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電鰻財經|重組三年業績露衰樣 泰和新材控股方承諾半年不減持

2023-10-07 08:4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電鰻財經》文/商一煬

        泰和新材(002254)重組剛好滿三年,發行股份已經到了解禁期。9月29日,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公告承諾未來6個月不減持。

        《電鰻財經》注意到,泰和新材的控股股東煙臺國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豐控股」)、煙臺國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國盛控股」)及一致行動人煙台裕泰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裕泰投資」)合計持股比例33.79%,本次解禁的持股比例29.43%。從業績上看,重組后的泰和新材在體量上猛增,但后續的營收和業績持續下滑,資產證券化后就出現「衰樣」,並不符合中小投資者的期望。

        自2月份以來,泰和新材股價已從27元滑落至當前的16元附近。本次控股方承諾未來6個月不減持,但6個月后又將如何呢?

        控股方29.43%股份解禁 承諾6個月不減持

        據公告信息,泰和新材的控股股東國豐控股及其全資子公司國盛控股、一致行動人裕泰投資承諾:自2023年10月9日起,未來6個月內不以任何方式減持持有的全部上市公司(即泰和新材)股份,亦不通過轉融通方式出借持有的全部上市公司股份。

        既不減持也不出借,顯然控股方鐵了心減壓力、保股價。公開信息顯示,國豐控股、裕泰投資、國盛控股合計持有泰和新材33.79%的股份,本次解禁潮,三股東持有的解禁限售股分別佔總股本的14.06%、13.84%和1.53%。

        泰和新材的前身是1987年籌建的煙臺氨綸廠,以氨綸起家,2004年、2007年分別拓展了芳綸紙、間位芳綸業務,2008年拓展對位芳綸業務,並於2008年上市,2020年整體上市。

        《電鰻財經》注意到,近幾年泰和新材股本快速擴張。

        2020年6月15日,該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覈准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併煙臺泰和新材集團有限公司及向煙臺國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的批覆》,覈准該公司向國豐投資發行11934.1391萬股、裕泰投資發行11466.1336萬股股份吸收合併煙臺泰和新材集團有限公司,覈准該公司向國盛投資、裕泰投資、煙臺交運集團、煙臺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4名法人、姚振芳等12名自然人發行股份購買相關資產,同時覈准其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5億元。

        2020年9月29日,本次重組發行的股份25608.8243萬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20年11月5日,本次重組募集配套資金新增股份3434.0659萬股辦理完畢登記,泰和新材的總股本變更為68439.4502萬股。

        2022年12月,泰和新材限制性股票激勵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1881萬股;2023年2月,非公開發行新增股份15973.0481萬股;2023年8月,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111萬股上市。至此,泰和新材總股本變更為86404.4983萬股。

        重組、配套募資、增發、股票激勵等,讓泰和新材的總股本倍增,而伴隨着一個個限售期滿,待解禁套現的股份也接踵而至,股價壓力頻頻來襲。此次重組滿三年,控股方三股東承諾延長6個月不減持,則是扛住了最大減持壓力。

        重組后業績持續頹勢 2023年股價梯次放量下跌

        據《電鰻財經》觀察,泰和新材的股價在2023年2月份達到歷史峰值以來,出現多次回落,且每次大跌期間均伴隨着鉅額放量。該公司股價已經從27元之上下跌至當前的16元附近。

        從定期報告披露的財務數據看,泰和新材重組后的業績差強人意。重組后的2021年和2022年,泰和新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4.04億元、37.50億元,實現淨利潤9.66億元、4.36億元,實現扣非淨利潤8.51億元、3.17億元,2022年上述三大財務指標分別同比下降了14.85%、54.86%和62.76%。由此可見,泰和新材重組后,其核心資產的盈利能力大幅減弱。

        進入2023年,泰和新材的業績不見好轉,繼續下滑。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0.55%、26.21%、26.75%。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則惡化的更為嚴重,綜合數據可見,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泰和新材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9.31%、26.29%、10.96%和3.28%。

        2020年的整體上市是加持還是夢魘?《電鰻財經》將持續關注泰和新材動態。

《電鰻快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