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8-30 11:08
「儘管淨利潤大幅降低,但Q2業績仍超預期!」不少投資者在看到中遠海控(601919.SH)中報業績預告時就如是感慨道。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及筆者測算,中遠海控二季度歸母淨利潤環比一季度增長了32%。
8月29日晚間,中遠海控公佈2023年中期業績。業績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18.43億元同比降低56.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5億元,同比降低74.46%;息税前利潤(EBIT)人民幣247.01億元。報告期內,公司資產負債率為48.56%,較上年末下降約2個百分點,財務結構持續優化。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降幅較大,中遠海控上半年歸母淨利潤水平,仍在A股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目前,中遠海控歸母淨利潤在已公佈業績的A股上市公司中排在第22位。
同時,中遠海控更是A股「良心玩家」,再度強化股東回報,突顯其央企擔當。
行情不佳,多措並舉破新局
從集裝箱航運市場來看,今年以來海外消費需求的持續低迷,使得馬士基、達飛等班輪公司屢抬運價卻難以持續。7-8月傳統歐美線旺季以來,不少貨代頻頻叫苦貨少,旺季不旺。目前已有班輪公司業績開始出現虧損。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該市場環境今年下半年難以得到改善,明年尚有望看到轉機。
中遠海控能夠在如此嚴峻的市場環境下,維持較高的營收水平,定有其獨到之處。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成本同比下降了35.82%。這或便是其中關竅。
目前,公司選擇通過持續提升客户服務質量,提高客户粘性,增加商業機會。
筆者瞭解到,目前受新能源車市場影響,鋰電相關產品運輸需求較高,同時光伏市場需求強勁,為此,中遠海控為新興行業龍頭、戰略合作客户了提供定製化、個性化的全鏈解決方案,在鋰電池、光伏、跨境電商客户箱量錄得逆勢增長,整車出口運輸業務蓬勃發展。
此外,在中小微企業方面,中遠海控為其提供數字化、標準化、高效率的全鏈服務產品。同時,依託自身豐富的全球資源,積極開展北美地區拖車業務,發展歐洲地區倉儲及配送業務,南美、東南亞等地區的供應鏈服務也呈現多點開花的局面,全鏈業務初具規模。
數智化轉型方面,行業內各企業已爭先開啟數智化轉型。目前,中遠海控已建設有數字化供應鏈平臺,可「一站式」客户登錄,上海地區數智關務平臺建設順利推進,電商平臺SynCon Hub接連推出了數字化供應鏈組合產品「泰鴻」「恆美達」等。
值得一提的是,組合產品「泰雅」將於8月31日在中國、歐洲門店上線。該產品具備靈活的船期、優良的全鏈資源、順暢的轉運服務、智能的交互體驗。公司通過不斷與時俱進推出新產品,滿足不同行業、不同貨物流向的客户需求。
此外,拖車管理系統(TMS)、倉庫管理系統(WMS)穩步推廣實施,全鏈業務的智能化、可視化水平不斷提升,也將為客户提供更多的方案選擇。
創新技術應用方面,GSBN於今年上半年又將海洋網聯(ONE)、中遠海能等公司納入「囊中」。就在8月1日,GSBN還與中遠海運散運及相關客户簽發了首張散貨電子提單。
「隨着區塊鏈電子提單和無紙化放貨等產品的應用範圍日益拓展,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助力提升集裝箱運輸效率和客户體驗,驅動行業創新發展和數字生態構建。」中遠海控相關負責人表示。
全球佈網,加強新興市場開發
而在MSC地中海航運、達飛等班輪公司狂砸新造船訂單的同時,中遠海控的選擇,仍是「穩中求進」。自去年10月宣佈下單建造12艘24000TEU甲醇雙燃料動力船以來,尚未有新的造船舉動。
今年以來,中遠海控多艘2萬箱級新船已陸續投入運營,公司運力規模穩步增長至約291萬TEU。根據Alphaliner公佈的最新數據,中遠海運集團的運力規模排在第4位。
全球供應鏈格局的改變,也讓不少行業內企業「頭疼」。有貨代人士告訴筆者:「貨主去哪兒供應鏈就伸到哪兒,跟到哪兒,這或是當下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辦法。」
為此,中遠海控通過進一步加強對新興市場、區域市場、第三國市場的開發,在織密中國至南亞、東南亞、南美等航線網絡的同時,還開闢了澳新區域雙周班航線、西北歐/地中海至南美東航線,使集裝箱航運主業得到擴容。
中遠海控旗下中遠海運港口也在密切關注在東南亞、中東及非洲等新興市場佈局機會,與公司船隊全球化佈局形成發展合力。在通道建設中,中遠海控持續加大在海南洋浦港、北部灣港的航線掛靠密度,做強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陸海快線在內的各類海鐵聯運服務,助力國際貿易的暢通便捷。
筆者還了解到,目前中遠海運港口也將目光放在了港口相關的供應鏈延伸業務之上,推動碼頭服務從單點向全鏈路轉變。
展望下半年,中遠海控方面表示,全球集裝箱市場機遇與挑戰並存,既有中國經濟穩步復甦、歐美主干航線運價反彈、環保新規推動老舊船舶出清帶來的機遇,也有全球經貿格局演變、歐美地區通脹壓力、新造船集中交付等挑戰。同時,客户對集裝箱供應鏈的低碳化、數字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此,中遠海控將圍繞「以集裝箱航運為核心的全球數字化供應鏈運營和投資平臺」的定位,加快推動海內外供應鏈資源佈局,推進科技創新和數智化轉型,踐行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強精益管理和成本管控,努力為全球客户提供低碳、智能、可靠的集裝箱供應鏈解決方案,為世界貿易搭建高效、順暢、安全的流通體系,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務,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央企擔當,創造股東長期投資價值
作為央企上市平臺,中遠海控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一言,並不是泛泛而談。這從近三年的分紅情況就可以看出。
2021年度,中遠海控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87元(含税)。按截至2021年末公司總股本16,014,125,710股計算,合計派發現金紅利139.32億元,為公司2021年度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15.6%,為母公司報表2021年度可供分配利潤的50.15%。
2022年中期,公司向全體股東派發 2022年中期股息每股現金 2.01 元(含税),合計派發現金323.50億元;2022年向全體股東派發 2022 年中期股息每股現金1.39元(含税),合計派發現金人民幣約224.77億元,2022年度共計派發現金紅利548.27億元,約為公司2022年度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50%。
今年上半年,公司董事會建議2023年中期向全體股東每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0.51元(含税),預計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82.47億元(含税),約為公司2023年上半年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50%。
根據中遠海控制定的《未來三年股東分紅回報規劃(2022-2024年)》,在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前提下,中遠海控年度內分配的現金紅利總額應占公司當年度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30%-50%,保障分紅的可持續性。
由此可見,今年中期分紅金額已再度「拉滿」。
此外,為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增強投資者信心,綜合考慮公司財務狀況、未來發展及合理估值水平等因素,中遠海控還擬回購A股股份3000萬至6000萬股,回購A股價格:不超過人民幣12.29元/股(含),回購后的股份將全部註銷並減少註冊資本。
除回購A股股份外,公司擬同步在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暨2023年第一次A股類別股東大會及2023年第一次H股類別股東大會授予的回購H股的一般性授權框架下實施H股回購。公司預計截至2024年2月14日可回購的A股及H股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2.15億股。