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匯金增持A股四大行引市場關注,港股是否存在類似機制?

2023-10-12 15:46

對於此次匯金出手,包括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證券在內的券商指出,匯金增持有望對市場信心形成一定提振。東吳證券也在近日指出,匯金在當前出手,確實透露出不一樣的信號,國家對於市場和經濟的信心十分重視。毫無疑問,當前正處於從政策底向市場底、經濟底過渡的關鍵時期,如何促成市場和經濟儘快形成良性循環是當務之急。

市場經常將匯金的出手視為國家隊的行動,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只在A股市場出現。港股也有類似的機制,盈富基金就是其中之一。

根據東吳證券的研報,1999年11月,中國香港外匯基金投資有限公司推出與恆生指數掛鉤的單位信托——盈富基金,旨在購買外匯基金當時購入的藍籌股,將股份以基金單位形式出售。盈富基金這一「港股版的恆生ETF」是使平準基金逐步退出股市的重要機制。不過盈富基金還保留了一部分股票作長期投資,待最后一批待沽單位完成認購后,盈富基金改由金管局管理,並將股票組合管理工作完全交由外聘基金經理負責。

截至發稿,盈富基金的資金規模達到1283.18億港元。自該基金成立以來,累計漲幅達到175.24%。

從最新盈富基金的持倉數據來看,主要是匯豐控股(00005.HK)、騰訊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SW(09988.HK)、友邦保險(01299.HK)、美圖-W(03690.HK)分別佔到淨值比例的8.60%、7.57%、7.47%、7.02%、5.77%。

注:盈富基金的成分股

注:盈富基金的成分股

盈富基金的前身

關於盈富基金誕生,這與1997年索羅斯狙擊香港股市有關。

當時1997年中國香港迴歸之際,國際金融炒家對中國香港金融市場發起了「精心策劃」的「攻擊」,通過集中拋售港幣、待其貶值后再以低價購回,從中套利。一場「匯率保衞戰」也被正式發起,港幣利率在短期內快速走高,但同時也給股票價格施加了壓力。在索羅斯聯同其他國際炒客的多次攻擊下,恆生指數於1998年8月13日降至谷底。

8月14日,中國香港金融管理局首次動用外匯基金,大量買入匯豐、中國香港電訊等大盤藍籌股,暫時止住股市下跌的頹勢。此后半個月里,國際炒家和中國香港政府展開了一場針鋒相對的「拉鋸戰」,中國香港政府共斥資1181億港元買入33只藍籌股,最終成功頂住了國際炒家的壓力,這場「匯率保衞戰」也以港府慘勝、國際炒家鉅額虧損而告終。

爲了消化」戰后積聚的大量「官股」,「匯率保衞戰」的副產品(即盈富基金)應運而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