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0-11 07:58
智通財經APP獲悉,截至周二美股收盤,美股可再生能源股票全線大漲,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向家庭銷售太陽能系統的太陽能技術和服務提供商SunPower Corp(SPWR.US)股價漲幅超過12%。消息面上,法國政府表示,計劃到2035年將該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翻番,到2050年將規模前所未有的太陽能和風能併網,全面實現碳中和。
在法國政府能源轉型雄心的刺激之下,周二美股市場低迷已久的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股大幅走高。在美股基準指數——標普500指數中,當天漲幅最大的五家公司中,有四家屬於可再生能源板塊,這些公司包括:第一太陽能(FSLR.US)、Enphase Energy (ENPH.US)、SolarEdge Technologies (SEDG.US)以及NextEra Energy (NEE.US),前兩者股價漲幅超過5%,后兩者接近5%。
其他漲幅非常明顯的可再生能源概念標的包括(數字為當日漲幅):Gevo (GEVO.US) +16.8%, Emeren (SOL.US) +15.4%, Sunrun (RUN.US) +13.6%, FuelCell Energy (FCEL.US) +13.4%, Plug Power (PLUG.US) +11.7%, Sunnova Energy (NOVA.US) +11.1%。
在可再生能源領域較為火熱的Maxeon Solar Technologies (MAXN.US)昨日僅僅收漲3.6%,此前該公司曾警告稱,需求疲軟將影響其第三季度營收,股價曾一度暴跌24%。覆蓋可再生能源的ETF中,多數ETF漲幅超過3%,投資熱度較高的ETF包括:TAN、FAN、ICLN、QCLN、PBW、PBD、ACES、CNRG、ERTH、SMOG。
媒體報道稱,法國政府計劃在12年內將風能、太陽能和水力發電裝機容量從去年的63.5GW提高到140-175GW,並將增加生物沼氣、可再生能源和合成燃料、氫和碳捕獲的使用規模。
法國政府計劃每年授予至少5吉瓦的差價合約,以幫助開發太陽能和其他的可再生能源項目,並每年拍賣至少1.5GW的陸上風電差價合約,這可能會使法國的太陽能發電總量在2035年達到100GW,比法國總統馬克龍去年連任前的計劃提前足足15年完成。
法國政府還將在2025年招標8-10GW的海上風電大型項目,目標是在2035年達到18GW的裝機容量。
全球聚焦可再生能源! 明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或迎里程碑
在歐盟,歐盟立法者們近期投票決定到 2030 年將歐盟可再生能源份額提高到 40% 以上,並放寬許可程序。歐洲議會近期投票決定,到 2030 年將可再生能源在歐盟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從 30% 的目標提高到 42.5%,這一目標是在全球推動清潔能源加速發展的背景下所進行。
因此,可以想象的是,在接下來的7年時間里,歐盟將以更迅速的步伐擴大可再生能源覆蓋範圍,以遏制氣候變暖趨勢,以及擺脫對於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嚴重依賴。
在美國,彭博社和彭博慈善基金會創始人、紐約前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近期宣佈,他將向能源轉型運動的下一階段注資約5億美元,目標是到2030年關閉美國「最后一家燃煤電廠」,並將煤炭和燃氣發電規模削減一半。
這筆大約5億美元的資金將用於他倡導的長達十年的「超越碳」(Beyond Carbon)計劃——即超越一切化石燃料,用可再生能源取而代之。該計劃的目的是通過與州和地方組織合作,迫使大約150家尚未退役的煤電廠關閉,將目前的煤炭和天然氣發電量削減一半,並阻止新的煤炭和燃氣電廠的建設,從而使得煤炭這一燃料「光榮退役」。
國際能源署(IEA)在一份報告中預計,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全球發電中的份額將超過三分之一。國際能源署預計,可再生能源將部分覆蓋今明兩年預期中的電力需求增長,預計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全球發電中的份額將超過三分之一;根據天氣條件,2024年很可能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煤炭發電量的第一年。
國際能源署近日發表專欄文章表示,預計煤炭、天然氣和石油的需求可能會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該能源監管機構預測,由於向可再生能源的持續轉變和全球各國對於電動汽車的廣泛採用,化石燃料消耗量將在本十年開始下降。IEA執行主任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我們正在目睹化石燃料時代的結束,並且我們必須為下一個時代做好準備。」
全球可再生能源板塊終於迎來「翻身」良機?
由於近年來市場對美國利率上升、整個可再生能源供應鏈供應過剩以及關税壁壘擴大的擔憂情緒,覆蓋歐洲可再生能源資產的基準指數大幅下跌。美股市場的可再生能源股票日子同樣不好過,覆蓋多數太陽能概念股的太陽能ETF(TAN.US)今年以來跌幅超過30%。全球二級市場的可再生能源資產方面,涵蓋全球熱門可再生能源股票標的的環球清潔能源ETF(ICLN.US)今年以來跌幅超27%。
如今,隨着歐盟各成員國加速推動能源轉型計劃,以及IEA預計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超過煤炭發電量的這一預期越來越受機構投資者認可,全球可再生能源資產或將迎來一波觸底反彈。
可再生能源資產價值低迷之際,靠着「減肥神藥」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實現鉅額獲利的諾和諾德大股東果斷選擇抄底,表示正加大對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資產投資力度,此舉或許加速推動全球可再生能源板塊的反彈節奏。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資產價值低迷之際,丹麥醫藥巨頭諾和諾德(Novo Nordisk A/S)大股東之一——Novo Holdings計劃向一個全新的能源轉型基金投資約20億克朗(大約2.9億美元),擴大其在醫療保健領域以外的投資組合。
諾和諾德大股東近期還表示,目前持有專注於投資可再生能源的基金管理公司Glentra Capital 20%的股份。公開資料顯示,Glentra Capital基金將專注於投資與風能、太陽能、可持續燃料、能源儲存和電動汽車相關資產。Novo Holdings按照慣例往往專注於投資生命科學公司,但最近在綠色投資方面建立了新的配置敞口。
Novo Holdings資本投資管理合夥人Morten Beck Jorgensen表示,最新宣佈的可再生能源投資符合五年前制定的戰略,即Novo Holdings將隨着時間的推移擴大其綠色轉型投資,以實現其通過廣泛提高可持續性的投資獲得長期回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