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0-09 18:33
來源:市值風雲
最會替老百姓賺錢的機構。
3000點保衞戰來來回回打了十幾年了,風雲君家的三胎都能打醬油了,上證指數還在3000點附近徘徊。
長期停滯不前、表現屢屢墊底的A股,甚至讓股民朋友們喊出了「相信國運,定投納指」的口號。
一批批打着「價值投資」旗號的投資管理人,在這個波雲詭譎的市場里被接二連三地扯下遮羞布,也導致人們對於「價值投資」這種在國際上行之有效、廣受推崇的投資理念在A股的可行性提出質疑。
價值投資在大起大落的A股真的行不通嗎?
有這樣一位機構投資者,在20多年的投資運作中始終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作為自己的核心投資理念。難得的是,長期業績確實出色且穩定。
這個機構投資者就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社保基金理事會。
(來源:社保基金官網)
為老百姓賺錢最多的機構
社保基金全稱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與我們日常繳納的社保(簡稱「社會保險基金」)不同,前者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國有資本劃轉、基金投資收益等構成,用於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和調劑。
(來源:社保基金官網)
簡單理解就是,這是我們現在「未雨綢繆」攢的另一筆養老錢,將來社會老齡化高峰期養老保險不夠用時,這筆錢能夠填補缺口。
社保基金於2000年設立,社保基金理事會是其投資運營機構。財政撥入與投資收益構成了社保基金權益。
自設立以來,財政撥入(包括公共預算撥款、國有股減轉持及彩票公益金)累計約1萬億元,投資收益累計約1.44萬億元。
而累計支出還很少,約21億元,包括國有股減少14億元,以及2009年用於四川地震災區工傷保險金補助約7億元。
截至2022年末,全國社保基金權益約為2.5萬億元。
(來源:社保基金年度報告)
自成立以來,投資增值已經成為現有社保基金權益的主體(佔比57%)。經過20多年的投資運作,社保基金理事會也贏得了業界的尊重,被公認為是「替老百姓賺錢最多的機構」。
2012-2022年,社保基金權益總額由10754億元增至2.6萬億元,CAGR為9%,當然這主要受投資增值推動。
(來源:社保基金官網)
社保基金理事會採用直接投資與委託投資兩種方式管理運作社保基金:
理事會直接投資的投資範圍僅限於銀行存款和在一級市場購買國債;
其他投資則委託公募基金、證券公司等投資管理人管理和運作。
(來源:《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由於直接投資產生的收益率受到天然限制,因此自成立以來,社保基金的委託投資比例持續提升,2011-2022年由42%提升至67%,提升了25個百分點。
(來源:社保基金官網)
目前,社保基金的境內委託投資管理人有18家,包括16家公募基金公司和2家證券公司;境外委託投資管理人有12家,包括摩根(JP Morgan)、施羅德(Schroders)等知名機構。
(來源:社保基金官網)
有記錄的2014年以來,社保基金的境外投資資產佔比從未超過10%,所以整體社保基金的投資重心還是在國內資本市場。
(來源:社保基金年度報告)
社保基金對投資範圍有嚴格限制,對劃入社保基金的貨幣資產:
投向銀行存款和國債的比例不得低於50%;
投向證券基金、股票的比例不得高於40%;
投向企業債、金融債的比例不得高於10%。
(來源:《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也就是説,運作初始階段的社保基金,整體其實更像是一隻股債平衡型基金。
那麼,這隻股債平衡型基金運作20多年來取得的收益情況如何呢?
成立22年,19年正收益,年均收益率7.7%
2001-2022這22年里,社保基金只在2008、2018以及2022年有過虧損,其余19年每年的投資收益率均為正,年均投資收益率為7.7%。
(來源:社保基金年度報告)
對於一隻股債平衡型基金來説,這樣的成績單不能説炸裂,但也稱得上非常優秀了。
可能有人會説,社保基金的年均投資收益率還不足10%,這樣的成績在市面上不是一抓一大把?
如果從單一年份來看,社保基金的投資收益率可能確實平平無奇,但能夠在22年的長周期里持續取得正收益,這樣的投資機構/基金經理寥寥無幾。
有誰不服氣的話,我們不妨做這樣一個篩選:在2012-2022這11年里,每年的投資收益率都跑贏社保基金的所有公募基金產品,有多少隻?
真實情況是,一隻都沒有。
(製圖與統計:市值風雲APP。數據來源:wind)
投資領域多的是風口飛豬、一時英豪,而少的是常勝將軍、長跑健將,社保基金無疑就是后者。
再與各主要股指對比來看,2012-2022年,社保基金的年均投資回報率為7.1%;同期,中證1000的年均回報率為5.8%,滬深300的年均回報率為4.8%,上證指數的年均回報率為3.2%,深證成指的年均回報率為2%。
(來源:社保基金年度報告,wind)
衆所周知,權益資產在長周期歷史回報率統計中的表現要好於債權資產,所以直接將A股主要股指與社保基金這個股債平衡型基金進行比較,對后者並不「公平」。
不過即使這樣,社保基金的年均投資回報率仍然顯著高於各主要股指。
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但不學巴菲特
那麼,社保基金究竟是憑藉什麼脫穎而出的呢?
01 挑選合適的投資人
前面説到,社保基金的權益類資產都是委託外部投資管理人進行投資的,那是不是意味着社保基金理事會自身是沒有多少投資能力呢?
換言之,社保基金20來年的投資增值是否與理事會的關係不大呢?
抱有類似疑問的朋友,不妨先回答這樣一個問題:面對社保基金3萬億的資產規模,該為理事會配置多少人的投資團隊,才足以管理這筆巨資呢?
正如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李克平指出:「對於社保基金這樣的大型機構投資者來説,配置是至關重要的。配置是基於科學的方法,研究每一個資產類別各自風險收益特徵和運行規律,並尊重這些規律去做長期的配置。」
(來源: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李克平專訪)
無論是其他國家的社保基金、養老基金,還是我們熟知的價值投資代言人——巴菲特及其伯克希爾·哈撒韋,它們的管理方式其實都是從配置資產的角度出發,選擇不同管理人完成資產配置。
以巴菲特為例,他旗下的投資事務負責人以及各子公司經營團隊,不都是他選擇的投資管理人嗎?
同理,挑選合適的投資管理人,實現資產配置目標,就是社保基金理事會的核心責任。
那麼社保基金理事會在評價管理人時,最看重什麼呢?
(1)首先是誠實
在理事會眼里,瞭解自己的認知邊界、對自己不懂的事物敢於説不知道、不自欺欺人,是好管理人的基石。社保基金尋找的是組合經理,所以在信任的基礎上藉助管理人的專業能力是最重要的前提。
(來源:李克平專訪)
(2)其次是擁有正確的投資理念,並做到知行合一
這里需要説明的是,所謂的「正確的投資理念」,並非單單指長期投資或價值投資。投資理念需要與你的資金屬性、風險偏好等相適配,不同的投資約束條件可以選擇不同的投資理念和方式,正如在塞倫蓋蒂草原上的動物們不止有一種生存方式。
對於社保基金來説,長久期的巨量資金要求其必須着眼於「中長期趨勢和各類資產的特點,進行中長期配置佈局,而不是跟着短期市場波動去調整倉位。」
所以,社保基金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作為投資理念,也就順理成章了。
02 迴歸常識,篤信常識
不過與我們熟知的巴菲特式價值投資策略(buy and hold)不同,社保基金將自己的價值投資策略總結為「動態資產配置」。
這里面有兩個關鍵詞:動態和配置。
首先,社保基金要求單個管理人對單一證券的持股比例不得超過所管理基金份額的5%;按成本計算,不得超過其管理社保基金資產總值的10%。
(來源:《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換言之,社保基金不允許單個基金經理出於自身偏好而重倉某一證券或某個行業。
從提高組合收益率的角度,「押重注」如果走運,確實可能會提高投資收益率,但同樣可能會出現不可把控的隨機性,而隨機性是社保基金最不想要的。
大型投資機構要想在長期提高勝率,需要具有清晰的配置思路和方向,投資管理工作要建立在充分研究和可證偽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對工作結果進行有效的評價和改進——對了知道怎麼對的,錯了知道怎麼錯的,才能實現認知的複利增長。
因此,社保基金的核心策略是「配置」,在各類資產中基於價值判斷調整配置比例,而不是對單一證券和行業押重注。這就與巴菲特「只投資自己熟悉的公司」的模式有較大不同。
(來源:李克平專訪)
其次,在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過程中,社保基金並非一味地「buy and hold」,而是在A股市場明顯的低谷和高峰階段,要求投資管理人進行了加減倉操作。
2005年7月,A股低迷、恐慌情緒瀰漫,上證指數一度擊穿1000點,那個時點社保基金進行了明顯的加倉。
到了2007年上半年,市場瘋狂上漲,隨着情緒的高漲,市場上出現了8000點甚至10000點的呼聲。社保基金投資團隊調研之后認為:「看多的基本上都沒有紮實依據,都是一種情緒」,所以在5400點之后進行了減倉。
2008年股市暴跌,社保基金又在上證指數2000點以下進行了大幅度加倉。社保基金的最近一次有記錄的明顯的減倉發生在2015年4月,在股市見頂前左側減倉。
(來源:李克平專訪,市值風雲APP整理製圖)
歷史上,社保基金在股市大的牛熊市轉折點都有過準確地加減倉操作,是有什麼祕訣嗎?
用李克平的話説,沒有祕訣,就是「迴歸常識、篤信常識、千萬不要背離常識」。
(來源:李克平專訪)
社保基金將這樣的操作稱為「動態配置」,並解釋了為何會這樣做:
第一,中國市場波動性很大,如果一味地持有不動,社保基金可能只是在「坐過山車」,最后的收益率可能是零。
第二,當市場出現了明顯的低估與高估時,沒有理由不去利用市場創造出的機會。
(來源:李克平專訪)
社保基金在理念上不認為可以做到「擇時」。所以,在一般的市場狀態下,社保基金都是保持比較平穩的配置力度;但在極端市場狀態下,也不會放棄市場給予的「動態配置」機會。
雖然社保基金的配置策略決定了分散持股的風格,但從其最新配置側重中獲得一些投資思路的指引,應該還是具有一定價值的。
我們統計了2023年中報社保基金持倉市值排名前100的個股。
從中剔除了四大行、中國人保(601319.SH)與京滬高鐵(601816.SH)。這六隻個股常年佔據社保基金配置榜單的前幾名,又會對統計結果造成較大影響。
剔除之后的統計結果表明,社保基金目前持倉市值前100個股所屬的行業集中於電氣設備製造、證券、計算機與通訊設備、材料及有色金屬、醫療保健、汽車製造等領域。
(整理製圖:市值風雲APP)
現在我們知道,社保基金的投資理念與策略選擇,並非一味地照搬歐美成功經驗,而是與中國市場實際相結合,即「實事求是」。
鑑於社保基金長期穩定且出色的投資表現,我們有理由去進一步探討和學習它的過人之處。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無疑是一條捷徑,由社保基金投資策略衍生出來的各種投資嘗試,也在市場上絡繹不絕。
相信社保基金的過往成績能夠給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投資者們帶來一份慰藉——原來不是價值投資在A股行不通,而是我們可能犯了「生搬硬套」的錯誤。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