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9-26 10:04
投資真心話,分享最真實的投資感悟和接地氣的理財乾貨,和大家一起共同面對市場的風雨彩虹,養成良好的投資心態,與非理性投資説拜拜。
逆向投資與左側投資類似,在價格顯著低於價值時買入,並耐心等待上漲到合理價位后賣出,與之相對應的是趨勢投資,也就是所謂的追漲殺跌。逆向投資策略近年來頗受市場推崇,一些優秀的基金經理也通過左側佈局取得了不錯的回報,在市場下跌時由於前期規避了熱點,因此回撤較小,甚至在弱市中也能取得正收益。
不過,「逆向投資」真的只是「與大眾反向操作」這麼簡單嗎?今天就和大家簡單聊一聊,我眼中的「逆向投資」。
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來看,從眾是人類的天性,站在大眾的對立面往往會使人有種天然的不安全感,這是很自然的現象。但是很多時候,市場上大多數投資者的反應疊加所造成的股價表現,短期來看有可能是正確的。因此,逆向投資除了需要投資人對基本面的精準研判之外,也需要經歷時間的驗證,同時左側佈局的時點也很重要。
在我看來,「逆向投資」是一種區別於傳統投資的投資策略,它既需要投資者對市場心理和行為有深入的理解,也需要投資者對市場趨勢和市場周期有清晰的認識。市場往往會在極度樂觀和極度悲觀之間循環往復,而逆向投資就是利用這種周期性,在市場情緒過度悲觀時買入被低估的股票,在市場情緒過度樂觀時賣出被高估的股票。這要求投資者有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不隨波逐流,並且能夠冷靜分析市場和個股的真實價值。逆向投資成功與否取決於投資者的能力圈和心性,可以説兩者缺一不可。
逆向投資大師約翰·鄧普頓説過,「最悲觀的時刻正是買進的最佳時機,最樂觀的時刻正是賣出的最佳時機。」巴菲特也是一位成功的逆向投資策略投資者。他的金句「Be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and be greedy when others are fearful」廣為人知。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股市暴跌,許多投資者都因恐慌而紛紛拋售股票,市場情緒極度低迷。然而,巴菲特卻在此次大跌中大舉買入了股票,包括高盛和美國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這些投資后來都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巴菲特的成功案例為大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環境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在投資過程中,一方面要具備懷疑精神,在大眾極度看好或不看好的資產里,不斷去尋找被錯誤定價的機會;另一方面還要具備獨立判斷的能力,當某些有別於他人的共識被質疑的時候,要有極強的信心。當然,想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非常困難。「逆向投資」對投資者的市場經驗和分析能力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近期這種錯綜複雜的市場環境中,「逆向投資」更需要有甄別信息的能力和逆風而行的勇氣。
作為一名投資經理,我一直在思考,在近期這種弱預期的市場里,如何還能夠為投資者創造絕對收益呢?其實方法也很簡單——抵制短期漲幅的誘惑,避開「人多的地方」即某些熱門賽道,保持投資框架的穩定性和投資策略的延續性,從而可以大概率規避大幅回撤的可能性。在實際投資中,對於這兩年受到市場追捧的熱門賽道,我都選擇了刻意迴避,由於這些賽道的資金博弈屬性太強,股價走勢受到多種因素交織影響,投資脈絡不夠清晰,一旦判斷錯誤就會對產品淨值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得不償失。
相較於主題投資,我更傾向於在市場中挖掘價值被顯著低估的資產。2020年初疫情爆發,經濟在短期的衝擊后逐步見底,順周期行業利潤大幅下滑,股價跌幅較大,當時根據我對順周期行業多年的研究積累與規律總結,預判在2020年中國內經濟將在大幅寬松后逐步企穩回升,對應PMI觸底反彈,順周期板塊可能會迎來一輪較大的修復行情,后續的市場表現也印證了我的判斷。
其實自8月下旬以來,國內各項政策出臺的頻率和力度都有明顯的提升,反應出本輪逆周期調節的決心,市場預期也有一定程度的修復。近期公佈的國內8月經濟數據略有回升,短期經濟繼續下行風險不大,外資流出對於市場的預期影響逐步減弱,但是實際資金流出的影響仍在,映射在A股上表現仍以震盪為主。未來市場可能會持續有各種短期主題機會出現,但是從我的投資策略角度出發,不太會參與短期熱點博弈,仍以絕對收益為目標,以平常心面對波動,以責任心持續耕耘、力爭為投資者創造可持續的合理回報。
注:「絕對收益」是指投資經理在管理產品的過程中無論市場漲跌均以取得正收益作為投資目標;「相對收益」是指投資經理在管理產品的過程中無論市場漲跌均以產品業績表現優於代表性指數為投資目標。敬請投資者注意,「絕對收益」目標產品無法保證產品必定取得正投資收益。
基金/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關於逆向投資的論述僅為本文作者對有關投資理念和思考的分享,僅為投資者教育之目的,不是本公司對當下證券市場與相關行業的研究觀點。本材料不構成對任何機構和個人投資的建議或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管理基金當下或未來的持倉,也不必然作為本公司管理之基金進行投資決策的依據,不構成對投資者投資收益的承諾或保證。本文數據來自公開資料整理,本公司並不保證本文件所載文字及數據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此類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投資者不得依據本材料進行投資決策。投資人購買基金前,應當認真閲讀有關基金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投資人應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經驗,審慎參與基金/股市投資。許一,2013年加入華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擁有10年證券從業經驗,其中6年權益投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