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持金過節」成為新選擇,歷史高價下黃金消費有多火熱?

2023-09-26 07:46

除了持股和持幣過節,今年的中秋、國慶,投資者又多了一個「持金」的選擇。

隨着「雙節」的臨近,黃金消費市場熱度持續升溫。在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價格屢創新高的背景下,消費者依舊越漲越買。

截至9月25日收盤,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主力合約(AU2312)報471.48元/克。9月15日盤中該合約觸及480.26元/克,刷新歷史高點。

9月25日,第一財經記者走訪上海某商場的金店瞭解到,當日黃金品牌店足金飾品報價約為610元/克。節日促銷活動克減在40元~70元不等。

據一位老廟黃金銷售人員介紹,以該家零售金價為例,與去年同期相比黃金每克價格上漲超過120元。近期最高漲到618元/克,正逢節假日促銷克減活動后的售價約570元/克,如果零售金價漲到640元/克,5字頭的金價就很難再見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自8月起國內金價持續走強,國際金價卻震盪回落,內外價差持續走闊,一度拉昇至歷史極端水平。國際金價方面,倫敦金在1922美元/盎司附近維持震盪格局,COMEX黃金期貨截至發稿報每盎司1941美元。

越漲越買,多重因素推動「淘金熱」

隨着消費者對黃金飾品、金條等產品的需求大增,今年以來我國黃金消費量大幅增長。

據中國黃金協會統計,2023年上半年,全國黃金消費量554.88噸,同比增長16.37%。其中,黃金首飾消費量達到368.26噸,同比增長14.82%;金條及金幣146.31噸,同比增長30.12%。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金銀珠寶成為上半年商品零售類別中增長幅度最快的品類,持續為拉動經濟增長貢獻力量。

上海山金實業貴金屬產業部總經理蔣舒對第一財經分析稱,今年以來受匯率影響,人民幣計價黃金價格持續強於國際金價,當前現貨持續緊張和匯率預期的驅動,短期推動滬金價格屢創新高。

新湖期貨研究所副所長李明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每年四季度和春節期間都是黃金消費旺季,今年的中秋、國慶超長假期進一步推動用金需求釋放。除了黃金消費需求大增、供應趨緊,今年以來受累於國內經濟弱復甦,房地產市場壓力不減,股市、商品等其他資產表現均不及預期,投資者避險情緒明顯也推動了「淘金熱」現象出現。

「隨着假期的臨近,今年黃金市場‘金九銀十’行情更為明顯。」一位華南地區從事黃金加工的人士告訴記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他們更注重消費體驗和個性需求,對黃金飾品等產品的購買慾望強烈。

「得益於行業在順應國潮興起的大勢下不斷創新,黃金首飾成為我國黃金珠寶消費市場最具活力的品類,目前佔比超過七成。」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張永濤近日在2023黃金珠寶產業(深圳)高峰論壇上分析稱。

回顧今年一季度,中國黃金珠寶集散地水貝和各大品牌金店不斷出現搶金潮。當時第一財經記者在深圳水貝調研走訪時瞭解到,金價越漲越買,是金飾消費者的普遍心態,零售端的情緒也會很快傳導至上游黃金加工批發廠商。

與此同時,供應端收緊也導致了黃金加廠商處於無料可用的狀態。上述黃金加工的人士對記者介紹稱,黃金加工廠都是來料加工的生產模式,節日訂單提前下好的,且今年需求大增訂單火爆,但是目前黃金原料緊缺。

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也表示,本輪國內黃金溢價的原因主要是實物黃金進口限制,以及人民幣匯率走弱的預期。展望后市,華安基金認為在美聯儲加息周期接近尾聲的背景下黃金處於有利環境。長期看,黃金依然處於全球央行購金和去美元化的特殊階段,貨幣屬性凸顯。

還能上車嗎?

回顧金價今年來的表現,除了滬金近期持續創新高,2023年上半年國際黃金價格也創出歷史新高,國際現貨金價最高觸及2081美元/盎司。

2022年以來,人民幣計價黃金資產價格明顯走強,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2022年前11個月,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價格逆勢上漲9%,超過了債券、貨幣基金等主流資產的表現。

據博時基金統計,過往5年人民幣計價黃金AU9999與國際黃金經匯率調整之后的價格之間的價差中位數為1.6元/克,95%置信波動區間為1.2~1.8元/克,但9月15日該價差飆升至33元/克的極端水平。

同時全球央行增持黃金一定程度上對金價形成長期支撐。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底,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共計35664.5噸。其中,中國人民銀行為最大的官方黃金買家,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末,我國黃金儲備約為2165.43噸,環比增加約28.93噸,已連續10個月增持黃金。目前以美元計,黃金佔中國外匯儲備總額的4.03%,為歷史最高。2023年從年初至今,中國已增儲黃金155噸。

圍繞全球黃金市場基本面及金價驅動因素,世界黃金協會資深分析師賈舒暢稱,2022年以來金價與美國實際利率背離,ETF投資者更關注機會成本,而央行更關注「美元信用風險」。2023年上半年,全球央行購金創下歷史新高,且有很大概率延續「購金潮」,這將為黃金市場持續向好提供重要支撐。目前,在高金價、儲蓄型(保守型)消費背景下,黃金品類消費持續向好,黃金銷售與庫存主導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整體來看,宏觀經濟表現及貨幣政策預期依然是影響黃金價格變動的重要因素。」李明玉表示,美國宏觀經濟處於轉弱的過程中,但美債收益率處於高位對國際金價產生了壓力。高利率和高通脹的環境讓美國經濟整體承壓,美元指數和美債實際收益率都難以長期維持在高位,宏觀環境將逐漸對國際金價有利。金價中期向上的基礎依然存在,需警惕的是歐元區快速陷入衰退,導致美元被動走強,進而對金價構成壓制。

此外,李明玉認為,持續緊縮的貨幣和信貸對海外經濟的影響仍在累積,去美元化仍在繼續且后續可能被強化,黃金值得長期關注,但建議理性投資,不盲目追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