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因為《名偵探柯南》,百度旗下「好看視頻」被訴至法院,結果……

2023-09-01 08:04

  近年來,隨着用户規模的迅猛發展,短視頻成為著作權侵權糾紛的高發地。平臺方應承擔怎樣的義務與責任,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

  近日,上海新創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新創華公司)訴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百度公司)著作權侵權糾紛案有了新的進展,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裁定準許百度公司撤回上訴。此前,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下稱浦東法院)一審認定百度公司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未盡到與其應當具備的管理信息能力相應的注意義務,存在過錯,構成對新創華公司權利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間接侵權,判令百度公司賠償新創華公司10萬元。百度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提起上訴。二審期間,百度公司向法院申請撤回上訴。

視頻平臺被訴侵權

  新創華公司成立於2014年6月,經營範圍包括知識產權代理、動漫設計、企業管理諮詢等。該公司經授權獲得知名影視劇《名偵探柯南》在我國的獨家信息網絡傳播權。

  「好看視頻」系百度公司於2017年推出的短視頻平臺,向用户提供個性化視頻分享、信息流瀏覽、評論、直播搜索等功能及服務。

  2020年,新創華公司發現,「好看視頻」中提供了數百個由用户上傳的《名偵探柯南》相關視頻的在線點播服務,涉嫌侵犯其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新創華公司認為,百度公司與作為網絡用户的上傳者存在分工合作關係,共同實施了涉案被訴侵權視頻的提供行為,系直接侵權,遂將百度公司訴至浦東法院,請求法院判令百度公司賠償其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80萬元。

  百度公司辯稱,其既不存在直接侵權行為,也不構成幫助侵權,不應承擔任何賠償責任。涉案被訴侵權短視頻發佈者非百度公司,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對用户上傳的內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沒有與作者共同侵權的故意,不構成直接侵權。此外,百度公司在運營中已經盡到了合理注意義務,在用户上傳視頻時盡到了提醒義務,在收到法院傳票后已及時刪除了涉案被訴侵權視頻,故亦不構成間接侵權。

  浦東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在案證據及查明事實,可以認定百度公司系網絡服務提供者。對於短視頻服務提供者責任的判定,司法既不能超越技術發展而對其課以過高的注意義務,亦不能任其躲進「通知—刪除」的「避風港」而對大量可能的侵權行為袖手旁觀。對短視頻平臺是否具有過錯及應否承擔責任的判定,應堅持管理能力與技術發展水平相適應,保護權利與促進作品傳播相平衡、責任承擔與經濟收益相對等的基本原則,綜合網絡服務提供者提供服務的性質,權利作品的知名度,引發侵權可能性的大小,是否對被訴侵權作品進行了選擇、編輯、推薦,是否從被訴侵權作品中獲得收益等因素加以考量。該案中,百度公司未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對侵權行為的發生具有過錯,應當承擔間接侵權責任。

  綜上,浦東法院判令百度公司賠償新創華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10萬元。一審判決作出后,百度公司向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提起上訴,二審期間,百度公司經法院准許撤回上訴。

  新創華公司代理人、上海融力天聞律師事務所律師譚耀文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採訪時表示,該案判決説理清晰,準確判定了短視頻服務提供者的責任,是短視頻侵權涉及平臺責任的一起典型案例。

  本報就該案聯繫百度公司代理人,對方婉拒了採訪。

提高平臺注意義務

  近年來,視頻平臺侵權責任相關話題一直受到大眾熱議。如何準確認定平臺方責任,以及相關企業如何避免侵權糾紛的發生,引發了業內廣泛討論。

  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阮開欣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該案判決明確了短視頻平臺經營者的著作權間接侵權責任的認定標準。對於短視頻平臺經營者的過錯認定,該案確立了管理能力與技術水平相適應原則、責任承擔與經濟收益相對等原則,同時,明確了引發侵權的可能性、是否對侵權作品進行推薦、是否從侵權作品中獲得收益均是考量過錯的因素。該案為短視頻平臺經營者敲響了警鍾,不能過分依賴「避風港」原則而將其視為逃避侵權責任的理由。

  廣東力詮律師事務所律師楊雨軒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該案的判決打破了此類案件中司法機關對於平臺適用「避風港」原則不需要承擔侵權賠償的常見裁判思路。此外,該案將短視頻平臺精準投放廣告獲利,尤其是利用被訴侵權作品有針對性的投放廣告獲利行為與「提供網絡服務而收取一般性廣告費、服務費」的情節區分開來,在此情形下認定平臺經營者的過錯更高並要求施以更高的注意義務。該案判決給短視頻平臺經營者在用户作品上傳、發佈審覈的過程中應承擔的主動作為責任提出了明確要求。

  那麼,對於此類企業而言,應如何避免此類糾紛的發生?在糾紛發生時又應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阮開欣表示,對於短視頻平臺方而言,應適當優化侵權內容的屏蔽技術,針對知名的影視作品,通過設置作品時長、作品名稱等關鍵詞進行侵權視頻的屏蔽等。

  楊雨軒表示,平臺方應當變「通知—刪除」的被動為主動,通過制定用户協議、作品上傳規則、權利人投訴指引等措施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預警及保護機制,通過過濾、篩查、屏蔽侵權作品鏈接等方式主動事前出擊及時制止侵權行為的發生。

  「對於著作權人而言,要持續保持全網監測,在發現侵權作品后通過發送律師函方式及時通知賬號持有人、網絡平臺經營者,要求對方停止侵權行為;對於經通知后仍持續實施侵權行為的,要及時完成證據保全,進而通過訴訟維護自身權利。在訴訟維權取證時,要對短視頻平臺的經營模式多加關注,如投放廣告內容行為與權利作品具有高度關聯性的證據,要及時進行保全並在訴訟中進行着重強調。」楊雨軒表示。(趙瑞科)

(文章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原標題:版權無隱患 視頻纔好看)

(編輯:邵京京 責任編輯:呂可珂 審校:崔靜思)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