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華盛本周策略 | 恆指阻力在20日線;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回暖,推薦關注比亞迪

2023-09-27 16:54

發仔導讀

華盛證券投研團隊出品,每周跟蹤全球市場,研究港美股市場趨勢、偏好以及資金流動情況,分享當周投資策略,挖掘市場投資機會!

我們認為FOMC一部分可能是基於當前美國經濟韌性而對未來經濟數據做出預測,另也留意到經濟中仍存在諸多風險因素,包括罷工、政府停擺、學生貸款償還的恢復、長期利率上升、能源價格高企等,美聯儲上修2023年四季度PCE物價指數,但是刨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 PCE 預期有所下修,2023年Q4從3.9%下修至3.7%。再者工商業貸款絕對規模下滑,同比增速接近無增長,消費貸和住宅增速高位回落。當前利率期貨隱含2023年加息終點為5.5%,2024年9月利率水平5%,未來一年較當前聯邦基金利率水平還需淨降息1.6次,相較於9月FOMC會議前計入的降息預期寬松,利率期貨認為年內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同時明年中附近開始降息。

港股市場方面,美聯儲議息會議的鷹派信號推動美元和美債利率再創新高,疊加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擔憂及人民幣貶值的擔憂,恆生指數更是觸及年初以來的最低點17,573附近,即使周五下午港股跟隨A股出現逆轉,但成交金額只有1018億,未見大資金買入,維持上周判斷恆指依然受制於20天線,需要在17500點附近再次試底,待成交金額大幅反彈方能確認方向。

海外資金繼續流出A股和港股,其中主動外資延續流出且規模擴大。南向資金整體方面,上周港股通累計淨流入144億港元,近一個月以來港股通累計淨流入658億港元,今年以來港股通累計淨流入2553億港元。房地產寬松政策出臺后,部分一線城市按周的銷售數據出現提振,黃金周行情需要時間觀察,美國增長韌性和美聯儲降息延后,而維持高利率預期強化,對人民幣構成中期壓力,中國更需通過自身增長來維繫匯價,港股市場內外受壓。

維持現階段持有穩定現金流及預期現金流改善板塊是適宜配置策略。建議關注比亞迪股份 $01211.HK ,旗下百萬元級新能源硬派越野仰望U8已經上市,百萬元級純電動性能超跑仰望U9也將於年內正式上市。公司目前車型序列已相當完備,新上市以及即將上市的新增重磅車型走向高端化,我們認為公司銷量增長及產品收入結構的優化值得期待。

風險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預期,美國衰退退風險超出預期

上周詳細分析如下:

1、上周全球主要指數表現

上周全球股指數基本走弱,美國三大指數下跌,道瓊斯下跌1.89%,報33964,納斯達克下跌0.3.62%,報13212,標普500下跌2.93%,報4320。歐洲股指向下,其中跌幅度最大的是法國CAC40指數下跌2.633.11%,報7185;其次是德國DAX指數下跌2.12%,報15557;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0.36%,報7684。恆生指數下跌0.69%,報18057。恆生科技指數下跌2.12%,報3991。上證指數上升0.47%,報3132;深證成份指數上升0.37%,報10178。費城半導體指數按周下跌3.64%,報3365。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指數(VIX)按周上升22.9%。

2、全球宏觀經濟觀察

2.1海外方面

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聲明維持利率為5.25-5.5%目標區間,如期不加息,對經濟形勢的措辭略有變化。對經濟活動的措辭由「温和擴張」變為「穩健擴張」,就業市場方面的表述由「就業增長強勁」變爲了「就業增長放緩,但仍然強勁」,保留了「進一步收緊政策」的措辭。降息速度/幅度指引偏鷹,9月FOMC點陣圖顯示年內加息次數和終點與6月一致(5.63%),但將2024年的利率終點從4.6%(隱含4次降息)上調到5.1%(隱含2次降息),即是降息次數由4次減少至2次,而且大幅上調今明兩年的經濟數據預測,PCE通脹預測維持不變,或反映美國經濟強韌性推升其「軟着陸」可能性。延后的降息時點、減少的降息次數和上調的經濟預測導致資產價格波動,會后市場迅速反應,10年期美債利率攀升至本輪新高(4.4%),美股全面承壓。

我們認為FOMC一部分可能是基於當前美國經濟韌性而對未來經濟數據做出預測,另也留意到經濟中仍存在諸多風險因素,包括罷工、政府停擺、學生貸款償還的恢復、長期利率上升、能源價格高企等,美聯儲上修2023年四季度PCE物價指數,但是刨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 PCE 預期有所下修,2023年Q4從3.9%下修至3.7%。再者工商業貸款絕對規模下滑,同比增速接近無增長,消費貸和住宅增速高位回落。當前利率期貨隱含2023年加息終點為5.5%,2024年9月利率水平5%,未來一年較當前聯邦基金利率水平還需淨降息1.6次,相較於9月FOMC會議前計入的降息預期寬松,利率期貨認為年內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同時明年中附近開始降息。

美國9月Markit製造業PMI升至48.9,高於預期的48.2,連續第五個月收縮,服務業PMI由上月的50.5降至50.2,低於預期50.7,雖然數據連續第八個月高於榮枯線,但已連續第二個月接近停滯。數據加劇了市場對加息和通脹上升后美國經濟需求狀況的擔憂,特別是服務業進一步失去動力。美國8月新屋開工總數年化為128.3萬套,環比下跌11.3%,為2020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住房負擔能力出現下降,同月營建許可總數年化為154.3萬套,環比上漲6.9%,供應持續增加。9月21日公佈的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為20.1萬人,預期22.5萬人,前值22萬人;美國續請失業金人數為166.2萬人,預期169.5萬人,前值自168.8萬人下修至168.3萬人,就業市場仍表現強勁。在經濟數據具有韌性,故降息時點不會那麼快到來且仍存在不少變量,美股和美債利率短期不會有趨勢性的方向,但Q4時點進一步的緊縮壓力會,美債、美股較適宜等候更好的進場機會。

2.2中國

上周49城整體新房成交面積285萬方,同比-33.6%,環比+28.5%,一/二/三四線新房成交面積同比-24.7%/-27.4%/-49.1%,環比+97%/+7.1%/+30.5%。認房不認貸落地半個月,上海單周新房成交面積環比增五成。認房不認貸落地半月,深圳二手房成交量環比升62%。9月已有11城全面取消限購 機構:核心城市政策仍有優化空間。

政策落地及維護方面,廣州優化住房限購(番禺、花都、黃埔、白雲四鎮取消限購;限購區非户籍購房個税/社保要求5改2)、增值税5改2。9月1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對外公佈,房地產税立法和個人所得稅法修訂並未在本次立法規劃中出現,暫時擱置了相關議題。

9月22日,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部長珍妮特·耶倫達成的共識,中美雙方商定,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包括「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經濟工作組」由中美兩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金融工作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兩個工作組將定期、不定期舉行會議,就經濟、金融領域相關問題加強溝通和交流。事件對中美博弈的沒有實際的緩解作用,但對市場傳遞出雙方積極溝通的態度,防止關係進一步惡化。

港股市場方面,美聯儲議息會議的鷹派信號推動美元和美債利率再創新高,疊加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擔憂及人民幣貶值的擔憂,恆生指數更是觸及年初以來的最低點17,573附近,即使周五下午港股跟隨A股出現逆轉,但成交金額只有1018億,未見大資金買入,維持上周判斷恆指依然受制於20天線,需要在17500點附近再次試底,待成交金額大幅反彈方能確認方向。

3、行業及市場熱點分析

3.1 新能源汽車行業: 

8月份聯會數據顯示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27.5萬輛和227.3萬輛,環比分別7.5%和8.2%,同比分別5.4%和6.9%。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4.3萬輛和84.6萬輛,同比分別+22%和27%,市佔率32.8%。新能源汽車板塊的行業前景被受認可,銷售數據也是不斷被強化的佐證,建議關注比亞迪股份 $01211.HK ,公司上半年收入快速增長至260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主因新能源汽車業務產銷規模快速擴大,新能源汽車業務帶動下毛利率18.3%,較上年同期提升4.8%,股東應占淨利潤109.5億元,同比增長205%。旗下百萬元級新能源硬派越野仰望U8已經上市,百萬元級純電動性能超跑仰望U9也將於年內正式上市。公司目前車型序列已相當完備,新上市以及即將上市的新增重磅車型走向高端化,我們認為公司銷量增長及產品收入結構的優化值得期待。

4、投資建議

全球股票和貨幣基金轉為流出,債券延續流入。美股轉為流出,發達歐洲繼續流出,日本延續流入,新興市場轉為流入。海外資金繼續流出A股和港股,其中主動外資延續流出且規模擴大。南向資金整體方面,上周港股通累計淨流入144億港元,近一個月以來港股通累計淨流入658億港元,今年以來港股通累計淨流入2553億港元。

房地產寬松政策出臺后,部分一線城市按周的銷售數據出現提振,黃金周行情需要時間觀察,美國增長韌性和美聯儲降息延后,而維持高利率預期強化,對人民幣構成中期壓力,中國更需通過自身增長來維繫匯價,港股市場內外受壓。維持現階段持有穩定現金流(高分紅比例,如電信)及預期現金流改善板塊(增長修復或政策支持敏感板塊,如汽車、科技和部分互聯網等)是適宜配置策略。

本周關注:中國9月官方製造業PMI,美國地產數據、消費數據以及耐用品訂單數據。


欄目介紹:華盛證券投研團隊出品,跟蹤全球市場,研究港美股市場趨勢、偏好以及資金流動情況,分析拆解重點行業、公司,定期輸出周度、月度、季度及個股投資策略報告,挖掘中長線投資機會。

分析師簡介:余石麟Joe/華盛證券研究部經理

  • 華盛資本證券資深股票、期貨及資產管理持牌人,證監會註冊負責人員;
  • 超13年股票交易及研究經驗,善於行業研究,風險調研,中小型股票的深度挖掘及交易流量的分析;
  • 參與一級市場投融資項目,私募基金設立和研究顧問工作;
  • 曾任職私人家族投資辦公室,華泰金融控股(香港)和申銀萬國(香港);
  • 現香港無線電視普通話財經頻道《交易直播室》的嘉賓,及有線電視《投資朋友圈》的特約嘉賓。

免責聲明:

本研究報告由華盛資本證券有限公司(以下稱「華盛證券」,持有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證監會」)第1(證券交易)、2(期貨合約交易)、4(就證券提供意見)、5(就期貨合約提供意見)、9(提供資產管理)類受規管活動牌照)備發。接收並閲讀本研究報告,則意味着收件人同意及接納以下的條款及聲明內容:

一、此報告及資料受到版權、商標權全面保護。本報告中的資料和內容,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誌均為華盛證券所有,除非獲得華盛證券的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目的複製,派發或出版此報告。

二、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皆不可作為或被視為證券出售要約或證券買賣的邀請,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法律、會計或税務方面的最終操作建議,華盛證券及其僱員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作出任何擔保。

三、此報告所載的見解,分析,預測,推斷和期望都是以華盛證券認為可靠且已經公開的信息和數據為基礎,華盛證券力求但不擔保這些信息的準確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同時,此報告所載的觀點、意見及推測均基於華盛證券於最初發此報告日期當日的判斷,過去的表現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預示和擔保,不同時期,華盛證券及其僱員可能會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華盛證券不會對因使用此報告內之材料而引致任何人士的直接或間接或相關之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四、本報告僅供華盛證券的客户使用,華盛證券不因收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華盛證券的客户。此外,若本報告內容在接收人所在國家或地區受法律法規限制,接收人請勿使用。本報告並非針對特定收件人之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投資需求所編制,因此所提述的證券不一定適合所有收件人。投資者不應僅依靠此報告,而應按照自己的判斷作出投資決定。投資者依據此報告的建議而作出任何投資行動前,應諮詢專業意見。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華盛證券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五、華盛證券及其集團、董事、高級職員及僱員(撰寫全部或部分本報告的研究員除外),將可能不時於本報告提述之證券持有長倉、短倉或作為主事人,進行該等證券之買賣。此外,華盛證券及其集團成員公司或可能與本報告所提述或有關之公司不時進行業務往來,或被委任替其證券進行承銷,或可能以委託人身份替客户買入或沽售其證券,或可能為其擔任或爭取擔任並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包銷、融資或其他服務,或替其從其他實體尋求同類型之服務。收件人在閲讀本報告時,應留意任何所有上述的情況均可能引致真正的或潛在的利益衝突。

六、華盛證券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採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華盛證券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華盛證券的資產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作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

七、負責製備本報告的作者謹此保證:作者的彌償不會直接或間接地與其就以上投資策略或其他業務所發表的觀點及意見有任何關係;作者沒有違反安靜期的規定買賣以上投資策略提及的證券;作者及其連絡人士並無受聘于以上投資策略提及的證券公司;作者及/或其連絡人士並無擁有以上投資策略提及的證券的任何財務權益。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