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按玩家安裝次數收費,Unity價格新政惹開發者震怒|鈦媒體焦點

2023-09-14 12:17

Unity公司應該沒有想到,自家引擎收費規則的更改,引發了一場不小的行業地震。

美國當地時間9月12日,Unity在其官網宣佈,自2024年1月1日起增收Unity Runtime費用。這項費用與玩家安裝遊戲的次數掛鉤。此前,開發者們無需支付這項費用。

Unity引擎由兩個重要的軟件部分組成:Unity編輯器和Unity Runtime。Unity Runtime是在玩家設備上執行的代碼,也是讓Made with Unity遊戲大規模運行的關鍵。Unity Runtime每月的下載量可以達到數十億次。Unity選擇這種計費方式是因為每次遊戲被下載時,Unity Runtime也會被安裝。

在市面上種類繁多遊戲引擎之中,小工作室和個人開發者一般都會使用Unity引擎。Unity這項收費新規會對他們利益造成損害。諸多開發者在X(原Twitter)發起了抗議。

當然,一些大型遊戲也會受到影響。比如,北京時間9月13日凌晨登上蘋果發佈會的《原神》《崩壞:星穹鐵道》和《王者榮耀》,這些遊戲使用的引擎都是Unity。

12日下午,Unity公司緊急向一些行業媒體做了迴應,並調整了部分收費細則,但他們並沒有直接取消這項新增的「安裝費」。

Unity為什麼要增設這項看似詭異的Unity Runtime費用呢?

隨着遊戲引擎領域的競爭對手不斷增多,Unity引擎的市場份額面臨着逐漸下滑的尷尬局面。如何挖掘存量市場成爲了擺在Unity面前最為現實的問題。爲了提升Unity引擎的賺錢能力,Unity決定改變收費模式,使開發者訂閲售價更高的引擎服務。不過,一片負面輿論之下,Unity能否實現這個的目標仍然是未知的。

按安裝次數收費成爭議焦點,Unity已初步妥協

Unity這次的收費風波,核心矛盾還是在收費標準這件事上。

根據Unity新的收費標準,一款遊戲在過去12個月中獲得的收入與總安裝數到達了一定的門檻,此后玩家每安裝一次,Unity公司都要向開發者增收0.2美元。Unity個人版用户的付費門檻是20萬美元的收入和20萬次總安裝。

如果開發者訂閲了企業版和專業版,付費門檻將會提高到100萬美元收入和100萬次總安裝,並且還會隨着下載量的增加逐級遞減費用的收取。新興市場的收費標準將會進一步降低,僅為發達國家市場的10%。

更為重要的是,Unity的新收費政策針對的不僅僅是2024年1月1日后發佈的新遊戲。已經發布的遊戲如果達到了Unity的收費標準,同樣會被收取Unity Runtime費用。

Unity收費標準,截圖來自Unity官網

Unity在官方公告中對於為什麼要收取Unity Runtime費用進行了簡單的説明。他們認為,基於初始安裝的收費模式可以讓創作者在與玩家互動的過程中持續盈利,這是與收入分成模式非常不同的地方。

然而,開發者們顯然不能接受把安裝次數作為一款引擎收費抽成的統計方式。畢竟,玩家們重複安裝遊戲、在多個設備安裝遊戲、使用雲服務來串流遊戲都是非常正常的行為。如果這些行為產生了費用並轉嫁到開發者身上,中小開發者是無法承受的。

還有開發者指出,Unity的安裝次數統計方式來自於Unity Runtime的安裝次數。但是,一些試玩版遊戲、訂閲制遊戲甚至是盜版遊戲,它們都可以在沒有產生購買行為的前提下安裝Unity Runtime。這會對Unity的統計安裝次數帶來誤導,廠商還可能遭受了不明不白的損失。

Unity的收費公告發出之后,一大批開發商立即在社交媒體上表態。Innersloth發佈公告稱,《Among Us》就是利用Unity引擎開發的。新的收費政策不僅傷害了他們,還會傷害其他中小工作室。Innersloth正在考慮使用其他的引擎來開發遊戲。《Among Us》擁有數以億計的玩家,直接移植或者重寫代碼所產生的費用明顯低於Unity Runtime費用。

《Among Us》製作組迴應

《蟹蟹尋寶奇遇》的開發商Aggro Crab則表示,他們的遊戲即將於2024年登陸Xbox Game Pass。目前,Game Pass擁有超過2500萬名玩家。如果其中一小部分用户下載了他們的遊戲,Unity可能會收取一定費用,這會極大地減少Aggro Crab的收入並威脅業務的可持續性。

競爭對手們自然沒有放過這個搶人的機會。Unreal、Godot和Heaps的社區經理都在各大社交媒體上表示,他們收費模式沒有變化,並且非常歡迎開發者使用他們的引擎。Godot甚至再次宣傳推廣了他們的發展基金,受到了開發者的強烈支持。

消息發出后,鈦媒體App觀察了周圍熟識開發者的反應。事實上,很多開發者早已經放棄了Unity,轉而使用Unreal或者Godot進行開發,他們看到這則新聞時,還產生了一種「逃過一劫」的感慨。

沒有開發者在為Unity新政策説一句好話。外界批評聲音一發不可收拾,Unity高級副總裁馬克·惠頓(Marc Whitten)不得不出面滅火。

他在接受axios採訪時提到,Unity只會在玩家首次安裝時收取費用,重複安裝不會給開發者帶來經濟損失。試玩版遊戲也不會產生Unity Runtime費用,除非玩家可以從試玩版升級到完整版遊戲。惠頓希望這樣的解釋能減少開發者的擔憂。

另外,惠頓還澄清了開發者針對訂閲制服務的顧慮。惠頓表示,像Aggro Crab這樣的開發商是不會陷入困境的,因為Unity Runtime費用是向發行商收取的。在《蟹蟹尋寶奇遇》的案例中,需要支付相關費用的公司是微軟,而非Aggro Crab。

針對Unity的批評聲音不絕於耳,但他們的股價還是在9月12這天實現了2.5%的漲幅。資本市場認為,新的收費模式能夠極大地加持Unity的業務,股價上漲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引擎收入增速持續走低,Unity急需找到第二增長曲線

在外界看來,向開發者揮起鐮刀的「罪魁禍首」,是Unity首席執行官約翰·瑞奇提歐(John Riccitiello),他曾經長期擔任EA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首席運營官。

瑞奇提歐時常發出爭議性言論。2022年7月,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那些不重視氪金的遊戲開發者是「the biggest f**king idiots」(最白痴的人)。這句話迅速在社交網絡上傳播開來,並引發了大量開發者的口誅筆伐。隨后,瑞奇提歐在X(原Twitter)上發佈了道歉聲明,並表示他其實很尊重開發者。

瑞奇提歐作為職業經理人,需要對公司財務狀況負責,然而,賺錢能力恰恰是Unity公司比較欠缺的。

Unity打造了一個不同於其他對手的商業模式。他們大部分的營收來自於運營解決方案業務,而非售賣引擎工具本身的創作解決方案業務。

所謂運營解決方案包括了很多業務,廣告是其中的大頭。Unity在工具組件中置入了原生的廣告模塊組件,開發者做遊戲的時候可以自由添加這一廣告組件。Unity成功地搭建了一個廣告平臺,吸引諸多廣告主加入。最終,Unity可以把創收的重心放在廣告業務上,同時減少遊戲開發者的經濟負擔,保障了Unity引擎的市場份額。

新冠疫情之后,遊戲行業的廣告收入出現波動。此時,Unity作為一個廣告平臺,只有流量優勢但沒有效率優勢。外界非常擔心Unity的運營解決方案遭到衝擊。

8月2日,Unity發佈的2023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第二季度收入5.33億美元,同比增長80%,好於外界預期的5.15億美元。公司淨虧損為1.93億美元,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2.04億美元,同比下降5.39%。

Unity運營解決方案業務的收入高達3.4億美元,同比增長112%。相比之下,Unity的創作解決方案業務增長緩慢。今年第二季度營收為1.93億美元,同比增長16.8%,創下了最近六個季度以來最低的同比增速。

瑞奇提歐顯然無法忍受創作解決方案業務如此之低的增速和逐漸下滑的市場份額。因此,Unity增收Unity Runtime費用就變得順理成章。

與此同時,Unity還要面臨諸多虎視眈眈的對手。Godot是其中最令Unity害怕的一家引擎公司。無論是易用性還是跨平臺支持,Godot都非常接近Unity。大量開發者也正在把自己的開發工作從Unity轉移到了Godot上。可以説,作為一款具有開源性質的開發工具,Godot已經受到了開發者的廣泛認可。

瑞奇提歐早已習慣了各種罵聲,他可能不大會在意開發者的輿情反饋。他認為,絕大多數遊戲開發者始終會離不開Unity引擎,最后不得不支付Unity Runtime費用。Unity Runtime費用對於創作解決方案業務是一筆「可持續性」的鉅款,公司業績也能夠獲得指數級提升。

然而,在外界看來,Unity新的付費模式和「可持續」三個字毫無關係,這樣的做法無異於是在殺雞取卵。一些行業人士擔心,如果Unity不收回新的政策,增收的費用還是要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屆時,遊戲價格或者內購費用都將同步上漲,受害的還是普通玩家。

面對新收費政策所引發的業績波動,瑞奇提歐似乎提前為自己做好了準備。9月6日,瑞奇提歐套現了2000股Unity的股票。這一拋售行為立即引發了各路投資分析師的警覺。他們擔心Unity股票的估值可能會被高估,或者公司經營層面即將發生變化。最終,人們等來了Unity新的收費政策。

Unity新的付費政策能否讓大多數開發者接受,決定了這家公司未來的走向。令開發者擔憂的是,如果Unity的「安裝費」政策得以順利實施,行業內其他遊戲引擎公司極有可能迅速跟進。這對中小開發者和普通玩家顯然不是一件好事情。

(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雪夜楓鱗,編輯|李程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