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格芯(GFS.US)斥資40億美元在新加坡擴建晶圓廠

2023-09-12 14:39

智通財經APP獲悉,美國半導體公司格芯(GFS.US)周二宣佈投資40億美元在新加坡擴建工廠,並且,這家晶圓代工廠預計,「對基本半導體芯片的需求將增長」。

格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Thomas Caulfield在周二接受採訪時表示:「我相信,在未來十年,這個行業將再次翻倍。」

他解釋道,一些催化劑包括「新的重要應用、整個人工智能以及它將如何改變社會」——將需要芯片並創造需求。

Caulfield表示:「汽車行業似乎保持強勁。人工智能雲也似乎很強勁。工業正在站穩腳跟,而任何與消費者相關的東西仍然疲軟。」

據瞭解,晶圓廠是指與半導體公司簽訂合同製造芯片的公司。格芯生產由高通(QCOM.US)、聯發科和恩智浦(NXPI.US)等公司設計的半導體,為全球約200家客户提供服務。

這些公司的芯片被用於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汽車、虛擬現實系統、電子遊戲機、智能揚聲器中,同時也用於人工智能和5G。

根據新加坡半導體產業協會的數據,新加坡供應全球11%的半導體。

與新加坡的合作關係

根據市場情報提供商TrendForce的數據,按營收計算,格芯是僅次於臺積電(TSM.US)和三星(SSNLF.US)的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

據格芯的聲明稱,位於新加坡的23000平方米晶圓廠將增加公司的全球代工足跡,並提高其在三大洲製造基地為客户提供服務的能力。

「作為新加坡迄今為止最先進的半導體工廠,擴建晶圓廠每年將額外生產45萬片晶圓(300mm),使格芯在新加坡的總產能提高到每年約150萬片晶圓,」該公司補充道。

據悉,格芯已於2010年收購了新加坡特許半導體公司(Charter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並接管了其晶圓廠。

該工廠目前的年產能為72萬片(300mm)晶圓和69.2萬片(200mm)晶圓。這種晶圓是製造芯片的基本材料。

該公司表示,新工廠將在新加坡創造約1000個「高價值」工作崗位,其中95%將包括設備技術人員、工藝技術人員和工程師。格芯目前在新加坡工廠僱傭了大約4500名員工。

早在2021年6月,格芯就曾宣佈,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合作,在其現有的新加坡園區建設一座新的晶圓廠,以滿足當時全球對半導體芯片的需求。

第二年6月,這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半導體制造商表示,其第一個工具已被轉移到新加坡工廠。該公司在美國和德國也有製造工廠。

「格芯與新加坡政府有着長期的合作關係。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將高科技製造業和高科技創新引入該地區的產業政策。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這麼多偉大的公司在這里生產,」Caulfield表示。

「現在的情況是,當其他國家意識到半導體制造業對他們的地區、對主權安全、對供應鏈、對經濟安全的重要性時,他們也會希望擁有半導體制造業,他們需要調整他們的產業政策,以幫助創造製造業和這些地區在經濟上具有競爭力的競爭格局,」他補充道。

格芯還表示,此次擴張還將採用人工智能工具來提高生產力,如晶圓模式識別,以自動分類和發現晶圓中的缺陷。

庫存調整

不過,當前芯片行業仍處於庫存過剩的階段,因為智能手機和PC製造商在疫情引發的繁榮時期囤積了大量芯片。而隨着通脹的飆升,消費者一直在削減這些商品的支出,這使得存儲芯片的價格不斷下跌。

臺積電和三星等公司此前也報告稱,由於對存儲芯片的需求持續疲軟,第二季度利潤出現下滑。

對此,Caulfield表示:「我們已經看到,今年第二季度,半導體公司的庫存仍在攀升,但速度要慢得多。好消息是,我們還看到供應鏈下游的庫存開始下降,比如系統公司。因此,也許有一點跡象表明,庫存正在開始調整。」

不過,他也指出,全球通脹必須首先得到控制,然后利率才能下降,消費者支出才能恢復健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