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企無懼高利率繼續瘋狂舉債,鮑威爾只有繼續加息一條路?

2023-10-06 23:43

  來源:金十數據

  作者:肖燕燕

  債務激增表明鮑威爾可能不得不繼續推高利率,以打破借貸熱潮並抑制這種行為,或者至少在比預期更長的時間內維持高利率。

  在過去的18個月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一直在瘋狂地試圖打破美國人的借貸和消費習慣。這對他抗通脹至關重要。不過,在全美各地的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們似乎並沒有領悟到這一信息。

  這些公司不僅沒有表現出償還債務的意願,在美聯儲11次加息、債務變得更加昂貴后,其中許多公司反而還在賬面上堆積了更多的債務,在債券市場上借入現金來提升運營水平、擴大業務和為股票回購提供資金。

  Bloomberg Intelligence(下稱BI)匯編的數據顯示,自2022年初首次加息以來,獲得投資級信用評級的公司——如輝瑞和Meta Platforms等在推動美國經濟發展方面發揮着越來越大作用的巨頭,它們已經增加了超過5000億美元的淨債務。即使是那些財務狀況更不穩定的公司(那些被評為次投資級或垃圾級的公司)在2022年縮減借貸規模后,今年也一直在增加借貸。

  在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名譽金融教授Edward Altman看來,這恰恰反映了在美聯儲決策者長期將基準利率維持在零附近的二十年間,借貸-消費模式在美國企業中變得多麼根深蒂固。如今,許多管理資產負債表的高管都是在輕松賺錢的年代開始職業生涯的,Altman指出,這使得改變這種思維模式變得更加困難。

  因此,儘管華爾街的所有傳言都認為美聯儲的加息行動基本上已經結束,但債務激增表明鮑威爾可能不得不繼續推高利率,以打破借貸熱潮並抑制這種行為,或者至少在比預期更長的時間內維持高利率。過去兩周,基準10年期美債收益率飆升,暫時冷卻了賣債熱潮,這表明投資者現在可能已經意識到這一事實。

  當然,風險在於鮑威爾最終會走得太遠,以至於經濟陷入衰退,而負債累累的公司對衰退的感受最為強烈。

  根據BI的數據,投資級公司的財務健康指標已經開始惡化。數據顯示,從2022年3月底到2023年年中,隨着這些公司的槓桿率上升,衡量其償付能力的一個關鍵指標——利息覆蓋率開始走低

  而對於信用較差的企業來説,壓力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在投機級債務市場的一些角落,如房地產和零售業,違約率有所上升。根據外媒匯編的數據,家喻户曉的Bed Bath & Beyond和Party City在今年申請破產的150多家公司之列,這些公司的債務至少有5000萬美元。

  雖然這種情況極為罕見,但在投資級公司中甚至可能出現公司動盪。今年3月,硅谷銀行因利率飆升引發存款擠兑而倒閉。道明證券信貸策略董事總經理Hans Mikkelsen説,鑑於過去十年借貸狂潮的極端性質,在市場通常安全的角落里很可能還潛伏着其他的崩潰。他説:「一定會有事情發生‘爆炸’。多年的寬松貨幣政策意味着承擔風險的程度達到了極致。」

  在過去的18個月里,企業借款狂潮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北美的現象。BI數據顯示,歐洲投資級借款人在此期間增加的債務淨額要少得多,僅為1500億美元,而亞洲的借款淨額則減少了約700億美元。

  明確地説,美聯儲在控制美國人在某些經濟領域的支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為併購提供資金的槓桿貸款市場出現回落,抵押貸款和其他消費貸款也有所下降。但總體而言,舉債的衝動幾乎沒有動搖的跡象。即使在過去幾周長期債券收益率飆升導致債務銷售放緩之后,9月份仍然是今年最繁忙的月份之一。公司在債券市場上總共籌集了1240億美元

  當然,對於那些有錢到可以不計成本地借貸的行業巨頭來説,利率「更高更久」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例如,根據BI的數據,自首次加息以來,輝瑞公司和Meta公司的淨債務總共增加了450億美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等投資級別企業(那些被認為財務穩定性稍差的企業)繼續在債務市場融資。在美國高等級債券市場借貸10億美元的平均年利息成本已從2020年底的1740萬美元攀升至6270萬美元。

  根據BI的數據,北美有數十家這樣的公司在公開市場回購股票的同時增加了整體債務,這是它們擁有充足現金和對前景充滿信心的信號。紐約大學的Altman説:「利率提高了,但作為一種融資手段,它(回購股票)仍然很有吸引力。董事會認為這是提高股東權益回報的一種方式。」

  被主要信用評估機構評為BBB級的連鎖藥店CVS Health今年借款110億美元,用於增加支出和收購Signify Health和Oak Street Health。CVS董事會還批准將其股票回購計劃增加100億美元。與此同時,BI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CVS的債務負擔已上升至3.3倍,而在2022年中期僅為2.8倍,這是一個衡量盈利的關鍵指標。

  即使是像金融集團Marsh & McLennan Cos.這樣歷來採取較為保守做法的公司,也願意繼續開拓市場。該公司首席財務官馬Mark McGivney在明年債務到期前出售16億美元債券后表示:「聽着,利率很高,但我們並不是靠把握市場時機獲得報酬。我們是靠為公司提供資金得到報酬。」

  鮑威爾上周承認,利用利率來試圖改變人們的行為並引導經濟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發展是一項挑戰。「我們的目標之一是影響支出和投資決策」,他説。「只有當人們理解了我們所説的話,以及這對他們自己的財務狀況意味着什麼,才能做到這一點。」

  換句話説,美聯儲需要人們留心聽取它的信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