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8-31 16:34
2022年4月文匯出版社出版一本書《明星基金經理敗走記》講的是「英國巴菲特」伍德福德的故事:
2014年他從工作26年的景順基金離職,創辦伍德福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一開始,延續了在景順的傳奇,2017年中旬基金收益率接近40%,大幅跑贏同類25.7%,規模也增長到了102億英磅。相比成立時翻倍,而后急轉直下,到2019年10月淨值在水下近10%,隨后關閉基金,清算。
可以想見,這樣的一個基金,投資是邊漲邊追加,規模到了峰值后,一路向南,基本上,絕大多數客户都被「埋」在里面了。
但今天,我們不去還原他是如何虧的,主要是看看,買入一個「hard」模式的基金,如何才能全身而退?
這樣的基金,其實很難拒絕買入:在他任職景順期間,他使一項1000英磅的投資變成了23000英磅,翻了23倍。他管理的資產規模曾經達到330億英鎊,是當時英國管理資金量最大的個人基金經理。而且,創業之后,前三年業績延續優秀。
書中,有幾位投資者做到了「賣在高點」,他們有哪些經驗呢?
「
01
朱庇特公司
持續跟蹤,於細節處見到魔鬼
朱庇特在伍德福德就職於景順時,就投資了他管理的基金。伍德福德自立門户后,朱庇特投入了6.6億英磅,三個月后又追加了1.5億英磅,2015年11月開始收回資金,2017年9月從中撤出3億英磅,直至全部撤出。
朱庇特是倫敦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他們有着完善的盡調。書中採訪他們為何會選擇陸續撤出,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看到了一些細節。
朱庇特和伍德的合作有20年之久,對他很熟悉,他們也知道伍德對股票很在行。然而有幾次朱庇特去調研時,伍德對股票的説法非常泛泛,還會把話題引入一些沒有聽過的公司。伍德在一些非上市公司上面的投資也與朱庇特公司想法不一致,開始猜想可能會有5-6只左右,后來實際上居然投資了40多隻,這促使他們清倉。
「
02
某大型投資公司前僱員
風控缺失,讓他看到了風險
書中的故事都以採訪當事人的一手素材為依據,其中有一位在2016年贖回的超級投資者。
他沒有那麼多信息源,但是他把握了風險控制——這一個很重要的點。
他關注到,伍德福德一路以來重用過的風險與合規關鍵管理人員換了一個又一個,這成了越來越大的問題。第一任風險與合規負責人在公司成立幾個月后就離開了,從那以后這個崗位連續換了很多人。
投資者於基金公司而言,都是「外人」,並不能知道所有事情,但重要員工、合夥人離職、大客户拋棄無疑是一個「紅燈」。
「
03
晨星公司
業績帶來的啟示
書中還提到一個評級公司——晨星公司。作為一家專業的評級公司,也在2017年將伍德福德公司降級為倒數第二檔,僅比負面高一級。
晨星分析師告訴作者,主要是業績不好,投資者持續贖回,使得非上市公司股票佔比增加,他們推演最終流動性會受限。促使基金業績不好的因素不會改變,反而會越來越嚴重。晨星公司對投資者的影響很大,下調評級又給了公司重大的打擊。
但從整個事件來看,晨星公司起了預警作用,從投資者的角度無疑是加分項。
什麼時候改變錯誤為好?一個是以前,另一個時間點就是現在。當發現已經在坑里時,首要的是不要繼續挖坑。
如何發現自己在坑里呢?業績變差的時候就是。
只不過,這個時候,要從變壞的原因開始找起,分析這個原因是周期性的?還是結構性?如果是周期的因素,那麼還能等待,「守得雲開見月明」;如果是結構性的,那麼,儘早要「割席分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