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0-11 19:02
身着黑西裝,內里白襯衣最上方的一顆鈕釦敞開,不繫領帶,就是須濤*的穿搭。但要説令人印象最深的,卻是他嘴角上方的一顆黑色痣。
老一輩的人常説,嘴角上方有黑色痣的人通常意志力堅強,在財運和事業上有大福。
聽起來挺玄乎,但須濤自入學求職,再到后來創立智核生物,整體上確實順利。
目前公司已完成4輪融資,收穫了康寧傑瑞、元禾控股、隆門資本等十多個股東,7款在研核藥中,一款即將上市。此外,還與邁斯拓撲等多家公司達成合作。
一切都朝着計劃前行,背后離不開掌門人須濤。
01 從康寧傑瑞而來
談及創業,須濤回答最多的是,因為喜歡,且一定程度上趕上了「適合的年代」。
上世紀80年代,須濤出生在蘇州常熟小鎮,這里民營經濟發達,受父親的影響,從小就埋下了創業的種子。
碩士專業方向是生物信息學,后在東南大學攻讀生物學博士,畢業后在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擔任助理研究員,主導863項目,完成了自動化基因組分析註釋系統GLAD軟件系統開發。
時間來到2009年,須濤的導師徐霆博士,回國創建蘇州康寧傑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次年須濤加入其中,從事研發工作,同時擔任總裁助理。在職期間參與了雙抗及抗體混合物平臺的設計搭建,且參與設計的多個新葯已處於臨牀試驗階段。
對於彼時的他而言,核藥很遠,只是一個概念。
一個機緣巧合下,須濤從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的主委那里瞭解到,全球對於核藥都仍然存在巨大的且未被滿足的臨牀需求。
與歐美不同,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且停滯了相當長的時期,已經近10年沒有批准過一個放射性新葯。
不是沒有市場,是很難,不管是研發還是監管層面,加上我國自主核素「吃緊」,因此鮮少有人涉足。
須濤看到了核藥的市場前景,加上年輕敢拼肯拼的精神,從小立志創業的他知道,時機到了,於是決定辭職親身下場製藥。
這一決定,也得到了導師徐霆的支持。2014年須濤辭職,2015年兩人聯合創立了智核生物,落地蘇州。
02 三步走階梯戰略
雖説創業,但那時的核藥在中國卻是冷門賽道,可以參考的企業和文獻少之又少,怎麼做是面臨的*難題。
在康寧傑瑞就職時,須濤涉足的大多是蛋白質及抗體研發,對於核藥,瞭解並不深。
於是,須濤決定利用股東康寧傑瑞豐富的重組蛋白開發經驗,「另闢蹊徑」,通過整合下一代重組蛋白和核醫學技術,提高癌症診療的精準度和高質量。
用他的話來講,就是將生物藥與核醫學組合起來。
如何實現組合?
須濤解釋説:「一方面,可以在重組蛋白上添加用於顯影的放射性元素,進行腫瘤的診斷;另一方面,將重組蛋白與殺傷性放射核藥結合,就可做到腫瘤的精準放療。」最終,實現診療一體化。
在此基礎上,須濤立即啟動了thyrogen生物類似藥SNA001的研發,並制定了「三步走階梯戰略」:
*步是開發SNA001,這是全國*重組人促甲狀腺素注射液,用於填補分化型甲狀腺癌碘治療和診斷在國內的市場空白。
在須濤帶領下,SNA001項目僅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就推到了臨牀三期,目前已進入BLA階段,預計今年年底獲批上市。
SNA001在臨牀上非常急需且空白,在那時核藥創新荒漠的中國,須濤帶領團隊積累了從臨牀、註冊到商業化的完整經驗,成爲了智核生物彎道超車的關鍵。
第二步是智核管線中重點推進的項目,即結合單域抗體開發放射性核素顯影劑,將同位素68Ga/99mTc與腫瘤免疫細胞的靶點相結合,用於腫瘤的顯影診斷,已有3款產品在臨牀I期或IIT階段。
第三步是開發診療一體化的RDC藥物,也是公司最核心的研發方向,其在研管線SNA011和SNA017就是代表。
2018年,諾華的luthera上市,掀起了RDC藥物開發的浪潮,讓國內投資者看到了核藥的潛力。
須濤也獲得不少資本的青睞。2020年,拿到了鋭合資本領投的近億元融資;2021年,融資3億美元,由天士力渤溢資本領投。
源源不斷的資金到賬,智核生物補足彈藥,今年5月在蘇州成立了*放射性乙級同位素實驗室。
03 *個十年
目前智核生物成立已有8年,但回想剛創業時,須濤仍歷歷在目,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他曾坦言,創業早期對試驗細節懂的不是很多,這就必須讓我學會權力下放,學會去信任整個團隊。雖然這個過程在最初比較坎坷,但也讓我發掘出了不少認同公司價值觀的小夥伴,獲益匪淺。
並表示,整個管理的核心就是尋找和培養一羣理念一致的員工。
而如今,在覈藥研發如火如荼的當下,智核生物作為中國首家核醫學創新葯企,憑藉先發優勢和*技術,已躋身該賽道*梯隊。
不久后,智核生物將迎來*個十年,而須濤也將邁入不惑之年,會交上怎樣的答卷,今年年底SNA001能否順利上市是考覈的一個關鍵。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眾號:智藥局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