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9-01 07:18
來源:獸樓處
2002年,黃浦江邊的小區樓體上趴着碩大的電話號碼:
68888888。
樓盤叫世茂濱江,一個來上海灘闖蕩的英國人被它的廣告吸引,尤其是上面價值不菲的號碼。未來二十年,這個英國人將把中國富豪列排行榜做成事業。他撥通廣告上號碼,轉接到福建。
兩天后,世茂濱江的開發商許榮茂,以第二名登上胡潤的名單。
那是非公有制經濟剛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第四年,胡潤從各種會議報道中挑出50個名字,將第一代民營企業家,按推算出的個人資產分為四等:
A類企業家,身家10億元以上,以榮氏家族為首;
D類企業家,身家5000萬元至1億元,包括劉曉慶、張朝陽。
胡潤把名單推銷給了《福布斯》雜誌,雜誌銷售一空。關於他的統計方法有很多爭論。可一份民間統計能引發震動,不是因為精確的回答,而是精確的提問。他在熙熙攘攘的廣場上,將傳單向天一撒,喊出幾十年來少有人敢說出口的疑問:
誰是中國最富有的人?
25年來,除了胡潤,還有一類特殊交通工具的廠商在跟蹤這些名字。1997年,美國雷神公司安排公務機到中國巡展,公務機是私人飛機里面最昂貴的一類,不同於直升飛機和活塞式低空飛行的小飛機,飛行高度速度與民航客機相近。
雷神派出的代表,是一名學飛機設計的留學生,叫廖學鋒。出發前,CNN對廖拋出一個設問:
你要到中國賣公務機?
據我們所知,大部分中國人,連汽車都沒有。
1
2005年1月,一架14米長的小飛機停放在杭州蕭山機場。它的外表藍白色,模樣有點像海豚。道遠集團老總裘德道從艙門探出半個身子,春風滿面。
這位老闆很有意思。做化纖起家,后來炒期貨,平日里穿布鞋,卻花6500萬買私人飛機。他説這輩子只有兩天是穿西裝打領帶過的,一次是接新娘,一次是接飛機。
那時國內的公務機比大熊貓罕見,飛機「首相一號」所到之處,要人親自迎接,媒體追着飛機跑,一個地方民企老闆突然成了公眾人物,「比花錢做廣告效果還好」。但也有一點煩惱,比如會受到自稱「老干部」的信,説他應該捐贈飛機價格的百分之一給自己。
CNN一語成讖,廖回國后,破冰足足花了八年。雷神公司90年代想向中國推廣的輕型公務機,售價2000多萬人民幣以上。廖學鋒掰着手指頭數了數公認的富人,發現湊不夠十個:
成都的劉永好,雲南的褚時健,新疆的唐萬新,剛去了趟北京的王石,還在沈陽的仰融……
他們看了都説好,但都沒下單。
直到2004年2月的新加坡航展,廖學鋒邀請裘德道體驗飛行。海豚載着兩人劃過跑道,一躍離地。穿越顛簸的低空,民航客機通常要花半小時,公務機只用10來分鍾。
馬六甲海峽上方14000米,沒有云,參照物消失了。小飛機懸浮於一片蔚藍,飛行極平穩,恍如夢境。廖學鋒看見裘老闆的眼神亮晶晶的。
從新加坡回來,裘老闆簽了意向書,但后來一直沒交錢,身邊人也都反對。
幾個月后,裘老闆去長沙去看一塊地,廖學鋒在首都機場送他,兩人吃飯間,裘一直盯着航班信息。結果,當天兩個航班都取消了,他只能給接待方發短信,説今天去不了。
對方回覆,沒關係,你不看就不看,也不用編理由。
廖學鋒立馬打電話,安排裘老闆飛行。在長沙機場,兩個機長親自送裘老闆出候機樓,送到接待方的面前:
專機來的。
廖學鋒終於收到第一筆定金。最熟悉中國市場的他,沒過幾年成了龐巴迪亞太區總裁。
長江商學院到紐約上課時,龐巴迪派了架飛機,接企業家們去加拿大總部參觀,班長趙本山帶頭登上這架飛機。然后他在拍《鄉村愛情故事》的炕上砍價,買了架挑戰者850。
東北成了50億資產以上的富豪買公務機比例最高的區域。
廖學鋒去廣東拜訪企業家,老闆們穿個大褲衩,踢着拖鞋,自己開車來接。找個大排檔,兩人就開始談飛機了。老闆們不想讓媒體知道,甚至不想讓自己祕書知道。
2
首都機場T3航站樓旁有兩棟小樓。一棟插着紅旗,另一棟沒有。
沒有旗子這棟,是公務機候機樓,也叫FBO。有51個獨立機位,一樓專設檢疫邊防海關,再往里走,有3個VIP候機室。公務機在首都機場一次起降,花費7至12萬。
提前二三十分鍾,乘客在FBO門口下車,沒有機票,也不經航站樓,工作人員拉走行李安檢,客人穿過通道,進貴賓室休息。
時刻到了,擺渡車從FBO門口接駁到舷梯。飛機關艙門,機長跟塔臺要起飛:
10分鍾左右,就能飛走了。
公務機比民航客機飛得更高更快,10小時的跨國飛行,能壓縮一兩個小時。它是錢能買到的最高等級的效率和私密。
內地的公務機持有量還在個位數的時候,有香港老闆拿出全部積蓄買了一架。他會在聊天中不經意地問對方,明天去昆明打球怎麼樣。對方正詫異,他就説我的飛機都準備好了,上午過去,中午打球,晚上回來。
八項規定前,一個南京企業家有事情向領導匯報,領導一直沒空。后來,領導準備飛北京,遇到了航班延誤,用上了他的飛機。
2008年是這個行業的分水嶺,首都機場的公務機樓落成,中國首批獲准的5家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啟動。其中包括民生銀行的民生租賃。
民生當時的董事長董文標琢磨,民航客機的蛋糕,工銀、國銀早就分完了,他想把錢借出去,還得自己當銷售。 於是就找了架灣流550,喊上王健林、史玉柱、盧志強、張近東,一起去內蒙吃烤全羊:
我就買了五架,你們一人一架吧。
他提出了全新的購機模式:買飛機跟買房一樣能分期,從三五年到八年的都有,利率6-8%。三億的飛機,只要首付6000來萬。一頓飯功夫把手上的飛機賣完,董文標又訂了50架。
首都機場的公務機坪,被董先生慢慢填滿了。
2008年之前,龐巴迪在中國內地沒賣出過一架公務機,然后一年多時間里賣出了二十幾架。
3
內地企業購買公務機的第一人,其實是兩個人。1995年,陳峰和王健到國外出差開了眼界,那時海航開航才兩年,海外飛機制造商在中國到處推銷,找過國航東航南航,沒人敢拍板。
海航有點冒進地抓住了黃金空檔期。從1998年北京決定申奧,到2001年入世談判,中間的特殊差旅,都是海航金鹿在執飛。八項規定以前,金鹿有個要客部。海航的年會上,會有人來分享國際外交禮儀。
2016年,世界上第一架由波音夢想客機787改成的公務機,降落海南島。它的外型與民航客機無異,是一套會飛的大平層。
原本的200多座,改成了40座。220平的使用面積,含主卧、更衣室、會議室、餐廳,浴室以及地暖。在萬米高空,水的流速也與地面上一樣,超寬雙人牀配備安全帶,以防氣流顛簸。
買6000萬美金的裸機,可以花1000萬美金裝修,也可以花3000萬美金,豐儉由人。這架波音787「毛坯」綠飛機價值11億元,設計裝修用了兩年時間,又花了:
10億元。
飛機的身份證號印在機身尾部,格式全球統一:「國籍標誌-登記號」。馬斯克的灣流650編號N-628TS,説明註冊地是美國。郭臺銘的灣流550編號是B-99999,註冊在中國臺灣。王思聰更講究,他曾經的達索7X,註冊地馬恩島,註冊號M-WANG。
上述這架夢想客機公務機,是被一位「神祕富豪」買下,很多年間,全世界都在猜他的身份,但業主名字其實已經寫機身上了。他們選在英吉利海峽的根西島註冊,免税且由此擁有一個罕見的編號組合:
2-DEER。
To Deer。獻給金鹿,那個巔峰的海航。
4
2012年,許老闆安排了兩架公務機,送恆大俱樂部去沙特參加亞冠比賽。
恆大至少買過4架飛機。其中一架空客ACJ330寬體客機,許老闆買入時花了十六個小目標,里面有一張可以轉換成牀的圓形大餐桌。
還有一架是空客重型公務機ACJ319,客艙寬度兩倍於傳統公務機。就像很多企業的第一架飛機,會自豪地印上logo,這架飛機一眼能看出歸屬,機身的舷窗上方一串黑字:
EVERGRANDE。
泛海最多時也有三架公務機,兩架灣流550,一架650;孫宏斌算比較摳的老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坐民航客機,2019年之后他也坐上了公務機,用的是成都會展老闆鄧鴻的。
大量的中小房企、房地產上下游上市公司老闆也在買飛機,銀泰、奧園、星河灣、合生創展、富力,金輝、廣匯、美的……
2009年,中國只有30來架公務機,大部分是航司的;到了2018年,中國老闆擁有的公務機數量,是600架。
繼房地產和黑色能源,製造、金融、零售連鎖,P2P的老闆后來也過上還機貸的生活。阿里騰訊百度,都已持有都超過10年。
老闆們結伴看飛機,搶機位,同一架飛機會有三五個買家,像拍賣一樣比價。年底大銷售們見面寒暄,張嘴就是:
我今年賣了10架。
遠大和安邦是非航司企業里最早買飛機的。吳老闆總是白天出差應酬,凌晨上自家飛機睡覺。福耀玻璃的曹德旺,買了飛機后,一年能飛300多個小時,足夠繞地球15圈。
最高調的還是當年的王首富父子,甚至可以説萬達塑造了公務機的公眾印象。他的飛機在2011年交付,2017年,他接受魯豫專訪,熊貓TV全程直播這趟南昌考察之旅:
首富在灣流G550里鬥起了地主。
王思聰14座的達索獵鷹7X在2016年交付。飛機內飾由法國設計師操刀,座椅和地毯來自英國,總價格人民幣3個小目標。同款買家還有復星的郭老闆,青海首富肖永明。「中國鎳王」青山集團也買了——他們專門在印尼的工廠附近修了機場起降。
思聰被限高的時候,網上曾有過討論,那還能坐飛機麼?
這個問題他提前回答過了,2017年,王思聰帶「可可小公主」坐飛機,發朋友圈。周鴻禕留言問坐飛機讓帶狗麼,買了兒童票?王思聰回覆説:
不知道,我是私人飛機。
美國曾統計過公務機業主平均年齡,在60歲左右。中國機主顯然年輕許多,見不到國外買飛機到處玩的退休老爺爺,都是還要拼一把的人。實際上,買公務機是企業經歷一段上升期后的重要決策,當賬面上現金充裕,配置大資產能幫公司抵税,很多交易選在年底完成。
你可以説它是架大玩具,同時是民企老闆野心的觀測窗口。當張磊或沈南鵬坐公務機去盡調企業,被盡調完的企業家總是若有所思:
干投資的都能買,我賺這麼多錢,為什麼不能買?
5
2022年4月24日凌晨,一架湖綠色塗裝的龐巴迪環球6000落地廣州白雲機場。
艙門打開,年輕的機組人員呼吸着祖國的新鮮空氣。他們剛從倫敦跨越9500公里回國,飛機尾部印着一隻:
鳳凰。
放平時,這只是楊老闆三又四分之一架私人飛機之一,賬單上又多出一個三百萬的航程而已。但在疫情時期,飛行可不是錢能夠買到的。
那時,全世界富豪在哄搶中國企業的公務機。因為它們飛不起來,正在機坪上白白燒錢。國內老闆的飛機飛到海外,卻回不了國,他們們搞不定聯防聯控指揮部的接收函。
國內的公務機都得有託管公司,來解決多變的航線申請。比較大的託管公司有亞聯、海航金鹿、華龍等等。楊老闆把這架環球6000交給了不出名的一家公司,老闆同樣來自佛山順德,託管客户只有一個。
公務機行業旨在提供昂貴的便捷與私密性。但這家託管公司,還為唯一的大客户實現了不可能的事情。他們頗具冒險精神地鑽了個空子:
調機。
調機不需驚動聯防聯控指揮部。只用航司或代理公司向民航局申請入境中國的批覆,出具調機承諾函,聲明航班上無載客無載貨,加蓋公章。
於是那天,一名21歲的女性和一名20歲的男性,以機組身份登上了飛機,然后出現在了廣州衞健委的境外輸入疫情通報里。
6
就像巔峰時刻的海航,和猝然離世的王老闆,2-DEER看起來也像個謎。
買這架飛機當然是兩個老闆拍的板,但也有人説,有其他隱因。這個交易發生在海航最有錢的時候,他們看上去沒有認真考慮過,20多億投資是否能盈利。
起初,海航覺得會有銀行給這架特殊的飛機貸款。結果沒有。后來,他們打算抵押,發現抵押不出去。
不像民航飛機,公務機可能飛一個國王專機,然后兩周趴着沒活干。超大型公務機里面,國航的737公務機,包機10萬一小時已經是極限了,而2-DEER要賣:
25萬一個小時。
只有中東土豪或者東南亞政府,纔會願意花兩倍價錢來包787。於是,2-DEER還沒出廠,就註定成為一個低調又奢華的無底洞。按20年使用壽命,它一年僅折舊就是:
1億多。
2-DEER第二次出名,是因為一份乘員名單。第三次是2020年初,工作組進駐海航,2-DEER開始執飛歐洲回國包機。起初是圈層內售票,后來索性公開售票,最便宜的座位,18萬一個。
沒飛幾趟,定價截圖上了頭條,爲了消除影響,海航退票。
這是2-DEER最后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里。2020年底,它飛去了中東,業主換成了約旦政府,成交價剛好等於當初的飛機空殼。
沒人願意花錢躺在別人躺過的牀上。
7
今年上半年,胡潤公佈了全球富豪榜。它成了歷年來洗牌最徹底的一次,有445個富豪落選;其中中國落榜人數最多,229人,超過了一半。房地產富豪的人數甚至不如食品飲料行業。
當然,全球富豪榜中,財富下降最快的也在地產和家居。
買一架飛機幾個億,養機一年兩千萬,曾經都是小錢,但現在,民生金融租賃接到一大堆企業家的諮詢:
能不能提前還貸?
房企老闆們紛紛諮詢賣飛機,或用它抵押再融資,換點現金在手上。
許家印在2021年10月賣掉了兩架灣流,趕在寬限期倒計時結束前,還了兩筆美元債。隨后擺上貨架的,是一架ACJ330。他未必知道的是,飛機現在在孫宇晨手里。
對於負債兩萬億的公司來講,賣兩架飛機,顯然解決不了什麼問題。而且,他在懸崖邊時賣飛機,錢並不會流入企業,更多是一種積極表態。
許老闆的飛機在海外註冊、殼公司持有。這種用來隱藏飛機產權的海外特殊目的公司還有很多,但起名時,中國老闆最喜歡用的詞,是「財富」和「陽光」。
如今,奧園、蘇寧、中弘、銀泰的飛機都賣了。泛海兩年內先后出手三架灣流。小王的達索獵鷹猶豫了兩年,掉價不少,今年初才放飛去了美國。
孫宏斌常坐的飛機,回了成都會展,好像從未離開過。
出售企業的門面,總是艱難的決定,去年,有的老闆哪怕飛機一直趴着,沒錢保養,欠着託管公司的債,欠着銀行的租金,也不想賣。他想今年能翻盤。
海航最多時有接近20架公務機,現在剩4架。雲領航空董事長周麗媛告訴我,航司也在大批減持,目前國內可以用於租用的公務機只剩下50架。
今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公務機仍在淨流出,只有不到185架了。企業家失去自家飛機后,包機市場迎來一波又一波高潮。
公務機銷售們發現,老闆們沒有以前那麼勤奮了,個人慾望越來越低。70后那批理工出身的老闆,穿T恤牛仔褲,對傑尼亞愛馬仕無感,只有少數幾個人悄悄買了。
當然,名單上永遠會有新名字出現,日照鋼鐵2021年買了架空客,寧德時代一步到位配置空客加灣流,「中國鎳王」青山集團買了達索,專門在印尼的工廠附近修機場起降。全球最年輕的波音BBJ買家在中國,三十多歲,做遊戲的。
以前灣流的辦公室在北京國貿三期,龐巴迪的在銀泰。去年,他們前后腳撤出了中國。
為極致的野心與能量設計的公務機,能實現音速飛行,地面上會聽到音爆。當然,民航局不會批准這個速度。所以它們告別中國時:
不是嘭的一響,而是噓的一聲。
責任編輯:尉旖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