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0-16 16:00
10月的北美電影市場,終於迎來大救星泰勒·斯威夫特。這位世界流行樂壇巨星的演唱會電影《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迴演唱會》(Taylor Swift: The Eras Tour)周末在北美3850家影院上映,獲得約9600萬美元開畫票房。
19.89美元的票價遠超平均水準
9600萬美元的開畫票房與《小丑》在2019年上映時的9620萬美元開畫票房,基本持平,究竟會不會超越后者、刷新北美10月開畫票房紀錄,恐怕還要等到美國當地時間周一晚些時候確切的周末票房出爐后才能見分曉。
按照慣例,票房數據都由發行方自己在周日初步上報,這次《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迴演唱會》的發行方是美國第一大電影院線AMC,他們周日上報的數據是9500萬美元至9700萬美元,給出了不小的變量空間,到周一晚間應該還會有所修正。
當然,這次《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迴演唱會》的高票房,也佔了高票價的便宜。該片的成人全價票售價高達19.89美元一張(據說是為呼應斯威夫特的專輯《1989》,同時這也是她的出生年份),遠超出目前北美影院約12美元的平均票價。也因此,9600萬美元的成績,換算下來差不多是500萬觀影人次。而回到2019年10月,《小丑》的平均票價約在9美元一張,首周末的實際觀影人次可能達到1000萬人次,要比《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迴演唱會》的觀眾人數高出不少。
觀眾人次的對比,也反映出《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迴演唱會》畢竟只是一部演唱會電影。這部全長165分鍾的作品,純粹只是她今年8月時在加利福尼亞州英格伍德體育場舉辦的時代巡迴演唱會的演出實況;除了粉絲願意買單外,對於普通路人而言,吸引力還是有限的。但反過來説,明明市場存有侷限性,結果還能獲得如此票房佳績,更能説明斯威夫特掀起的這股熱潮有多厲害。
早些時候在2023年MTV音樂錄影帶大獎頒獎典禮上,轉播方破天荒地為斯威夫特開設了單人轉播機位,為她配備專屬攝影師,好讓其粉絲可以選擇只看她一人的畫面。還有美國媒體《今日美國》,之前也開出招聘啟事,招募一位專職記者,不干別的,單單就負責報道斯威夫特一人的新聞即可,而且薪酬福利據說頗為理想。
當然,現在就要預測《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迴演唱會》最終會獲得多少票房,仍為時尚早。和傳統影片不同,該片只在周末放映,周一到周三根本就不安排任何場次。也因此,雖然有分析人士預測其最終北美票房可以上看兩億美元,但持不同意見者也不在少數。
臨時提檔只為衝擊一億美元開畫
同類的演唱會電影中,過往票房比較出色的有2008年上映的麥莉·塞勒斯的演唱會電影(開畫票房3100萬美元,北美總票房6520萬美元)、2009年上映的邁克爾·傑克遜演唱會電影(開畫票房2320萬美元,北美總票房7200萬美元)和2011年上映的賈斯汀·比伯演唱會電影(開畫票房2950萬美元,北美總票房7300萬美元)。
對比之下,《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迴演唱會》目前的北美票房,已超過上述幾部電影的全程票房。當然,要是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的話,1970年上映的演唱會經典電影《伍德斯托克》,其500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換算到現在,約為3.5億美元,恐怕還是要比《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迴演唱會》更高一籌。
值得一提的是,《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迴演唱會》整個橫空出世的狀態,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不按牌理出牌:沒有電影公司參與,直接找到AMC院線來做發行;沒有專業公關公司負責營銷,宣傳企劃都由斯威夫特自己的團隊操辦;可以説是有一種取消中間商,直接C2C的意味。最后,臨到上映之前,該片果然也搞了突然襲擊,讓所有人再次大吃一驚。
原本,和絕大多數新片一樣,該片應在周五開始首映(而且,之前坊間一直傳説,13是斯威夫特的幸運數字,所以她特意挑了10月13日來首映),結果卻在10月11日周三中午11點忽然宣佈,第二天——也就是周四的下午六點,就會開始提前放映。
這樣的突擊做法,給該片帶來了更多的媒體話題,對於院線來説,也可説是增加了額外的收入,不過具體到各家影院,除了AMC院線自己之外,其余影院基本都要迟至10月11日中午,才和外界一同獲悉這個消息。於是,要在24小時內落實周四晚間到周五白天的加場工作,着實讓不少影院經理有些手忙腳亂。
而且,該片在周末的預售票房,本就已經相當飽和,想要買票入場的觀眾基本都早早買好了周五晚上或周六、周日的票,這導致周四晚和周五白天的銷售情況反而並不十分理想。據分析,發行方AMC之所以要提前一天搞突襲,恐怕是預見到了開畫票房距離他們原本以為的一億美元,還有幾百萬美元的缺口,所以想要提前一天上映,衝擊一下這個整數關口,結果恐怕還是很難實現目標。
對於AMC的做法,被迫加班的其他院線人士,確實頗有微詞。當然,整體而言,影院經營者還是非常感謝《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迴演唱會》的降臨。畢竟,繼《芭比》和《奧本海默》之后,北美新片有些后繼乏力。對比去年10月,前有恐怖片《危笑》,后有《黑亞當》,全月票房達到4.69億美元。而今年10月,如果沒有這部演唱會電影,只靠恐怖片《驅魔人:信徒》繼續撐市面的話,估計整個10月的票房,很難達到4億美元。
影院各出奇招吸引觀眾
事實上,爲了迎接《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迴演唱會》的上映,北美影院行業也祭出了各種招數。
Cinemark院線推出了800美元(不含税)的包場服務,不過提供的都是小廳,可容納最多40名觀眾,合計下來等於每人付費20美元,和這部電影嚴格規定的19.89美元成人票價,基本持平。Cinemark首席營銷官表示,這是他們可以為歌迷提供的最高級別的泰勒·斯威夫特演唱會電影VIP體驗,「以大銀幕和環繞聲,為您提供一個最迷人的環境,讓您與親朋好友一同載歌載舞,欣賞這十年一度的演唱會盛況」。
歷史可追溯到1935年的馬庫斯電影院線,是擁有900多塊銀幕的全美第4大院線,主席格里高利·馬庫斯是這家家族企業的第三代經營者,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從業那麼多年,向來反對觀眾在觀影期間使用手機,不管是打電話還是發信息,但這一次,卻是破天荒地鼓勵大家邊看《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迴演唱會》,一邊揮舞手機,全場歡歌。「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們完全不禁止觀眾使用手機,我們甚至鼓勵他們拍拍自拍什麼的,就當是在聽演唱會吧。」馬庫斯表示,「不過,我也不希望看到觀眾會雙腳站在座位上看這部電影,電影院里的座位本來就有高低差,后排的人不用站起來,也能看清楚大銀幕。」
在密歇根州經營鳳凰院線(Phoenix Theatres)的克里·雅格布森表示,自己入行四十余載,還從未見過這麼受歡迎的演唱會電影,「它就像是演唱會電影里的《星球大戰》」。爲了迎接該片上映,他們提前完成了旗下影院的更新工程,對於有觀眾會興奮地站起來載歌載舞的情況,雅格布森倒是表示非常歡迎,他們甚至還準備好了大量供觀眾使用的氣球,還準備了影片放映之前的全場卡拉OK環節,總之一切都是爲了炒熱氣氛。
而在新澤西開電影院的盧克·鮑爾斯也告訴媒體,只要觀眾不在他家影院里大肆破壞,其他任何行為他們都可以接受。反正他都已經未雨綢繆,多招了一倍的清潔人員。「花了不少錢,但都值得。我們會有人不斷巡視,確保場面不會失控,但絕對不會影響現場的氣氛,畢竟,這就是一場大型的派對。我們已經預想到了屆時影院地毯上會滿是爆米花的情況,所以需要多一倍的清潔人手。總之,只要不破壞東西,隨便大家怎麼來。」
對於在田納西經營汽車影院的巴里·弗洛伊德來説,觀眾站起來,跳起來,空間上本就完全不成問題。《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迴演唱會》尚未正式上映,他家影院的預售票就已經和整個8月的全部電影票房持平了!最熱門的晚場,將會時隔許久重現三百輛汽車擠滿他家整塊場地的盛況。
此外,相關衍生產品也是供不應求,各種有斯威夫特肖像的官方紀念品比如飲料杯、爆米花桶等,都成了搶手商品,很早就遭到了各路影院老闆的瘋搶,大家都是有多少進多少,能搶到多少貨源就要多少,根本不怕到時候會賣不掉。很多影院經營者表示,這樣的商品熱賣情形,上一次出現還要追溯到《復仇者聯盟》上映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