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一帶一路 外國紙幣上的中國建造】拉瑪八世大橋的「連通」與「聯通」

2023-10-11 06:04

出品人:杜傳貴 林海利

總策劃:孫愛羣 林潔

總統籌:黃麗娜 蔣錚 侯恕望 駱蘋

執行統籌:董柳 宋金峪 譚錚

文/羊城晚報特派泰國記者 周聰 薛江華

圖/羊城晚報特派泰國記者 鍾振彬

中國企業參與承建的大橋被印在泰國20泰銖紙幣上

夜幕降臨,位於泰國首都曼谷的拉瑪八世大橋迎來繁忙時刻——橋上車水馬龍,橋下的體育公園人流如織。

羊城晚報特派泰國記者到訪時,大橋下的體育公園足球場上,一羣少年正進行一場激烈的對抗賽。帶球、勾腳、扭腰、射門……身穿黃色球衣的16歲少年頌在比賽中表現亮眼,球場上傳出陣陣歡呼聲。

橋樑,是每座城市的記憶名片。作為曼谷標誌性的交通要道,拉瑪八世大橋由中國企業參與承建,被印在泰國20泰銖紙幣上。這座氣勢磅礴的斜拉大橋吸引眾多遊客參觀打卡,而大橋下的體育公園也成為當地人的重要休閒場所,承載了很多人的生活記憶。

大橋見證幸福生活

頌幾乎每晚到拉瑪八世大橋下的體育公園踢足球,和小夥伴們一起盡情揮灑汗水。

「我們就是在這里踢球認識的。」頌指着身旁的另一位小夥伴説。

「我最喜歡的球隊是曼聯,我爸爸也是曼聯的資深球迷,我從小就看曼聯的比賽。」頌説。

談到他們共同喜歡的足球,頌和小夥伴們的話匣子打開了,你一言我一語,興奮地説個不停。

當被問及喜歡足球的理由時,頌説:「在球場上激烈的對抗讓我很興奮,每一個精彩的傳切射門瞬間都讓我熱血沸騰。」

對於拉瑪八世大橋,頌十分熟悉。「橋上專門設有人行道和自行車道,許多當地民眾和遊客喜歡在這里散步、跑步、騎車。同時,人們還可以在橋上俯瞰寬闊壯麗的湄南河。湄南河兩岸綠樹成蔭,濕潤涼爽的河風撲面而來,即使是正午超過30攝氏度也不會讓人覺得炎熱。」頌介紹道。

「因為有了這座大橋,纔有了這個球場,我們才能聚在一起踢球。」在頌看來,拉瑪八世大橋帶給他的不僅僅是交通上的便利,更提供了一個聚會、遊樂的休閒場地。

頌表示,他非常感謝大橋給自己帶來的一切。在這里,他和興趣相投的夥伴一起組建了球隊,球隊以拉瑪八世大橋命名。

大橋記錄美好回憶

美麗的湄南河河岸開闊,碧波漣漪。河流穿過曼谷市區,滋養着兩岸人民,讓滿是鋼筋水泥建築的城市多了幾分婉約的柔美。拉瑪八世大橋橫跨湄南河,為曼谷這座城市增添了幾分靈秀和神韻。

「大橋不僅為曼谷交通帶來便利,還成為熱門景點,同時也是市民最喜愛的休閒場所。」頌指着不遠處的大橋説,「橋下設有一些供休息的長椅,路邊還有不少商販推着小推車販賣當地美食。在這里,泰式奶茶、炒河粉等泰國小吃應有盡有、物美價廉。」

湄南河最美的景色在夜晚。入夜后,拉瑪八世大橋金色的燈光和周圍亮燈的建築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了一幅美麗畫卷。人們既可以坐在河畔公園的涼亭里欣賞夜景,也可以吹着河風在橋上漫步,感受身旁的車水馬龍。

「拉瑪八世大橋夜晚的燈光十分迷人。」當地居民珍珠對記者説,她居住的地方和工作場所隔河相望,每天她都通過大橋步行上下班,「下班后走在橋上,吹着河風,看着橋畔的美景,感覺特別愜意」。

珍珠説,拉瑪八世大橋也成了很多人到曼谷遊玩的打卡點,每當有外地朋友到訪,她都會帶着朋友前來拍照打卡,留下美好的回憶。

更多中泰「連心橋」

近年來,隨着中國和泰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一座座形式不同的中泰「連心橋」在泰國拔地而起。

泰國素萬那普機場擴建項目、清邁湄光水壩、曼谷南外環全高架高速公路、曼谷市政府新辦公樓、曼谷中國文化中心、泰國M6高速公路等一批重要民生工程,均出自中國企業之手。這些中國建造的民生項目,不僅便利了當地百姓、給當地帶來更多就業機會,還成為重要的觀光打卡點。

其中,中國企業承建的泰國素萬那普機場擴建項目是泰國「東部經濟走廊」計劃以及「泰國4.0」經濟戰略重要民生工程之一,有效改善了老航站樓客流量壓力過大的現狀,助力泰國旅遊業發展。

一個個合作項目,見證着中泰友誼,承載着雙方人民對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拉瑪八世大橋下的體育公園,隨着足球場燈光熄滅,頌結束了一天的快樂生活。走出公園,頌揮手告別了小夥伴,並扭頭對着大橋說了句「明天見」,隨后便開心地朝家的方向走去。此時的拉瑪八世大橋,橋上依舊車水馬龍,橋底依舊熱鬧非凡。

【點睛】

拉瑪八世大橋融合中泰文化元素

在2003年發行的面額20泰銖紙幣背面,有一座氣勢磅礴的大橋。這座大橋正是由中國企業參與承建的拉瑪八世大橋。

大橋以泰國國王拉瑪八世命名,為單塔三索麪不對稱斜拉橋,主塔為人字形,主橋長475米、高175米,是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在境外承建的第一座斜拉橋工程。

拉瑪八世大橋也是泰國第一座非對稱斜拉橋。相比湄南河沿岸的其他橋樑,拉瑪八世大橋在設計上具有更高辨識度。同時,作為王室資助項目,拉瑪八世大橋被視為泰國國王送給泰國人民的禮物。泰國國王曾3次親臨大橋施工現場,察看建造進度。

2002年9月20日,拉瑪八世大橋正式通車。泰國國王主持了啟用儀式,並向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頒發金質紀念獎。大橋啟用后極大地緩解了周邊交通擁堵問題。由於造型獨特,大橋成為曼谷新的旅遊景觀,並於2003年成為泰國新發行的20泰銖紙幣的背景。

拉瑪八世大橋橋面主體為鋼桁架結構,橋身非對稱的斜拉外形由一座氣勢宏偉的主塔支撐,橋的兩側同時分列幾座稍小的塔,與主塔遙相呼應。塔的主體為灰色和金色,斜拉索呈純金色,兩種顏色搭配起來更顯威嚴雄偉。塔的設計參考了許多泰國傳統建築,融合了多種泰國文化元素,如大橋塔腿底部的象腳形圍牆、塔腿之間的佛像輪廓、大橋扶手上的拉瑪八世蓮花圖案等。

除了飽含傳統文化元素外,拉瑪八世大橋也是一座富有現代感的建築。大橋簡約大氣,強調實用性,兼具藝術感。此外,與中國密切的聯繫也為大橋增添了一絲別樣風情。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在工程中主要負責主橋的施工,在主橋的護欄和塔上,可以看到一些帶有中國特色的金色裝飾。

入夜后的拉瑪八世大橋尤其美麗,橋上金色的燈光和周圍亮燈的建築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了一幅美麗畫卷,成為當地民眾和遊客的心儀去處,許多人慕名前往參觀。

【鏈接】

從「中泰一家親」到「中泰命運共同體」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中泰兩國山水相連、文化相通,「中泰一家親」始終是兩國民間交流的主旋律,「心聯通」推動着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

中泰有着上千年的友好交往歷史。鄭和下西洋時,船隊曾沿湄南河抵達今天的泰國大城府。數百年來,從華人移民融合到共建「一帶一路」,一代又一代中泰友好人士不懈努力,「中泰一家親」理念深入人心。

泰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唐人街上到處可見中華文化元素;泰國的榴蓮、香水椰等成為中國的「網紅」產品,越來越多的泰劇在中國網絡平臺熱播……這些兩國間的友好互動場景成為新時代「中泰一家親」的生動註腳。

隨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兩國從「中泰一家親」到「中泰命運共同體」,正不斷深化旅遊、文化、教育、減貧等領域的合作。

編輯:聶粵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