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9-20 12:55
上市不到三個月時間,藥師幫就被納入港股通,這無疑為南下資金提供了新選擇,畢竟藥師幫具有一定稀缺性,在A股尚無與其完全相似標的。而對於藥師幫而言,入通將進步擴大公司投資者基礎,增強股票流通性,從而助推企業影響力和市值的提升。截至9月19日收盤,南下資金累計持有藥師幫33.32萬股,持股市值為1932.56萬港元。
當然,入通並非易事,這與企業在港股市場的優異表現和標的成長性離不開關係,藥師幫就是一家俱有以上特質的企業——公司基本面過硬,是中國最大及發展迅速的院外數字化醫藥產業服務平臺,且公司戰略目標明確、增長路徑清晰,業內認為其正處於「價值窪地」,或將迎來「戴維斯雙擊」,值得重點關注。
入通前后:兩倍牛股VS長線可期
港股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流動性是支撐公司估值的關鍵因素,而港股通是連接港股與A股的重要橋樑,入通企業有望吸引內地投資者和國際投資者青睞,在短期內吸引大量南下資金配置,從而增加公司股票流通性和交易活躍度,並進一步提升股票估值。
LiveReport大數據顯示,2022年53只新納入港股通標的,日均成交額自結果公佈日之后都有所提升,平均流動性提升幅度為3成。據統計,2022年港股通資金總成交金額超過7萬億港元,佔全年市場總成交金額的23.6%,貢獻了港股市場近1/4的流動性,已成為港股最重要和活躍的交投方之一。
也因此,今年9月港股通標的調整備受市場關注,其中就包括一隻剛上市3個月不到的稀缺標的——藥師幫。
今年6月28日,藥師幫正式登陸港股,發行價20港元/股,上市首日收盤價21.1港元/股。截至9月14日,公司收盤價48.05港元/股,相比發行價漲幅140.25%,上市以來收盤價最大漲幅210.5%,成為「兩倍牛股」。此番又被納入港股通,藥師幫的真實價值自然受到各方重視。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企業被納入港股通還有更為長期的好處,首先是企業知名度、聲譽和市場影響力的顯著提升,其次是可以獲得更多再融資渠道,更好實現國際化戰略,機構持股佔比的提高也將進一步對公司業務發展、融資等帶來正面效應,帶來更多長線投資,形成良性循環。而入通企業后期也會出現關注度分化,關鍵在於公司自身真實實力,尤其是具有稀缺性的標的將更能獲得長久發展。
資料顯示,藥師幫的業務模式為B2B醫藥電商,是中國最大的院外醫藥產業數字化服務平臺,致力於用數字化賦能包括藥企、藥品分銷商、藥店及基層醫療機構等院外醫藥市場的參與者,驅動醫療健康生態系統整體效率的提升。
可以看到,藥師幫具有一定稀缺性,目前A股中尚無完全相似的標的。這或也為其入通后的高度受重視「埋下伏筆」,業內紛紛表示藥師幫「長線可期」。
企業內外:護城河&廣闊市場
股價的上漲和入通,這些外在的「嘉獎」,離不開藥師幫內在深厚「功力」作為基石。
從業績上來看,藥師幫近年來毛利率逐步提升,2020年到2022年間,整體毛利率分別為10%、9.1%及10.1%。分拆來看,「平臺+自營」的業務「攜手增長」,2019-2022財年間,平臺業務毛利率從79.9%升至82.1%,自營業務毛利率從1.3%增長到6.2%。
量變最終引發「質變」,藥師幫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由9.3%增至10.3%且首次實現經調整淨利潤盈利,超7000萬元,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從平臺數據來看,藥師幫的規模效應顯現。今年上半年,藥師幫GMV達220.41億元,同比增長34.4%。報告期內,藥店用户為37.9萬家,第三終端用户為21.1萬家。
其中,藥師幫平臺業務GMV達135.41億元,同比增長46.4%;實現收入4.17億元。自營業務GMV85億元,同比增長18.7%,實現收入75.22億元。
同時,藥師幫的上下游數據均穩步增長。
從上游看,2023年上半年,藥師幫平臺上游商家達7100個,自營業務供應商超9500個,擁有34.7萬個月均可售SKU。藥師幫自營業務平均可在3小時內完成出庫,跨省配送實現40小時到城市,50小時到鄉鎮,存貨周轉天數為28.5天,優於行業平均水平。同時,廠牌首推業務已為約500家藥企合作推廣1000個SKU,2023上半年營業收入5.27億元,同比增長17.3%。2023年上半年,藥師幫與葵花兒藥等7家廠牌達成戰略合作,並與強生消費者健康中國合作「萬舸」項目,攜手齊魯製藥開展診所開發項目,持續深化藥企合作價值鏈。在下游,2023年上半年,藥師幫月均活躍買家數量達35.3萬,同比增長17.6%;月均買家付費率從89.9%增至93.6%,每位付費買家月均下單次數從25.2增至28.4。
值得注意的是,在平臺業務、常規自營業務、廠牌首推業務之外,藥師幫還不斷在數字智能化上創新,研發了「雲商通」「掌店易」「藥夥伴」等一體化數字工具,提供SaaS解決方案,以及光譜雲檢、智能小微倉、藥師培訓、供應鏈金融等新業務。
顯而易見,隨着「平臺+自營+創新」的業務模式進一步得到市場驗證,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持續發揮作用,藥師幫已構建起國內最大的院外醫藥產業數字化服務平臺,無疑已經在行業內構築了屬於自己的獨特「護城河」。
而藥師幫所在細分領域的廣闊前景,也為公司未來發展留下更多想象空間。
政策層面,2023年2月,國家醫保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宣佈將符合條件的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衞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強調要重視鄉村醫療衞生體系建設,合理配置醫療衞生資源並持續提升鄉村醫療衞生服務能力;2023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區域均衡佈局;國家十四五規劃更是提出,到2025年培育1-3家超人民幣五千億元、5-10家超人民幣千億元的大型數字化、綜合性藥品流通企業。
上述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相關政策和管理辦法的出臺加速了處方外流,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此外疊加近期醫藥反腐等政策,利好院外市場,院外醫藥服務市場規模將迎來發展契機,實現穩步增長,院外醫藥和醫療服務發展前景廣闊,相關龍頭企業有望率先享受行業紅利。
研究機構預測數據也可以予以佐證。
據沙利文統計,中國院外醫藥流通市場預計將由2022年的人民幣6397億元進一步增至2027年的1.0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9.6%,佔整體流通市場滲透率由2022年的36.5%增至2027年的47.1%。
數字化市場將成為院外市場發展的重要推力。2018-2022年,中國院外數字化醫藥流通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由535億元增1,80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5.5%,預計於2027年達358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4.7%,對整體院外醫藥流通市場的滲透率預計於2027年將達35.4%。
而藥師幫是該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數據顯示,2022年度,中國院外數字化醫藥流通服務市場的前五位參與者佔據市場份額63.5%以上,藥師幫的份額為21%,位居行業第一;相較第二名高出8.2個百分點,比2021年提升2.8個百分點。
可以預見的是,隨着中國院外數字化醫藥流通服務市場的穩步增長,藥師幫作為細分龍頭有望率先享受行業紅利,從而帶領投資者實現業績和股價雙增長的「戴維斯雙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