支持上調貼現率25個基點。

3、里士滿聯儲主席巴爾金稱傾向於維持利率不變

里士滿聯儲主席巴爾金在周二發表的講話中表示,雖然通脹路徑「尚不明確」,但「我們有時間來看看是否已經做得足夠多,或者是否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巴爾金表示他支持FOMC在9月會議上放棄加息的決定,以便官員們能夠收集更多信息。

4、巴以衝突仍有升級風險,但華爾街交易員正靜觀其變

儘管日益黯淡的地緣政治問題給從石油供應到對風險資產的偏好等方方面面都帶來了挑戰,但被稱為恐懼指標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VIX波動率指數仍未收於危機期間廣受關注的20上方,並將迎來五年來最長的平靜期。與此同時,隨着10年期美國國債觸及2023年高點,美國國債的避險升勢已經消失。

5、大摩:標普500很可能在第四季度反彈

華爾街大空頭、摩根士丹利首席股票策略師Michael Wilson表示,標普500指數在2023年第四季度「很有可能」出現反彈。摩根士丹利維持標普500指數3900點的年終目標價,並認為最好的配置方式是持有收益穩定的防禦性成長股以及能源等后周期股。

6、美銀基金經理調查:硬着陸預期上升,投資者涌向現金

美國銀行鍼對全球259名基金經理在10月6日至12日進行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基於現金頭寸、股票配置和經濟預測的最廣泛的情緒指標在夏季有所改善后,10月份再次出現下降,現金水平佔管理資產的比例已攀升至5%以上。經濟增長預測方面,50%的投資者預計未來12個月全球經濟將走弱。對經濟硬着陸的擔憂在上升,從9月份的21%上升到本月的 30%。

image.png

7、美SEC主席警告:十年內或看到人工智能引發的金融危機

SEC主席Gary Gensler日前在採訪中表示,人工智能最早將在本世紀20年代末或者30年代初引發金融崩潰,而這幾乎不可避免。他還稱金融業如此依賴科技公司開發的模型,將導致經濟混亂。Gensler呼籲人工智能監管規則既要解決科技公司如何構建底層人工智能模型的問題,也要解決華爾街如何處理這些模型的問題。

8、高盛警告:航運業衰退可能更持久更嚴重!

高盛分析師Patrick Creuset 在最新的報告中預測,航運業的衰退將比市場所想的更嚴重也更持久,這會導致航運業的貨運價格和公司的盈利繼續下滑。儘管航運市場正經歷價格下跌,但由於新船隻的不斷投放、貨物可以按時交付,以及停用和報廢的船隻較少,航運市場上的供應仍然相對充裕。

美股周二收盤漲跌不一,標普指數收盤基本持平,美國國債收益率繼續攀升,2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4.3個基點,升至5.139%。英偉達收跌4.68%,特斯拉收高0.39%,美國銀行績后收高2.33%。

1、拜登政府升級AI芯片禁令,英偉達市值一夜蒸發超535億美元

英偉達周二盤中一度下跌逾7%,收盤仍有4.68%跌幅,報439.38美元/股,市值一夜蒸發超535億美元。

拜登政府周二更新了針對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規定,計劃阻止英偉達等公司向特定國家出口先進的AI芯片。英偉達迴應稱,「我們遵守所有適用的法規,同時努力提供支持許多不同行業數千種應用的產品。鑑於全球對我們產品的需求,我們預計(新規)短期內不會對我們的財務業績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2、頂級投行高盛Q3業績超預期,連續第八個季度利潤下降

投行高盛集團最新公佈的第三季度營收和每股收益雙雙超過市場預期,繼摩根大通之后又交出了一份讓投資者興奮的業績。財報數據顯示,高盛Q3營收錄得118.2億美元,高於市場先前預期的111.9億美元,但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淨利潤為20.6億美元,同比下降33%,連續第八個季度利潤下降。

3、美國銀行淨利潤躍升10%,投行業績和淨利息收益增長超預期

得益於美聯儲加息及市場波動,美國銀行交易員第三季度業績創十多年來歷年同期最佳,淨利潤也高於分析師預測。該公司的固定收益和股票交易員業績超出預期,股票交易收入增長10%至創紀錄的17億美元。在交易部門業績推動下,美銀淨利潤飆升10%至78億美元; 投行部門表現也好於分析師預測,併購諮詢收入增加3.7%,股票發行交易收入躍增49%。

4、高盛:減肥藥市場2030年有望達到1000億美元,禮來與諾和諾德佔據絕大多數份額

高盛分析師預測,到2030年,減肥藥有望帶來1000億美元的商機,其中禮來公司與諾和諾德公司佔據絕大多數份額。高盛表示,市場普遍預計禮來和諾和諾德將形成雙頭壟斷,到2030年,這兩家制藥商將佔據約80%的減肥藥市場份額。

5、通用汽車推迟一年生產純電動卡車,否認和汽車業大罷工有關

周二通用汽車公佈重新設定生產計劃時間,2025年末,將在密歇根州底特律郊區的Orion Assembly工廠生產電動卡車,較此前計劃的時間明年推迟至少一年。通用汽車稱,推迟生產是爲了「更好地管理資本投資,以及滿足不斷變化的電動汽車(EV)需求」,否認和正在進行的汽車業大罷工有關。

6、美國合衆銀行大漲近7%!美聯儲豁免其第二類金融機構資本要求

美聯儲通知這家地區性銀行,它不再需要滿足更嚴格的第二類金融機構的資本要求。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份文件,該行也不再需要提交季度實施計劃以遵守與第二類金融機構相關的要求。今年以來,美國合衆銀行的股價已累計跌超16%,因為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地區性銀行危機影響了該行業的整體人氣。

 

截至周二收盤,恆生指數漲0.75%,報17773.34點,恆生科技指數漲0.64%,國企指數漲0.71%。恆大汽車漲超38%,小米集團-W漲超3%,京東集團-SW漲超2%,國聯證券漲超3%。

1、比亞迪股份:預計Q3歸母淨利潤預計達到95.46億元-115.46億元

該集團預計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5億-225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盈利93.11億元上升120.16%-141.6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淨利潤183億-202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盈利83.65億元上升118.78%-141.49%。

在今年第三季度,比亞迪股份盈利狀況明顯提升,歸母淨利潤預計達到95.46億元-115.46億元。比亞迪股份有望首次單季盈利超百億元,同時第三季度盈利也有望超過上半年全年的109.54億元。而且,在整個第三季度中,比亞迪股份日賺過億。

公告稱,2023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車行業延續良好的增長勢頭,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創下歷史新高,穩居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

2、百度發佈文心模型4.0,李彥宏:綜合水平與GPT-4相比毫不遜色

在昨日的百度2023世界大會上,李彥宏宣佈文心大模型4.0正式發佈,並開啟邀請測試。他表示,這是迄今為止最強大的文心大模型,實現了基礎模型的全面升級,在理解、生成、邏輯和記憶能力上都有着明顯提升,綜合水平「與GPT-4相比毫不遜色」。

3、恆大汽車:進一步延迟寄發債轉股及紐頓集團認購事項通函

恆大汽車昨日尾盤暴漲34%,公司公告稱,恆大汽車與認購方紐頓集團,因9月28日股份暫停買賣,及近期中國恆大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就擬議交易及條款的潛在重新談判,互相來往通信。由於擬議交易的條款可能因上述最新發展予以調整,恆大汽車預計該通函將不會在10月16日或之前寄發。

4、佳兆業集團(01638):就境外債務向債權人小組提呈初步指示性重組方案

5、國富創新(00290):擬折讓約9.09%按「1供3」基準發行供股 最多淨籌約4.73億港元

6、比亞迪電子(00285)發盈喜:預期前三季度的股東應占溢利為約28.36億-31.16億元 同比上升129.29%–151.93%

7、創夢天地(01119):獲CEO陳湘宇增持108萬股 每股作價約2.75港元

1、長期美債 $ZBmain 遭遇疫情期間以來最劇烈波動

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過去五個交易日中每天波動近13個基點,為三年多來最高水平,是過去十年日均水平的三倍多。30年期美債收益率周二在亞洲市場上漲了5個基點。這種大幅波動對投資者來説是一項挑戰。美債供應規模激增引發了對持有較長期債券風險的擔憂,與此同時,因美聯儲加息周期可能引發衰退的預期而被吸引入場的交易員也面臨着風險。

港股新股

極兔速遞-W | 申購中

港股財報

滔搏

美股財報

摩根士丹利 | 盤前

阿斯麥 | 盤前

寶潔 | 盤前

特斯拉 | 盤后

奈飛 | 盤后

IBM | 盤后

美國鋁業 | 盤后

以上是今天的華盛早報,歡迎留言討論,祝您投資順利!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