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0-05 01:44
華爾街7萬億美元的交易所交易基金正在給大大小小的發行人帶來麻煩:他們多達50%的投資產品處於虧損狀態。
花旗集團的分析顯示,在超過3300只美國上市ETF中,大約有三分之一到一半可能無法支付年度運營成本。該數字假設基金的固定成本在20萬至35萬美元之間,可變成本高達7.5個基點。
這是該行業看似永無休止的費用戰的一個痛苦的副產品。隨着發行人在日益飽和的市場中爭奪地盤,各資產類別的ETF費用率均有所下降,其中貝萊德、先鋒集團和道富環球等公司處於領先地位。雖然對購買這些產品的投資者有利,但逐底競爭可能會擠壓管理這些基金的資產管理公司。
包括斯科特·克羅納特在內的分析師寫道:「在一個成熟的行業中,仍然有利潤可賺,但成功並不一定廣泛。」「通常情況下,相關費用較高的策略往往有更大的比例覆蓋其運營成本或為發行人賺取更多的費用。」
雖然更高的費用意味着更高的利潤,但發行人願意犧牲保證金以吸引資金流入。例如,當道富銀行在8月份將其20億美元SPDR投資組合高收益債券ETF(SPHY)的費用減半至5個基點時,價值超過6億美元隨之而來——這是該基金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月度收入。
這種偏好導致過去幾年一些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紛紛削減費用。上個月,嘉信資產管理公司將其所有固定收益ETF的費用比率降低至僅三個基點。8月,道富銀行將190億美元SPDR Portfolio S&P 500 ETF(股票代碼 SPLG)的成本降低至兩個基點,低於貝萊德和先鋒集團。
即使管理着數十億美元,也很難僅靠幾個基點賺錢。研究顯示,定價為10個基點或更低的ETF佔行業資產的60%,但僅佔預計收入的19%。 相比之下,費用比率為50個基點或以上的ETF儘管佔資產的8%,但產生了行業收入的30%。
分析師Athanasios Psarofagis表示,對於大多數發行人來説,這意味着需要推出「更刺激」的產品,例如主題基金或主動管理的ETF,這些產品往往會收取更高的費用,以抵消該產品系列其他部分的潛在損失。
ETF分析師Psarofagis表示:「你需要瘋狂的產品來支付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